摘要:过了一阵子,估计赵匡胤都忘了这事,赵普他又来了,说要向他推荐以个人,太祖以为是别的人了,就拿来奏章一看。好了,说完萧何,历史上还有很多全才,比如下面要说到的北宋初期被史书成为“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谋臣赵普。

我国的古代史,不仅仅是帝王将相演绎的一个个成者王侯败者寇的故事集,也是一部充满智慧阴谋阳谋精彩对决的教科书!今天我们来讲讲历朝历代不可或缺的一个脑力超强智囊型群体,他们就是虽不会亲临战争一线,却能决胜于千里之外,一个很有战略眼光的idea,一个常人双眼无法洞察的决策,就能让成千上万的将士瞬间樯橹间灰飞烟灭!他们,比起将星,丝毫没有黯淡光芒,反而是一同被写入历史,成为后人敬仰的超级偶像,那这个群体,就是今天不得不说的古代的谋事精英们!

我们第一个要讲的就是汉初三杰、西汉开国首功的萧何是也。他的故事有很多,我们只挑重点。

刘邦在发迹前自个也曾觉得,可能这一生就是当个穷酸市井小民的命,矜矜业业混一辈子,帮县里的寡妇挑挑水,跟道上的朋友吹吹牛了此一生。但他做梦也没想到,一个金牌伯乐的出现改变了他的命运,这个人就是萧何。倘若不是萧何当时在坚持一次次给刘邦打鸡血,他是绝对不可能斩白蛇揭竿起义的,最后由一个小集团领袖越挫越强,击败一个个可怕的对手,成为一个朝代的开拓者。

不过,萧何可不仅仅是刘邦的伯乐那么简单,他为刘邦当猎头,物色了很多优秀的人才,比如韩信。话说当时韩信是受不了项羽的盛气凌人,所以辗转跑到了刘邦这里求重用。谁知道,韩信运气不好触犯了军法要被斩首,就在行刑时刽子手的刀就要砍到他的脖子了,他情急之下大喊道,刘邦不是想要得到天下吗,为什么要杀壮烈之士呢?恰好这时有个叫夏侯婴的人路过并听到了这句话,觉得这可不是一般人能说得出来的话。再一瞅,觉得韩信这个人相貌不凡,是个人才,赶紧把韩信救了下来,并且把他推荐给了萧何。萧何是什么人,金牌猎头啊!一看这小伙子,果然是个栋梁之才,就推荐给了刘邦。可是前线吃紧,刘邦很忙,就没有留意萧何推荐的这个人。

可过了没两天,刘邦正在跟人商量战事,手下突然来报,大事不好啦,萧丞相他逃跑了。什么?当时刘邦大吃一惊,简直无法相信,心想萧何跟了自己那么多年,我能坚持到现在不就是因为你一直的鼓励吗,怎么就跑掉了呢?

就这样熬到第三天,萧何一身疲惫地回来了,当时刘邦那个气啊还没发出来。萧何先发话了,问他上次推荐的韩信为什么不待见他,那可是个罕有的军事天才,人家一赌气跑了,要不是我跟在屁股后面追的话我们怕是要失去一位将星。听完解释,刘邦才开恍然大悟,开始重用起了韩信。萧何果然眼光毒辣,韩信被重用以后纵横捭阖,杀得各路诸侯闻风丧胆,就连项羽也被打得满地找牙,被迫自刎。

但是,历史上的韩信可不仅仅只是金牌猎头而已,后面的事可能大家了解比较少了。

根据《史记》记载,各路诸侯打进秦朝国都咸阳的时候,无不先进行烧杀抢掠,疯狂掠夺金银财宝。但是萧何不同,别人抢金山银山,你萧何居然只要那些秦朝律例、图书馆藏等各种资料, 你是不是傻!其实从这点来看,萧何比项羽高明得多,萧何只要得到了这些藏书,也就相当于得到了秦国最详实的档案资料,也就是掌握了全国的大数据,比如什么人口多少啊,精力状况如何啊,针对国家民生需要调整哪些政策啊,制定哪些经济政策等等,这才为汉朝打下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再回想起古代的战争,表面上看都是双方将士打打杀杀乒乒乓乓的,其实实质上也是双方后勤保障能力的大对决。萧何一直是留守后方,但他可是整个汉军粮草、武器供给的核心,打仗如果没有萧何这个强力奶妈,十个韩信也不行。而且更加重要的是,西汉建立连续两百多年基业也跟萧何重新制定律令制定有很大的关系。

更难能可贵的是,萧何是西汉建立第一功臣,要知道功劳越大和平年代就越危险,你功高盖主,皇帝能饶了你吗?而萧何却总能泰然处之,化险为夷,最后得到善终。所以真的是不得不说,萧何真是古往今来,最具有智慧的那一批谋者,滴水不漏,绝对称得上是古今完人。

