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庭育兒

  解決1000萬家庭99%的育兒難題

  萬聖節又快到了,對於愛過西方節日的寶寶們是一件歡喜的事。

  因爲萬聖節當晚,孩子們會穿上五顏六色的化妝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上一盞南瓜燈跑去鄰居家要糖。

  喫到糖的寶寶會超開心!但是寶爸媽們可就愁壞了,害怕寶寶糖喫多了引起齲齒,甚至影響寶寶的健康。

  今天科大大就和各位寶爸媽們聊一下“喫糖”的那些事!

  細數糖的5宗罪

  罪狀一:易上癮

  喫糖和抽菸一樣容易上癮!

  習慣性喫糖會刺激大腦中產生阿片類物質,一旦不喫,就會煩躁不安。

  罪狀二:易傷牙

  糖喫多了容易長蛀牙,這是小孩子都懂的道理。

  糖停留在口腔內,在細菌作用下產生酸性物質,從而對牙齒造成傷害。

  罪狀三:導致肥胖

  糖只提供能量,沒有其他的營養素。如果糖的攝入量超過身體使用量,就會轉化爲脂肪儲存,引發肥胖。

  糖是高能量食品,會直接影響其他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食品的攝入。

  罪狀四:消耗鈣

  糖在體內代謝,需要消耗寶寶體內的鈣。體內缺鈣不僅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更突出的危害是引起骨質疏鬆及佝僂病

  罪狀五:誘發慢性疾病

  長期大量食用甜食,會擾亂身體內分泌系統,誘發痛風、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

  警惕食物中的“遊離糖”

  世界衛生組織2015年發佈了有關成人和兒童糖攝入的指南,強烈推薦人們限制遊離糖的攝入。

  無論成人還是兒童,都建議把遊離糖的攝入量控制在每天總能量攝入的10%以下,最好能進一步限制在5%以下。

  圖片來源:WHO 官方網站

  那麼什麼是遊離糖呢?

  遊離糖:在食品中添加的葡萄糖、果糖、蔗糖、麥芽糖等以及天然存在於蜂蜜、糖漿、果汁和濃縮果汁中的糖

  遊離糖的攝入上限

  而這個上限,太容易就被超過了。

  10~15g遊離糖=1/5瓶可樂=一大口乳酸菌飲料=一小塊蛋糕=一杯含糖酸奶。

  孩子隨便喫一喫,馬上就過量了。

  寶寶多大可以喫糖?喫多少?

  很多寶爸媽害怕寶寶喫太多糖會讓口味變重或是影響健康,導致寶寶在2歲之前一點糖也沒喫過,甚至有些寶寶3、4歲還不知道什麼是巧克力。

  就比如汪涵家的小沐沐,汪涵曾在節目中提到:

  而這樣“過嚴”的教育方式很容易適得其反,等寶寶長大後一旦接觸到甜食,便會瘋狂愛上,一發不可收拾!

  其實,新鮮的完整水果中天然存在的糖,以及牛奶中的乳糖和薯類、薯類中的澱粉,這些被稱作“非遊離糖”的糖是可以給寶寶喫的,只要把控好量就好。

  非遊離糖的攝入量

  非遊離糖的外表有一層植物細胞包裹,可以延緩糖分的消化,有利於穩定血糖。

  Q: 正確的做法是? A:

  可以讓寶寶喫一些糖,但是要適量!

  如何避免寶寶糖攝入過量?

  我們來看看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見食物中的含糖量,以一塊4g左右的硬糖爲例:

  生活中隨處可見這種“看不見的糖”,記住並做到這幾點,可有效減少寶寶的糖分攝入。

  買的時候看配料表

  配料表中的食材是按照添加量的多少來排序的,位置越靠前,說明含量越高。如果糖排在前三位,寶爸媽們就要當心了!

  白砂糖、蔗糖、葡萄糖、無水葡萄糖、果糖、麥芽糖、果葡糖漿、玉米糖漿、麥芽糊精、蜂蜜,這些都屬於隱形糖,要加以限制。

  避免喝含糖飲料

  據研究,兒童糖攝入量超標很大原因是含糖飲料攝入過多導致的。比如上面我們說到的可樂、果汁、奶茶等,稍不注意糖的攝入量就會超標。

  美國兒科學會也建議,不要給 1 歲以下的孩子喝果汁。

  圖片來源:美國兒科學會官網

  所以儘量不喝或者少喝含糖飲料,白開水纔是最好的飲品!

  儘量用天然甜食代替加工甜食

  爲了限制糖的攝入,可以多選擇健康的天然甜食來代替加工過的甜品等,加工過的糖都是遊離糖,喫多了對寶寶的健康不利。

  天然甜食包括:水果和蔬菜。

  約法三章

  和孩子約定好喫糖的量、頻率和時間。到了糖果時間由孩子自己挑選喜歡的顏色和形狀,往往他們更願意配合。

  另外,兒童牙醫協會將每天喫零食超過3次列爲患齲齒高風險的因素,所以各位寶爸媽一定要合理安排好寶寶喫糖的頻次。

  科大大叨叨叨:

  一歲以內,原汁原味;

  糖適量喫,有滋有味,

  糖過量喫,傷牙傷胃。

  喫糖

  父:兒子,你要少喫些糖,多喫糖將來會得糖尿病的。

  子:爸爸,我這喫的是鹽。

  父:鹽也要少喫···不然會得鹽尿病。

  ······

  父:兒子,水果可以多喫些的。

  子:可以喫水果糖了。

  父:不是水果糖,是沒有“糖”字的。

  子:沒有“糖”字的就能喫,那蛋糕可以喫嘍!

  父:……還是轉發科大大的文章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