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周恩來偕同王明、博古、李克農來到旅館,再次勸說張國燾搬到辦事處去住。張國燾到辦事處後,不願正式談問題,總找藉口外出,邱南章、吳志堅於是成了他的貼身“隨從”。他去拜訪過陳立夫、周佛海,以及剛從國民黨監獄出來不久的陳獨秀。他還向周恩來表示想見蔣介石。這樣,4月16日下午,周恩來陪同張國燾一起過江到武昌去見蔣介石。


張國燾叛逃:周恩來通宵勸說不成帶其見蔣介石



張國燾是中國共產黨的早期領導人之一。他曾參與領導南昌起義;指導鄂豫皖蘇區根據地;三去莫斯科,是中共領導人中唯一獲得列寧親自接見殊榮的人。然而,在舉世聞名的長征中,張國燾另立中央,陰謀分裂紅軍;抗戰爆發後趁祭黃帝陵之際叛逃,投向國民黨的懷抱。本書根據檔案資料和相關人士提供的鮮爲人知的資料,客觀地追述了張國燾的一生。

出逃武漢之前,林伯渠苦勸無效

在陝甘寧邊區南面的中部縣,有一座黃帝陵。黃帝作爲中華民族的祖先,一直受到人們世世代代的敬仰。西安事變後,每逢清明節,國民黨政府都要從西安派出代表前往黃帝陵向黃帝致祭,同時邀陝甘寧邊區政府派代表作陪。國共代表同祭黃帝陵不僅是國共合作的一個象徵,而且有助於激發國人的愛國主義情操。所以,中國共產黨也樂於派代表參加祭陵活動。

1938年的清明節就要到來了,中共中央決定讓張國燾代表邊區政府去祭黃帝陵。

張國燾心裏暗喜。幾個月來,他一直苦苦琢磨怎樣脫離延安。由於出逃之事關係重大,搞不好會徹底身敗名裂,所以張國燾不僅不敢與身邊的人商量,甚至連自己的妻子楊子烈也沒有告訴,只是一個人暗中策劃。現在機會終於來了。

4月2日,張國燾帶着陸祕書、警衛員張海和一個警衛班,乘一輛大卡車,從延安出發,經甘泉、富縣、洛川,前往黃帝陵。

4月4日是清明節,張國燾與西安綏靖公署主任蔣鼎文一同祭陵完畢後,對陸祕書和警衛班的人說:“你們先坐卡車回延安吧,我要去西安辦事。”

張海忙說:“毛主席不是說讓你祭陵完畢就回延安去嗎﹖”

張國燾回答:“我要到西安找林祖涵(即林伯渠,時爲陝甘寧邊區政府主席兼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主任)同志研究事情。”說完,就鑽進蔣鼎文的小汽車。張海是負責保衛張國燾的,見張國燾要走,他急忙擠進西安公署憲兵隊的車子隨同去西安。

汽車開進西安城,蔣鼎文把張國燾安排在豪華的西京招待所。在這裏,國民黨官員會見了他。4月7日,國民黨方面安排他乘火車去漢口。當時南京已淪陷,國民政府的軍政機關大都已遷往武漢。中國共產黨也在武漢建立了八路軍辦事處和祕密的中共中央長江局。

張國燾就要乘車離開西安了,但或許出於一時的衝動,或者出於對未來前途的擔憂,臨上火車之前,他對張海說:“你先去車站給林主席打個電話,叫他到車站等我,我馬上就到。”

林伯渠匆匆趕到車站後,張國燾訴說了在延安遭到的批判,說他在延安呆不下去了,要到武漢去。林伯渠苦口婆心勸他回心轉意,但張國燾執意不從。林伯渠見勸說無效,急忙返回辦事處,向中共中央和長江局發出電報,報告了張國燾的去向。中共中央馬上給在武漢的周恩來等人發電,要他們設法找到張國燾,促其覺悟,回黨工作。