好了,说完萧何,历史上还有很多全才,比如下面要说到的北宋初期被史书成为“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谋臣赵普。

赵普足智多谋,他背后一手策划了赵匡胤的“黄袍加身”和“杯酒释兵权”,更是北宋政治体制的设计者。但是呢,关于赵普,在历史上的记载很模糊。你想啊,前台没他,都是在后台默默耕耘,所谓是酒香也怕巷子深,荣誉和鲜花都是领导的,自个也只能在历史上默默无闻。

话说,北宋开国以后,太祖赵匡胤特别喜欢微服私访功臣之家。有一天下大雪,一直下到深夜,赵普刚准备熄灯跟老婆睡觉,突然听到敲门声。打开门一看,只见太祖立于风雪中,眼巴巴地看着赵普,他赶忙把太祖请进屋子。随后,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也来了,三人就在厅堂席地而坐,边烤火边烤肉吃夜宵。

一问才知道原来太祖是来找赵普商量如何打下太原,赵普脑袋瓜灵,稍微思考一下就说:“太原阻挡着西北两面战事,如果太原被我们攻下来,那就由我们来阻挡了,军事压力过大,不如先等等,平定各国后是我们的总会是我们的。”太祖大笑道说:“我的想法也正是这样,只是试探一下你罢了。”

其实从这个小故事就可以看出来,首先赵普和赵匡胤的关系不错,再有就是赵普很有战略眼光,久经沙场的赵匡胤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也要听听他的意见。

上面说到“半部论语治天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赵普年轻的时候没读过书,学问少,肚子没墨水。等后来做了宰相,书到用时方恨少,太祖就经常劝他多读书,开发智力。据说赵普晚点读书超勤奋,每次退朝以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然后打开书箱看一本书,整天读。所以他去世以后家里人也好奇,想看看他每天在读什么书,一看就只有一本书,没别的书,就是《论语》而已。

在历史上赵普的性格跟上面讲的萧何是完全不同,他是比较刚毅性子直,做过比较多敢摸老虎屁股的事。话说有一次,他向太祖上奏推荐某人做官,太祖不知道怎么滴,没采用。过了一天,赵普又重新上奏推荐,太祖有点不高兴了,还是没有采用。又过了一天,赵普再次上奏,这一次把好脾气的赵匡胤搞火了,给脸不要脸,当着赵普的面把呈上来的奏章撕了。可是当时赵普的脸色变都没变一点,跪下来默默的捡起奏章碎片,然后回去了。

过了一阵子,估计赵匡胤都忘了这事,赵普他又来了,说要向他推荐以个人,太祖以为是别的人了,就拿来奏章一看。一看乐了,原来赵普把当时撕碎的奏章捡起来重新一片片缝上,又拿来了。这下赵匡胤可就无奈了,为了推荐人死都不怕,反而是有点高兴了,终于任用了赵普推荐的那个人。后来也证明了,赵普的眼光的正确的。

其实说赵普性格刚毅那是好听点,说不好听就是死心眼。还有一次,有个官员按照法律法规应该升迁了,但是不知道怎么滴赵匡胤看他不顺眼,就不给他升迁。赵普知道后力荐,赵匡胤发怒道我就是不给他升官,我是皇帝你能拿我怎么样!赵普据理力争,说得他无言以对。最终赵匡胤一甩手,理都不理他就回宫睡觉了。当然了,赵匡胤气消了后还是给那个人升迁了。

从上面两件事可以看出,一方面说明赵普性子确实正直,另一方面也说明赵匡胤啊真的是个好皇帝,要是换了别的人,早把赵普千刀万剐了。因为历史上记载赵普的故事也不多,我就挑了两个来讲一讲。

历史上的谋士还有很多很多,张良刘伯温伍子胥诸葛亮等等,到现在还流传着他们的故事,足以说明优秀的谋士多么重要啊。谋士不仅仅是个简简单单的幕僚、狗头军师,那太low,而是应该顺应历史,以天下苍生为本源而谋天下。再拔高点,就是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想这才是谋士们应当追求的最高境界,而上面说到的这些,绝对是够格的!

有人就可能会问我,为什么不讲讲我们心目中的千古第一谋士的诸葛亮,在这里我要说明一下。诸葛亮其实不算是历史级的谋士,在小说里他被演绎成智慧的化身而近妖人,实际上诸葛亮善于管理军队,治军严整,但不擅长用奇谋妙计。而且他可以说得上是用人的庸才,从这方面来看就跟上面的萧何赵普根本不是一个级别。再说,网上不管是视频音频还是书本,都很多讲他的故事了,我在这里就不多说。感谢各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