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10月19日至20日,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中國國家版權局主辦,江蘇省版權局與蘇州市人民政府承辦的2018國際版權論壇——21世紀版權促進文化創意國際論壇在蘇州舉行。來自海內外版權政府主管部門、相關行業協會、互聯網企業、專業服務機構等版權相關領域的300多名中外嘉賓齊聚一堂,進行了分享和探討。

中國保護知識產權態度明確而堅定

中宣部副部長梁言順專門爲本次大會發來了致辭。梁言順在致辭中指出,近年來,國際社會對中國加強版權保護取得的成績給予了積極的評價,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的認識到,作爲發展中國家,中國版權制度建立的時間不長,在某些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環節,但中國保護知識產權的態度是明確而堅定的。中國版權保護的切實舉措,不僅是促進本國科技進步、文化繁榮和經濟增長的需要,也會對世界知識產權保護的發展有着重要影響。

中國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司長於慈珂在發言中指出,中國願意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和各國國際組織一起努力,建立並有效的實施平衡有效的國際版權制度體系。自2005年起,國家版權局聯合其他相關部門,已經連續14年開展打擊網絡侵權盜版的“劍網行動”,僅“劍網2017”專項行動期間,各級版權執法監管部門會同網信、工信、公安等部門共檢查網站6.3萬個,關閉侵權盜版網站2554個,刪除侵權盜版鏈接71萬條,收繳侵權盜版製品276萬件,立案調查網絡侵權盜版案件543件,會同公安部門查辦刑事案件57件、涉案金額1.07億元。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幹事高銳在祝賀視頻中談到,多年來,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與中國國家版權局開展了大量合作,在高銳看來,“這些合作是多層次、多維度、有影響力而且是卓有成效的”。

版權產業對現代經濟貢獻良多

《2016年中國版權產業經濟貢獻調研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版權產業的行業增加值爲54551.4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0%;佔GDP的比重爲7.33%。2016年,中國的核心版權產業佔GDP的比例達到4.58%,核心版權產業增加值佔全部版權產業的比重已達62%,中國版權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穩步提升,總體規模進一步壯大。此外,《中國網絡版權產業發展報告(2018)》也顯示,當前中國網絡版權產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趨勢。2017年中國網絡版權產業的市場規模爲6365億元,較2016年增長27.2%。其中,中國網絡版權產業用戶付費規模爲3184億元,佔比規模突破50%。

來自英國、澳大利亞嘉賓分享的產業數據同樣表明版權產業對經濟發展貢獻良多。據英國駐華大使館知識產權專員Tom Duke透露,創意產業佔英國GDP的5.3%,每17個工作崗位中,就有1個是創意產業的。澳大利亞表演權協會國際部主任Scot Morris表示:“我們國家大概是2300至2400萬人,其中100萬的就業人口從事於創意產業,佔整個就業人口的8.6%,且他們創造了1228億澳元,佔整個GDP的7.4%。”據悉,在澳大利亞,版權產業是第三大經濟支柱產業。

版權制度要與數字環境相適應

數字時代,爲了去充分發掘版權產業的經濟潛力,各國也都在積極探索。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著作權局副處長Hye-Yeon Choi在發言中表示,以前不同文化之間會有交流,但是文化主要的消費者是其文化區所覆蓋的人民,但是現在消費的格局出現了鉅變,其誘因就是數字技術的發展。“通過衛星電視、智能手機、互聯網電腦等,文化產品的傳播更爲廣泛。比如在韓國就可以看到中國走紅的劇集。”Hye-Yeon Choi說。

據悉,爲了抓住數字時代的發展機遇,韓國正從三個方向去發力,以使版權制度與數字環境相適應。一是建立了一個著作權的戰略討論機構,會參與研究大數據、區塊鏈、3D打印等話題,這些信息得以討論之後,希望能夠爲立法的改革提供支持。二是採納新一代的版權    註冊系統,且該系統是基於AI人工智能技術,能夠提供註冊服務,以及使用版權、版權信息庫等服務。三是成立了海外版權促進協會等組織,一方面和外國類似的協會進行協作;另一方面也跟政府、私企進行合作,國內國外共享信息,促進版權的公正使用。

研究“版權法及相關基礎設施的有效性”

“在澳大利亞,我們每隔幾年就會更新,根據產權組織的指引去做經濟研究。在做經濟研究的時候,我們的重點就是版權法以及相關的基礎設施的有效性和恰當性,是否能夠反映版權產業的重要地位。我們國家大概有2300到2400萬人口,其中從事創意產業的有100萬人,佔到了整個就業人口的8.6%,他們創造的價值佔到了整個GDP的7.4%。”澳大利亞表演權協會國際部主任斯考特·莫里斯表示,世界各地有很多國家都秉承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指引,衡量各自國家的版權及創意產業對本國GDP及就業的貢獻。

“澳大利亞在10年前有一個大的改變,就版權本身來說,以前由大法官來管我們相關的法律系統,但是現在和通信部一起管。通信部管廣播、通信技術、電信技術,另外還管藝術。所以他們在試圖確保能形成有效、多元的通訊基礎設施服務,以及有效的文化產業,這是個難以平衡的事情。”莫里斯表示,有些通訊技術產業希望打造能快速推出的新商業模式,希望能夠創新性的開發傳播版權作品的渠道,但這需要得到創造者的許可。

“中英都認同著作權集體管理的重要意義”

英國是全世界創意行業發展最好的國家之一。在英國駐華大使館知識產權專員湯姆·杜克看來,一個有效的版權系統應當促進作品的使用,應獎賞、激勵創造者,以及對他們進行投資的人。

“比如著作權集體管理這個制度,英中兩國都非常認同集體管理的重要意義。在這個層面上,我們都在進行合作交流。從目前來講,我們有一些傳統的集體管理的領域,比如說對於廣播組織、工業機構,還有咖啡店等等,我們也在考慮,大家在集體管理這個方面協商出來的這個費率是不是恰當?是太高了還是太低了?太高太低都無助於我們去實現版權制度根本的目標。”據杜克介紹,英國曾發佈過一份報告,回顧英國的知識產權、版權制度的情況,試圖去評估這樣的一個制度對於數字時代是否充分、是否恰當。

“這部報告出來之後,英國政府對國家的知識產權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就包括不同類型的版權許可制度。”杜克說。

來源:綜合南方都市報、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創意點亮生活

設計美好人生

創意設計

一個有溫度有格調的公衆號

合作、投稿:[email protected]

微信:culturezhejiang

微博:@浙江省創意設計協會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