  周恩來深夜趕往旅館,談了一個通宵

4月8日清晨,擔任中共中央長江局祕書兼機要科長的童小鵬,把林伯渠和黨中央的電報交給了周恩來。周恩來看完電報,感到十分震驚,他讓童小鵬將電報送給王明、博古等人。

不一會兒,長江局祕書長李克農和周恩來隨從副官邱南章、吳志堅已集合在周恩來的房間。周恩來把電報拿給李克農看,並嚴肅地說:“張國燾一直不改正錯誤,現在又私自逃跑投靠國民黨,已乘火車到武漢來了,你們立即打聽西安來武漢的火車到站的時間,一起到火車站去。一定要把他接到辦事處來,不要讓特務接去。”

喫過晚飯,李克農、童小鵬、邱南章、吳志堅四人分乘兩部小汽車到大智門火車站去攔接張國燾。晚7時,火車準時到站。李克農等四人分別站在車廂門口,瞪大眼睛注視着每一個下車的旅客,可就是沒見到張國燾。他們又走進車廂分頭去找,也未見張國燾影子,只好回辦事處向周恩來報告。李克農估計,因爲林伯渠知道張國燾要坐火車到漢口,張國燾怕中共方面有人去接,就又回西安了。周恩來說:“有可能,但你們明天照樣去接。”

4月9日,李克農等人又按時來到火車站,還是沒有見到張國燾。4月10日,仍然空手而返。4月11日,李克農給大家鼓氣說:“今天再去接一次,一定要把他接來。”

晚7時,當由西安開來的客車到站後,他們四人又分頭注視着每一個下車的旅客。邱南章終於在最後一節車廂裏發現了張國燾。

車廂的一頭,坐着一個面帶愁容的中年人,此人正是張國燾。李克農一見,急忙走上前去,十分客氣地對他說:“張副主席,我們是王明同志和周副主席派來接您的。”

張國燾一聽馬上露出驚恐的神色。護送張國燾的兩個國民黨特務,見李克農身後站着兩個全副武裝的八路軍副官,心裏害怕,不敢做聲。

李克農等人把張國燾和他的警衛員張海請下車,要他們坐上小車去辦事處。張國燾執意不肯去,一定要住在外面。兩個特務急忙溜下車,一個去報信,一個則在後面跟蹤。

李克農決定讓邱南章、吳志堅兩人陪張國燾到江漢路先找個旅館住下,他和童小鵬帶張海去見周恩來。當晚,周恩來、博古、董必武、葉劍英由李克農陪同來到旅館,與張國燾談了一個通宵。張國燾提出是否可在相當獨立情況下與國民黨解決黨派問題。他認爲陝甘寧邊區如今就像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周恩來等人批評他不該不報告中央就私自出走。張國燾只好說出自己的心裏話,他認爲中央對他的批評和處理太過分,讓他當陝甘寧邊區政府副主席也是不公道的。

中央書記處發來勸說電報

周恩來說:“你對所犯錯誤的嚴重性,難道如今還沒有認識嗎﹖你幾乎毀滅了紅軍,毀滅了黨。中央對你的批評和處理有什麼不對你若有什麼意見可以向中央提出來嘛爲什麼你揹着中央自由行動呢﹖你到了西安,不到我們的辦事處去住,不和林伯渠聯繫,就和蔣鼎文來往,你住進他們的招待所,還在他們的護送下來到武漢。來到武漢又不到辦事處,你這種行爲對嗎﹖你這不是錯上加錯嗎﹖你還有什麼組織紀律呢﹖”

最後,周恩來等人表示希望他到辦事處去,有什麼問題可以商量解決。但張國燾堅持不去。周恩來見勸說不動,只好要求張國燾向中央發個電報,一方面承認私自出走的錯誤,一方面請示對他今後工作的指示。張國燾只得起草了一個電報稿交給周恩來。內容是:毛、洛甫(即張聞天):

