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元前241年,秦攻魏,把衛國原有的濮陽一帶歸入東郡,立姬姓後代衛君角爲衛君,並將把他移到野王(河南沁陽),衛又成了秦的附庸。於中國西漢初年時,由燕國人衛滿(姬姓衛氏,衛國宗室後裔)率千餘人進入朝鮮,推翻箕子朝鮮自立,是朝鮮半島歷史中最早得到考古及文獻證明的國家。

衛國,中國周朝諸侯國,姬姓,周武王弟康叔後裔。先後建都於朝歌、楚丘、帝丘、野王,轄地大致爲現在的河南北部與河北南部一帶。

周公平定殷商故土的叛亂後,封其同母少弟康叔於衛。金文中常見的康侯、康公都是指叔封及其子嗣。

戰國時期最後一個被秦國所滅,後代跑到朝鮮建國的衛國

周初衛康叔遵守周公教誨,“啓以商政,疆以周索”,利用商人政治來貫徹周法,治理得很成功。衛國成爲屏蕃周朝的重要支柱,康叔也被提拔到宗周王室任司寇。

這樣,衛國實際上就交由其子庸伯統治。周厲王之前,衛國的歷史少見記述。周平王東遷時,衛武公曾出兵助周平戎。衛武公時一度強盛,爲諸侯首領之一。

進入東周時期後由於內亂頻繁而衰弱,公元前661年被狄人所破,荒淫奢侈的衛懿公被狄人所殺,衛也失國,僅剩五千遺民在宋國、鄭國等國的資助下寄居於曹國(曹國舊地,今河南滑縣一帶)。

戰國時期最後一個被秦國所滅,後代跑到朝鮮建國的衛國

依賴齊桓公的援助,公元前659年遷衛於楚丘(河南浚縣東),重新建國,方纔得以續存,從此淪爲小國。衛文公時,國力有所恢復。

衛成公元年(公元前629年),衛爲避狄人侵擾,又遷帝丘(河南濮陽),經百年休養生息,經濟始現繁榮。

春秋晚期,衛國孫氏、寧氏專權,君臣關係不和。在孫氏投晉、寧氏被滅之後,衛國又出現了衛莊公蒯聵與衛出公輒父子爭國的事件,國力進一步削弱。

進入戰國,衛已衰敗,夾在趙、魏、齊、楚之間茍延殘喘。公元前254年,衛終於被魏國兼併,成爲其附庸。

戰國時期最後一個被秦國所滅,後代跑到朝鮮建國的衛國

司馬遷《史記•衛康叔世家》明確記載“懷君三十一年,朝魏,魏囚殺懷君。魏更立嗣君弟,是爲元君。元君爲魏婿,故魏立之。”封君是戰國時期諸侯國擁有爵位和封地的人,他不再是諸侯,因此其領地也不能稱之爲國。

公元前343年,魏廢姬姓衛君改立衛靈公的別支後裔子南氏爲衛君。公元前252年,魏殺懷君改立女婿衛元君爲衛君。

公元前241年,秦攻魏,把衛國原有的濮陽一帶歸入東郡,立姬姓後代衛君角爲衛君,並將把他移到野王(河南沁陽),衛又成了秦的附庸。

公元前209年,衛君角被秦二世廢爲庶人,衛國滅亡。衛國是周諸侯國中最後一個被秦滅亡的國家。

戰國時期最後一個被秦國所滅,後代跑到朝鮮建國的衛國

孔子在衛國遊學10年,春秋時吳王壽夢第四子季札讚賞“衛多君子,其國無患”。衛國的後代建立了衛滿朝鮮。

衛氏朝鮮存在時間是公元前194年~前107年。於中國西漢初年時,由燕國人衛滿(姬姓衛氏,衛國宗室後裔)率千餘人進入朝鮮,推翻箕子朝鮮自立,是朝鮮半島歷史中最早得到考古及文獻證明的國家。

衛滿即位後,積極建立國家,使國家愈來愈強盛。漢武帝有感衛滿朝鮮對漢朝的威脅愈來愈大,決定在公元前109年起兵遠征朝鮮半島。公元前107年,衛滿朝鮮被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