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真格基金是由新东方联合创始人徐小平、王强和红杉资本中国在2011年联合创立的天使投资基金,旨在鼓励青年人创业、创新、创富、创造。”1个月前,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王强对媒体说。

寻找中国投资人里的“士大夫”

士大夫是古代中国对于社会上具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和官吏之统称。官员选拔制度(科举制度)是其形成的制度保证。他们既是国家政治的直接参与者,同时又是社会上层文化、艺术的创造者与传承者。

遗憾的是,士大夫精神传统虽贯穿中国两千多年历史,但这种精神传统在近现代历史上受到冲击。庆幸,许多优秀的现代社会精英,如创投领域的徐小平、李开复、杨向阳、俞敏洪、王强、柳传志、周鸿祎、雷军、沈南鹏、熊晓鸽等人的身上仍残存着士大夫精神。

为了弘扬士大夫精神传统,MC创投梦工场特地制作了一个新专题:寻找中国投资人里的“士大夫”。希望通过此专题,发掘出更多创投领域的“士大夫”,引领行业发展,让创业者、投资人在他们的身上找到自己的责任感与使命。

投资圈“士大夫”|王强:一个读书人的先生,撕掉了资本的傲慢

1.网红、可穿戴,都不看好

“不是说不能成功,但如果这是未来趋势,这就完了。”1个月前,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王强对媒体说。

网红,无疑已经成了今年创投圈最热的话题。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手机直播,造就大量素人网红,奇招百出,吸引大量粉丝,赢得变现可能。

“越快起来的东西消失越快,这是生物规律和物理规律”,虽然投了papi酱,王强并不看好网红,“这肯定不是引领未来的东西,得赶紧找到变现的渠道。

真格基金的分工,徐小平负责投钱,王强负责投后。具体说,王强主要负责“搭建企业灵魂和文化。”

两人在投资上的确有价值观上的一致性。聚美优品,一起作业等都是他们早期进入的项目,从中可以看出其判断标准——看人,看人的梦想。

“真格的基因,就是我和小平的基因,就是我们对人的判断相对靠谱,我们的经历让我们达到了这一点,三十年来,我们什么都没见,商业模式我们见得不多,BP我们也见得不多,但是人见得多,我们天天见人。”王强曾对媒体说。

用徐小平的话,早期就是梦,它不是数字,梦想是没法审计的。“靠谱的人做着靠谱的梦,再加上他能够有实现梦的激情和技能,我觉得他就能做出来。”王强认为。

什么样的梦呢?

王强说,最好的商业是呼唤人性的商业,真格对创造力的兴趣超过了回报率,所以会投很多虽然奇葩但商业上呼唤人性的产品。

有媒体报道,真格基金有次讨论该不该投资可穿戴设备,听完辩论,王强的答案是:不投。理由是,“可穿戴”名字本身就不对,这暗含着不一定穿戴,“从人性说,你在家里,晚上睡觉是脱光了还是穿戴很多设备?不穿是人性,穿是文明和商业,你用一个违反人性的东西,怎么值得投资呢?”

2.人性只有一个

如果非要贴什么标签,读书人,是王强最认可的自我定位。徐小平佩服王强,为王强这样的“中国企业家中真正的知识分子”而自豪。

王强热爱文史哲,更以读书和藏书闻名。2012年11月,王强的《读书毁了我》由中信出版社出版。推荐语这样介绍——记录了知名“书痴”王强寻书、看书、买书、藏书过程中的点滴感受。接续与书的故事,海豚出版社即将出版他的新书《书蠹牛津消夏记》,内容还是他寻书、读书、藏书的故事,据说排版已经完成,很快就会面世。

他讨厌成功学。读书之于王强意味着深度思考,书可以对抗时间,抽离现实,获得独立判断。“阅读给了我思维方式,贯穿到现实投资的观察,你就有审美距离了。”王强说。

他曾在红杉基金的培训课程上讲人文课程,“真正成功的企业家如果不追索真正深入人性的东西,在千变万化的现实中很难走下去”。

王强曾给自己儿子买过一套苏斯博士的经典童书。这套绘本有四十多个故事。其中一集《乌龟大王亚特尔》,讲述了一个老龟王为了坐得更高看得更远,招来了许多乌龟叠成罗汉架起龟王。龟王的欲望不断攀升,就不断要求更多的乌龟加入,直到最后底层的小乌龟打了一个嗝,整个龟王的统治轰然倒塌。

“人性只有一个,没有商界的人性、学界的人性和办公室的人性之分。”王强说。

投资圈“士大夫”|王强:一个读书人的先生,撕掉了资本的傲慢

3.超越新东方

真格基金初创时,王强曾对徐小平说,必须摆脱新东方的影子。

“我们渴望在离开之后发现、培育和制造出一个从量级来说远远超过新东方,从意义上来说也要远远超过新东方,影响不只是一代,甚至五代、十代中国人的一个伟大的教育公司,有没有可能?”2014年王强曾对媒体表达自己做天使投资人的梦想。