弟於今晚抵漢,不告而去,歉甚。希望能在漢派些工作。國燾

周恩來看了看電報稿說:“你既然來到武漢,那就在這裏等候中央的指示來再說吧。”

周恩來等回到辦事處後,即向中央報告並請求處理辦法。4月12日,中央書記處即給陳(陳紹禹,即王明)、周、博、凱(凱豐)回電:“爲表示仁至義盡,我們決定再給張國燾一電,請照轉。”電文是:國燾同志:

我兄去後,甚以爲念。當此民族危機,我黨內部尤應團結一致,爲全黨全民模範,方能團結全國,挽救危亡。我兄愛黨愛國,當能明察及此,政府工作重要,尚望早日歸來,不勝企盼。弟毛澤東、洛甫、康生、陳雲、劉少奇

4月13日,周恩來拿着毛澤東等人的電報來到旅館交給張國燾,勸說他認清形勢,不要一意孤行。並告訴他現在最好是先搬到辦事處去住,一切都可以當面商量。

張國燾不聽,仍堅持住在旅館。他向周恩來說:“我感覺極消極。請允許我回江西老家做老百姓。我家裏飯有得喫的,我此後再也不問政治了。”

  面見蔣介石時奴顏婢膝,叛黨之心已決

14日晚,周恩來偕同王明、博古、李克農來到旅館,再次勸說張國燾搬到辦事處去住。張國燾仍不允諾。軟的不行,只好來硬的了,李克農連勸帶拉地把張國燾推上了汽車。張國燾到辦事處後,不願正式談問題,總找藉口外出,邱南章、吳志堅於是成了他的貼身“隨從”。他去拜訪過陳立夫、周佛海,以及剛從國民黨監獄出來不久的陳獨秀。他還向周恩來表示想見蔣介石。這樣,4月16日下午,周恩來陪同張國燾一起過江到武昌去見蔣介石。

張國燾見到蔣介石後,開口就說:“兄弟在外糊塗多年。”周恩來聽了十分生氣,立即對他說:“你糊塗,我可不糊塗。”接着,張國燾向蔣介石彙報了邊區政府的一些情況,一來事先沒有準備,二來他並不是爲彙報工作而來,所以語無倫次。蔣介石見到這種場面,也不便多說什麼。回到辦事處,周恩來嚴肅批評了張國燾對蔣介石談話時奴顏婢膝的態度。

當天下午,張國燾又以配眼鏡、看牙病爲由,要求上街。李克農派吳志堅隨同,並讓吳志堅帶上錢給張國燾用。張國燾一離開辦事處,就在街 上漫無目的地亂走,轉到快天黑了,他說要過江到武昌去看個朋友。到了輪渡邊,張國燾卻不上去,當輪渡快要關上鐵柵門時,他才忽然跳了上去。吳志堅一看不好,這分明是想擺脫他,於是一個箭步跳上了輪渡。

行至武昌,天色已晚。吳志堅勸張國燾回漢口辦事處,但遭到張國燾的拒絕。這時,兩人又累又餓,只好找了個小飯館喫飯。吳志堅一面喫飯,一面繼續勸說張國燾返回漢口,張國燾仍是堅持不回。吳志堅只好在旅館開了房間,安置張國燾住裏面,他住外面。他偷着寫了一個條子交給茶房,讓茶房給八路軍辦事處打個電話,要辦事處儘快派人來。

辦事處接到茶房的電話,周恩來立即派邱南章和警衛人員過江。邱南章等找到旅館,告訴張國燾奉周副主席命令來請張副主席回辦事處。張國燾不肯走,幾個人再次如法炮製,連拉帶推地“請”張國燾離開了旅館,上了輪渡。但上岸後,他堅持不回辦事處去住。邱南章只得暫時把張國燾安置在中山路太平洋飯店,同時派吳志堅回辦事處報告。

