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成都市人民檢察院參加全省檢察機關智慧檢察暨智能語音輔助辦案系統現場會。當天,2018年四川智慧檢察成果展上,成都市檢察機關成小書、智慧公訴、智慧偵監、智慧辦公4個系統參展,打出“成都智慧檢察”新名片。

今年3月,成都市檢察長會議上,成都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呂瑤明確提出把智慧檢察作爲成都實現“爭創全國一流檢察機關”奮鬥路徑的“六大基礎工程”之一。4月,四川省檢察院出臺《四川省檢察機關智慧檢察總體規劃》,科學提出建設“一網、兩平臺、三中心、四體系”總目標。5月,成都市人民檢察院印發《成都市檢察機關智慧檢察建設規劃》,採取市院牽頭、基層院試點的方式強化協調統籌。據悉,今年,成都市人民檢察院承接了2項高檢院智慧檢務研發試點、4項省院試點,開展了12項自主創新項目建設,2項智慧檢察工作和1個試點項目的經驗做法被高檢院轉發。

值得注目的是當天成果展上成都市人民檢察院展出的4個系統:

成小書

成小書是針對受案環節案卡填彔彔入繁瑣等問題設計研發的一種智能受案設備,採用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流程機器人等智能化技術,將受案受理工作簡單化、智能化。

成小書只需要一臺智能設備、一套客戶端軟件,就可供一臺辦公電腦使用,通過“一鍵”受案模式,自動識別偵查機關移送的《起訴意見書》、《提請批准逮捕書》,完成案件受理、案卡填錄工作。據悉,使用成小書,受理案件的錄入效率提高2.5至5.3倍,自動識別的準確率超過97%,一線檢察官從簡單重複的工作中解放了雙手。

智慧公訴

智慧公訴是成都檢察智能輔助辦案體系兩大板塊之一,以統一業務應用系統爲基礎,分“速裁、簡易、普通”三種辦案模式。系統主要包括證據審查、案件分析、證據管理、文書管理、類案推送、量刑建議、法律法規檢索等功能。

系統通過自然語言處理、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對電子卷宗主動分,涉案人、犯罪事實自動提取,證據自動審查與分析,法律文書自動生成,達到了“簡案快辦、繁案精辦”的效果,切實提升了檢察官的工作效率。

智慧偵監

智慧偵監構成成都檢察智能輔助辦案體系的另一板塊。以統一業務應用系統爲核心,共享智慧公訴的OCR識別、輔助閱卷等智能組件,實現在證據標準指引下更契合偵查監督業務特色的智能輔助辦案系統,將證據指引智能審查、社會危險性智能審查納入輔助辦案系統內,並運用計算機的智能學習、自動處理技術與前期已建成的偵查活動監督信息化平臺進行智能對接。

據悉,目前,成都市檢察機關全國首創探索構建成都智慧偵監平臺並完成一期建設,與已建成的五大監督平臺智能對接,自動化辦案、大數據分析的立體監督體系初步成型。

智慧辦公

智慧辦公是成都市“檢察機關智慧管理平臺”,是在統籌優化“人、事、財、物、策”各項管理要素的情況下,整合開發智慧管理辦公,實現協同辦公、內部監督、檢務保障、大數據展示等智能輔助應用,搭建各類跨部門數據交換體系,打造三級院連通的統一管理平臺。

系統可接入移動辦公應用,打造“實體檢察院、網上檢察院、掌上檢察院”三位一體的“互聯網+檢察工作”新模式,提升管理的科學現代化、精細化。

除了這4個系統之外,記者還了解到,成都市檢察機關通過對12309舉報電話平臺升級改造,形成一號對外、集中受理、分級處置、協調聯動、限時辦理、及時反饋的服務工作機制,實現接聽數量、區域分佈、案件類型等實時可視化管理,使網上服務、涉檢信訪便捷化。

目前,成都檢察集案件受理、審查批捕、審查起訴、案件質量監督的全流程智能業務辦理形成“閉合迴路”,全業務智慧辦案、全要素智慧管理、全方位智慧服務、全領域智慧支撐逐漸成型,智慧檢察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成都市檢察機關將積極探索建設發展的可複製可推廣經驗,在全省檢察機關發揮好成都‘主幹’的引領和輻射作用,打造成都智慧檢察‘數據中心’、‘網絡中心’、‘運維中心’和‘技術支持中心’,精心打造‘成都智慧檢察’新名片。”成都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鬍立新在成果展上說道。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