一起作业网,承载了两人这个梦想。早在2007年,徐小平在硅谷就接触到一起作业网最初的三位创始人,当时三人只掌握一个纠正英语发音细节的语音技术。徐小平激情澎湃,而王强当时认为“技术不完善,没有产品,更没有营销,而且这些人根本不懂教育”。在徐的坚持下投了5万美金。坚持到2009年,王强觉得能够坚持这么久,“决定在这个时候开始进入”。2011年他们拉来了刘畅担任一起作业网CEO,“在我眼里,他具备了引领这个公司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太懂教育了。”。

“我们做天使投资以来投了很多的项目,但一起作业网是投钱最多的项目,这不算什么,但它是我们作为教育家人生理想的一个寄托点,我们花的时间最多。”王强曾说。

2013年,陈可辛拍摄以俞敏洪、徐小平、王强三人为原型的电影《中国合伙人》,票房达5.4亿。那段时间,三人的关系又被媒体翻出来,挖了又挖。王强更愿意把他当作对创业者的科普,让他们对创业不再陌生,感觉到非常温馨有趣,觉得创业并不是想象的门槛如此之高。“就是一帮纯粹草根的人,完全通过一种满足了市场的刚性需求,做成了一个企业,而这个企业不仅做成了,还能发展壮大,还能变成一个引领性的企业。”

对于新东方“三驾马车”当年的争执,以及最终离开,王强多次对媒体表示并不是股权之争,而是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型必然经历的磨练。

王强认为,当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不同的合伙人之间诉求产生分歧,最后不能走到一起是很正常的事情。作为老大,就需要永远在人性自由选择方面站在最高价值观层次思考问题。

而他扮演的角色,始终是二把手三把手,他对媒体说,最在意的不是自己是否是老大,而是大家在一起是否快乐,能做出有意义的事。1962年出生的王强,今年54岁,他说,整个后半生我愿意跟小平在一起,因为小平最大的特点是对于创业者的爱是真的,甚至有些时候是盲爱。“小平的胸怀非常大,我俩从精神上的段位非常接近。”

投资圈“士大夫”|王强:一个读书人的先生,撕掉了资本的傲慢

4.撕掉资本的傲慢

“我们那一代的创始人,创业只为一个东西——让自己的物质生活变得和昨天不同。”王强曾总结中国已经进入新创业时代,今天的创业者面临的是选择问题——“选择找一个安适高薪的庞大公司,拿着高薪,还是选择一个现在看来就如同雾霾一样的前途,看不到晴空万里?

对王强自己来说,留学美国是触及他灵魂的选择。几天前,5月31日,FT中文网发出一篇王强谈自己留学的文章。他写道,出国最重要的价值是给我们的生命带来独特性,让我们的创造力敢于在别人认为山穷水尽的时候柳暗花明,通过自己的丰富经历和强大的心理承受力,不断尝试,直到成功为止。“这段留美经历对我影响深远:它告诉我,留学,广义来说,是一个人灵魂承受力最大的试金石。我知道自己必须改变命运。”文章的标题是——留学可以怎样改变一个人?

王强告诉创业者,不仅要选择,选择完了还要面对残酷的市场搏杀,面对随时而来的挑战和回应。无论你进入哪个行业,要真正靠优秀把企业的深度做出来,当你的灵魂和别的企业不同的时候,这就是你最大的竞争壁垒。

曾经有一篇他的文章很火,叫《撕掉资本的傲慢》。他呼吁创业者,尤其是起步时期的创业者,千万不要签署对赌协议。他呼吁投资者,不要乘危而入,不能要求创业者诚信,同时自己自私自利,制定完全不合理的规则,让创业者血本无归。

举的例子是现成的。2013年,王强投资了图片社交软件nice的前身,“潮流先锋”。当时这个项目因为情况不明,无法融资,几乎面临解体。创始人周首找到王强,说不知道能否撑下去。

“那天晚上,我跟周首说,我个人拿钱给你,你再坚持一年。我不要求你转股,就想看看你是否能做出一个东西来,而且我坚信你能做出一个东西来。”

作为一名投资人,王强相信,只有把自己弯腰弯到低于创业者,才能真正地服务好创业者。投资人千万不要觉得自己牛,而是要有大胸怀,要有感恩的心态。他也告诫创业者,“终极来说,什么样的钱是属于你的?就是价值观高度契合的资本。”

投资人百科

--王强

职务: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0年 考入北京大学西方语系,毕业后留校任教。

1988年 赴美任访问学者。

1990年 再度赴美,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电脑硕士学位,并加入贝尔实验室任电脑工程师。

1996年 回国参与新东方的创办与建设,与俞敏洪、徐小平并列三驾马车。

2010年 正式离开新东方。

2011年 加入真格基金任联合创始人至今。

投资案例:世纪佳缘、兰亭集势、聚美优品、一起作业、找钢网、小红书、蜜芽、美菜网、罗计物流、大姨吗、51talk等多家公司。

投资阶段:种子期投资

投资领域:专注于TMT行业,包括物联网、移动互联、游戏、企业软件、O2O、电子商务及教育培训等领域。

机构简介:

真格基金是由新东方联合创始人徐小平、王强和红杉资本中国在2011年联合创立的天使投资基金,旨在鼓励青年人创业、创新、创富、创造。新东方曾经为莘莘学子筑起出国深造的桥梁,真格基金希望能为海外学子搭建起归国创业的彩虹,侧重于但并不限于留学生创业。真格基金乐于帮助那些拥有具备国际意识、懂真格的青年人实现他们的创业梦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