周恩來、王明、博古等人聽了吳志堅的報告,考慮到張國燾政治觀點很悲觀,知道張國燾已決心叛黨,決定第二天與張國燾公開談判,再做最後一次努力。

  毛澤東多次總結張國燾事件教訓

4月17日上午,周恩來、王明、博古一起來到太平洋飯店。周恩來正式向張國燾提出三個條件,要他考慮:第一,回到辦事處,回黨工作,這是大家所希望的;第二,暫時向黨請假,休息一個時期;第三,自動聲明脫黨,黨宣佈開除其黨籍。張國燾當即表示,第一條已不可能,可以在第二、第三條中考慮,請求容他考慮兩日再予答覆。

不料周恩來等人剛走,張國燾即打電話約軍統特務頭子戴笠到飯店來,表示他要投靠國民黨。隨後又約胡宗南司令部駐漢口辦事處處長談話。當晚,兩輛小汽車突然停在太平洋飯店門口,從車上走下三個人,大模大樣走進飯店,直奔張國燾住的房間而來。

在門口的邱南章馬上迎上前去大聲問道:“你們要幹什麼﹖”

這幾個人並不答話,其中的兩個人上去抱住邱南章,第三個人進屋將張國燾拉着就往外走。抱着邱南章的兩個人估計張國燾已上了小車,才放開了邱南章。

小汽車走了,邱南章只好跑回房間,只見桌上放着一張字條,定睛一看,是張國燾留給周恩來等人的,內容是:“兄弟已決定採取第三條辦法,已移居別處,請不必派人找,至要。”邱南章拿着字條,馬上回辦事處向周恩來報告。長江局馬上召開緊急會議,決定向中央報告事情的全部經過。

4月18日晨,周恩來起草了陳、周、博致中央書記處的電報,報告了張國燾脫黨的情況,建議中央公開開除張國燾的黨籍,利用開除張國燾的機會加強黨和軍隊的團結。

當天,中共中央作出了《關於開除張國燾黨籍的決定》,並向全黨公佈。

5月4日,毛澤東在抗大給全體學生作報告時,說:“張國燾到延安後,中央多次開會批評他,他多次承認錯誤;但尾巴猶在,一反一復,兩面派行爲始終存在。他資格老,過去做過工人運動。我們講仁義道德,還讓他做邊區副主席,希望他割掉尾巴。他說割掉了,實際上穿起長袍子,尾巴藏在裏面。這次他藉口到陝西中部祭黃帝陵,黃帝抓他到墓裏去了,我們也只好開除他的黨籍。”

5月7日,陝北公學舉行第二期學員畢業典禮,毛澤東出席並講到了張國燾的問題:

張國燾過去在政治上早已“開小差”,現在在組織上也“開小差”了。此人一貫稱自己是“中國的列寧”,什麼都要爭第一,但實際上他是一個十足的“老機”,歷史上不“左”就右。黨的“三大”討論第一次國共合作時,開會十幾天,他反對十幾天。到了武漢,他又支持陳獨秀右傾。長征路上,他反對北上抗日,主張到西藏去建立根據地。以後,又另立“中央”。到陝北以後,1936年10月,他反對黨中央致國民黨二中全會的信,反對第二次國共合作,說什麼黨中央的信是“韓文公祭鱷魚文,與國民黨合作是幻想”。西安事變後,他半夜敲我的門,堅決主張對蔣介石(毛澤東用手比畫着在脖子上一割)處以極刑。黨中央進入延安後,張國燾說:“延安是塊雞骨頭,食之無肉,棄之有味。”這是曹操主義,結果味也沒有了,開了小差,一直逃到漢口。延安有自由,有民主,有正確的政治方向,有好的工作作風,但張國燾沒有看到。張國燾在革命的道路上從頭到尾是機會主義,沿途開小差。

他最後勉勵學員:“我今天講的是堅定革命的旗幟,就作爲對同志們遠行的禮物。每個同志出去要記住,堅決奮鬥,不怕困難、不開小差,不學張國燾。”

來源:人民網>>文史,摘自《張國燾傳》,姚金果、蘇杭著,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