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原名查良鏞,生於浙江省海寧市,1948年移居香港。

  當代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1944年考入重慶中央政治大學外交系。

  1946年金庸進入上海《大公報》任國際電訊翻譯。

  1948年畢業於上海東吳大學法學院。

  1952年調入《新晚報》編輯副刊,並寫出《絕代佳人》、《蘭花花》等電影劇本。

  1955年在《大公報》與梁羽生、陳凡(百劍堂主)開設《三劍樓隨筆》,成爲專欄作家。並在同年首次以“金庸”爲筆名擬寫首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

  1959年,金庸等人於香港創辦《明報》,同年在自辦的《明報》上連載《神鵰俠侶》。

  1972年宣佈封筆,退出俠壇,之後對其以往的武俠作品開始修訂工作。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在香港逝世,享年94歲。

  

  15部經典著作都值得我們回味

  《書劍恩仇錄》

  《碧血劍》

  《射鵰英雄傳》

  《雪山飛狐》

  《神鵰俠侶》

  《飛狐外傳》

  《白馬嘯西風》

  《倚天屠龍記》

  《鴛鴦刀》

  

  《連城訣》

  《天龍八部》

  《俠客行》

  《笑傲江湖》

  《鹿鼎記》

  《越女劍》

  這些作品一次又一次的翻拍,對於我們來說不僅僅是青春,更多定義了我們對江湖的認知。

  書中楊過的一句話“今番良晤,豪興不淺,他日江湖相逢,再當杯酒言歡。咱們就此別過。”

  斯人已逝,但江湖都是傳說!

  願江湖永遠不老,願查老一路走好!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