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塔城市:牧民身邊的“愛心大使”

亞心網訊(通訊員 李澤)她們來自3個不同民族,她們都是牧區普普通通的家庭婦女,她們爲了一個共同的夢想——扶危濟困,走在了一起,她們是塔城市喀拉哈巴克鄉菲爾瑪村“愛心媽媽”服務團,她們用真情演繹着一段段暖心故事,用真誠傳遞着一份份正能量,用真愛譜寫了一曲曲愛的篇章,牧民親切地稱呼她們爲“牧民身邊的‘愛心大使’”。

菲爾瑪村是傳統牧業村,全村共有貧困戶16戶50人,低保戶14戶36人,各族牧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比較低,因病致貧家庭較多,人均收入低於全鄉平均水平。在牧區,大部分婦女都是家庭婦女,她們渴望參與到村務發展當中,渴望爲本村貧困戶、低保戶及困難羣體貢獻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

2017年12月28日,在村婦聯主席庫勒鮮·哈孜太提議下,通過全村婦女代表的集體倡議,由哈薩克族、回族、蒙古族3個民族36名成員組成的大家庭——“菲爾瑪村‘愛心媽媽’服務團”成立了。在愛心媽媽隊伍中,年齡最大的已經63歲,最小的只有27歲,愛心媽媽隊長庫勒鮮·哈孜太說:“我們愛心媽媽隊就像我們的名字一樣,只獻愛心,不求回報。”

愛心媽媽隊自成立以來,在村黨支部的統一領導下,始終堅持自願加入,統一管理、積極獻愛的原則,每名愛心媽媽每月至少繳納20元作爲活動經費,用於扶貧幫困,開展文體活動等,不到一年的時間已經累計爲村裏貧困家庭捐款捐物4000餘元,開展各類活動10餘次,成爲村裏聯繫羣衆的一支重要力量。

克孜勒加爾牧點貧困戶阿麗努爾·克勒額孜拜在2013年查出乳腺癌,長期住院治療花去了大量費用。2017年,病魔又再一次降臨到了阿麗努爾的身上,經塔城地區人民醫院專家診斷,阿麗努爾又患上了淋巴腫瘤,對於這個傷病累累的貧困家庭無疑又是雪上加霜。2018年3月7日,“愛心媽媽”服務團的10名成員,來到了阿麗努爾家,送來1000元救助款。“姐妹們,感謝你們的無私援助,我代表全家再次感謝你們,謝謝……謝謝……”阿麗努爾拿着愛心款,眼中早已掛滿了淚水。

巴斯博孜達克牧點瑪合巴爾·哈那提今年只有9歲,父母離異,是一名孤兒,長期靠舅母努爾加那提照顧。南山牧點迪麗達爾·葉爾森僅有8歲,父親因病去世,母親也已改嫁,也是一名孤兒,生活全靠叔叔也爾江·買依熱木汗照料。瑪合巴爾和迪麗達爾2名孤兒學習都非常刻苦,“叔叔好……阿姨好……”這些禮貌用語常常掛在嘴邊,尤其是瑪合巴爾還說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深得工作隊和牧民的喜愛。3月8日,工作隊組織開展了“慶三·八”聯誼活動,庫勒鮮代表“愛心媽媽”們將400元錢現場捐給了2名孤兒,“感謝大家,感謝婦女同胞的熱心幫助,我會努力教育好瑪合巴爾,讓她學好國語,將來成爲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努爾加那提激動地說。

2018年5月初,51歲的貧困戶普羅恩提·沙木拉提在地區醫院檢查出患有胃竇腺癌晚期。瞭解到這個情況,“愛心媽媽”們又再次伸出了援助之手,將1000元錢捐給了普羅恩提。“感謝大家,我的丈夫雖然已身患絕症,但我依然會堅強地支撐起全家……”普羅恩提的妻子努力滿·阿爾拉布肯堅強的話語表達了對未來生活的希望。“愛心媽媽”服務團成員古麗帕西·米列提汗是貧困戶,精心做了一些可口的飯菜,買了一些慰問品,看望了普羅恩提。

7個月以來,菲爾瑪村“愛心媽媽”服務團的腳步遍佈菲爾瑪村牧區各個角落。“6月12日,給肯傑拜村肝癌患者葉爾肯別克捐款500元;7月25日,給沙吾林牧點老黨員哈娣夏捐款500元;7月26日,給巴斯牧點葉爾森·俄不熱依汗捐款500元……”翻看“愛心媽媽”服務團的工作日誌,裏面清楚地記錄着她們的夢想足跡。她們用一次次點滴行動播撒了一顆顆愛的種子,一次又一次微薄援助,傳遞着滿滿愛心,傳播了正能量,她們無愧於“牧民身邊的‘愛心大使’”這個光榮而自豪的稱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