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李詠去世給我們的啓示!

10月29日上午,李詠妻子哈文發文稱丈夫李詠去世。她原文寫道:“在美國,經過17個月的抗癌治療,2018年10月25日凌晨5點20分,永失我愛……”

很突然,也很震驚,年僅50歲,正當壯年,英年早逝,實在可惜。

李詠自從13年從央視離職以來,就很少在公衆場合露面了,我記得我最近一次在電視上看到李詠,還是在16年的《好聲音》節目上。不知道是離開舞臺太久還是節目要求,李詠的那一次露面,少了幾分當年的銳利和灑脫。自那以後,李詠基本銷聲匿跡了。

直到今天,手機通知欄突然彈出他得癌去世的消息,不勝唏噓。

突然覺得,人生在世,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毛澤東有一句名言,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了健康,一切都是浮雲。

今年5月份,李連杰去西藏參加活動的一張照片在網絡上瘋傳。

網友們紛紛感嘆韶華易逝,曾經熒幕上的英雄少年,已經被時光砥礪得垂垂老矣。

1982年《少林寺》

1991年《黃飛鴻之壯志凌雲》

1994年《中南海保鏢》

李連杰的經紀人在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時說,李連杰並非網友以訛傳訛那般“命不久矣”。

不過他也證實了另一個消息:這位曾經的“功夫皇帝”,已經被甲亢折磨了十多年。

2013年李連杰罹患甲狀腺機能亢進症,必須喫藥控制,卻導致心臟問題,後來出席活動時,氣色不佳,已明顯駝背,顯得蒼老、憔悴,甚至沒辦法正常接戲。

回望影壇和李連杰同一個時代的功夫巨星們:

和他同齡的甄子丹,依然是華語動作電影的頂樑柱。

2018年甄子丹在劇組過55歲生日

就連比他年紀稍長一些的成龍,每年也會帶着一到兩部動作電影如約而至,甚至榮獲了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2016年成龍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更別說,和李連杰合作過的史泰龍和斯瓦辛格了,一位72歲仍然是動作大片中的絕對主角;一位71歲,當完州長,又一頭扎回了好萊塢……

如今面對媒體,李連杰留給人們這樣一段話:

我不是霍元甲、不是黃飛鴻、不是英雄,我和大家一樣,就是真實的普通人,也面臨着沒有辦法繼續工作的困擾。

面對生活的時候,我也有高高低低、坑坑坎坎,這是面對人生的一個過程,我一點都不怕把我簡單的生活和大家分享。

年輕時“拼命三郎”,用力過猛,讓李連杰脊椎嚴重受損,還領過“國家三級殘廢證”。如今走到人生下半場,因爲病痛,不得不“隱退”。

人生到最後,其實拼的都是健康。

經濟學家有一個共識:健康等於1,只有擁有健康,人才可以去努力工作,去創造財富,去享受生活,而這些都是1後面的那些0。

村上春樹是業內出了名的高產作家,長篇、短篇等作品加起來足足有 40 多部,也是諾貝爾獎呼聲最高的亞裔作家。

當然,不可否認他在文學創作上極具才華,但是村上春樹卻有自己的另一套說法:

村上春樹認爲寫作更近於一種體力勞動,開始決定從事文學創作的時候,他發現即使一個人能夠一天三四個小時集中意識執筆寫作,但是時間一長,體力和精力都會大量透支。

於是從1982年的秋天開始,村上春樹開始早睡早起,健康飲食,每天堅持跑步。

這樣有規律的生活他堅持了30多年,同樣他那旺盛的創作力也一直延續了30多年。

我們都聽過牛頓的那句名言:“天才是1%的天賦,加上99%的汗水。”

也許從村上春樹的身上你能看到它的另一層含義:

一個人即使再有才華,但是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沒有充沛的體力去讓你“流汗”,最終也無法支持你實現自己的理想。

村上春樹曾經給自己的生活方式做過一個總結:

世上時時有人嘲笑每日堅持跑步的人:難道就那麼盼望長命百歲?

我卻以爲,因爲希冀長命百歲而跑步的人,大概不太多。

懷着“不能長命百歲不打緊,至少想在有生之年過得完美”這種心情跑步的人,只怕多得多。

同樣是十年,與其稀裏糊塗地活過,目的明確、生氣勃勃地活當然令人遠爲滿意。

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失敗,而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復旦大學的青年教師于娟曾經在網上發表過一部非常著名的《生命日記》,其中她詳細敘述了自己身患癌症前的一段生命軌跡:

“回想10年來,基本沒有12點之前睡過,學習、考GT之類現在看來毫無價值的證書,考研是堂而皇之的理由。

與此同時,聊天、BBS灌水、蹦迪、K歌、保齡球、喫飯、一個人發呆填充了沒有堂而皇之理由的每個夜晚,厲害的時候通宵熬夜。”

這就是她三十歲之前的生活,同樣這也是現在很多年輕人的日常。

直到有一天她發現自己只能躺在病牀上,望着不到兩歲的兒子,以及一臉絕望的丈夫和母親,無能爲力時,才恍然大悟:曾經所有的“拼命”,到最後都成了鏡花水月。

健康,是一種責任。

尤其是人到中年,一個人失去了健康,不僅自己要承受病痛的折磨,還會給家庭帶來巨大的負擔。

可惜,到現在很多人還是一邊看着于娟寫在網上的“故事”,一邊日復一日地走在於娟曾經栽過跟頭的道路上。

“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長期熬夜等於慢性自殺),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雲。

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親買雙鞋子,不要拼命去換什麼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

2011年4月19日于娟因爲乳腺癌辭世,這是她離開前,留給這個世界最真誠的祝願。

錢是個好東西,但是前提條件是你得“用得起”。

人生最大的不幸不是愛而不得,而是明明擁有愛的權利,卻失去了愛人的能力。      

俞敏洪在一次演講中曾經笑言自己“不着急”,他說:

“你們用5年做成的事情我用10年去做,你們用10年做成的事情我用20年去做。如果這樣還不行,我就保持身體健康、心情愉快,到80歲把你們一個個送走以後再來做。”

乍聽之下,以爲這是一個玩笑,可是仔細一想,這不就是司馬懿熬死諸葛亮,最後讓司馬家取代曹魏、問鼎天下的歷史典故嗎?

人的平均壽命按照80歲計算,這是一場超級馬拉松,拼的不是開始時誰更快,而是看誰的耐力更持久,能拼到最後。

對待人生的態度,還要向《求是》雜誌原副主編朱鐵志學習。

他在受盡癌症折磨自殺前的遺作裏寫道:

如果我死,決不購買高價骨灰盒,決不定墓碑、墓地之類的玩意兒。 我雖然在學術上毫無造詣,但我畢竟混進最高學府,正兒八經地學過幾年哲學,至今還保留着母校頒發的哲學學位證書。 

我知道人死如燈滅,生命不復返。雖說“物質不滅”,但作爲生命形態的個人死就死了,轉化爲別的什麼東西,已不是我所能左右和關心的。既然生命都沒了,還在乎那堆骨灰放在什麼盒子裏幹嘛? 

不少人一輩子沒活明白,有一室的房子時要爭兩室的,有了兩室的又爭三室的,一生這樣爭啊爭的,其實最後大家都復歸“一室”。而就這一個小盒子,還要分出寶石、瑪瑙、檀木、樟木,抑或普通石料和木材,真是想不開啊。

文章最後送大家一句話,與君共勉:

奼紫嫣紅一剎那,繁華落幕盡鉛華.人生在世彈指間,何必執着放不下。

▍來源:全球華人微刊

▍易門潮生活責任編輯: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