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幾天去北京,老同學阿宇和我見面。

我們約在三里屯。阿宇拉着女朋友,坐了一個半小時公交地鐵,跨越了大半個北京城,從五環外趕來。

剛巧那晚三里屯太古裏有燈光展,喫過飯後,我們在附近閒逛,嘻嘻哈哈,走走停停,拍了很多照片。阿宇笑呵呵地說,平時工作忙,很少來市裏,今天索性帶着女友一起來逛逛。

北京的初秋天氣捉摸不定,走着走着忽然下起雨來。

我們找了家咖啡廳坐下,阿宇和我東扯西扯地聊起過去的事情,女友緊貼在阿宇肩旁,偶爾對着他笑一笑。

看着朋友幸福的模樣,這狗糧我喫得也高興,卻沒料到接下來情況有變。

聊天間隙,阿宇打開手機,翻到了女友幾秒前發的朋友圈,然後我看到他立馬變了臉,“爲什麼你選的照片裏都沒有我?”

“啊?我從來都不發那種狀態呀。”女友有點喫驚。

阿宇明顯不信,“和我在一起之前,你也一次都沒有發過嗎?” ……

見勢不妙,我忙插科打諢努力岔開話題,可是直到臨別前,阿宇和女友都還嘔着氣,我夾在中間呵呵呵呵地傻笑,氣氛別提多尷尬。

2

發朋友圈從來不提另一半,到底能說明什麼問題呢?

在地鐵上被擠得前胸貼後背的時候,我一直在想這個問題。

朋友圈是現實生活的投影,我們把生活的一部分,經過“篩選”之後,一幀一幀放映出來,呈現在家人、朋友、同事們面前。

這個“篩選”的過程很重要,因爲有些東西我們可能不想讓別人看到,一如銀行卡密碼,一如自拍原圖,一如某些人的另一半。

而我們之所以那麼在乎“爲什麼Ta發朋友圈,從來不提到我”,無非就是想預測到那個愛情的終極答案——

Ta對我到底是不是真心?

3

幾個月前,學弟大成找我聊天。

大成是個人高馬大的帥小夥兒,校籃球隊主力,女朋友是公認的系花,這一對可謂是郎才女貌,讓多少人羨慕不已。

大成平日裏很喜歡逛女友朋友圈,偶爾看看她發的一些秀恩愛的狀態,感覺幸福極了。

可是最近情況有變,女友把關於他的狀態都刪掉了。旁敲側擊地問原因,女友淡定地答道,“我是怕那些閨蜜把你搶走啊。”

可是爲什麼呢?對於這個解釋,大成明顯不太接受,於是帶着滿臉困惑和委屈,跑過來問我。

我當時發動了票圈關係,和很多野生情感磚家取了經,最後得出一個萬能結論:別想太多了,時間會告訴你答案的。

這幾天,又想起這件事,於是打電話給大成,時間發酵得差不多了,我很好奇事件的後續發展。

電話通了,大成滿嘴膩歪地說,雖然她還是不怎麼發我的狀態,但是我說服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習慣,我應該尊重她,所以漸漸地就也接受了。現在我們每次見面,她總是一看到我就會笑着跑過來,我可以感受到她真的很愛我。愛我就足夠了,至於發不髮狀態就也沒必要在乎了,你說呢?

還沒等我接話,大成一臉奸笑,啊呀她洗完澡了我先不跟你說了哈哈哈哈。

我隔着電話白了他一眼,心裏卻爲他高興。

4

上網的時候,看到一個故事。

張小五和女友戀愛快兩年了,沒有見過她的閨蜜、家人,唯一一次見她同事,還是她年終聚會喝多了,打電話讓張小五去接的。

女友跟着公司旅遊,差不多人間蒸發一樣,短信、微信、電話幾乎全部中斷,偶爾回覆“哦”“恩”“好的”“我要睡了”,張小五基本上是通過微博和朋友圈才知道女友每一天的動向。就連旅遊帶回來的紀念品,後來也被證實是機場免費領取的。

在女友整個生活裏,張小五幾乎都是處於一個完全透明可有可無的狀態,更不用說朋友圈狀態了。

朋友聽說這件事,問張小五,一輛車在轉彎的時候,哪個輪胎不動?

張小五沉默了一會兒,淡淡地說,我知道,是備胎。

5

愛情太複雜,多少人蹉跎半生都還搞不明白,單從“發朋友圈”這件小事,自然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有些人不在朋友圈秀恩愛,可能是出於個人習慣,或者是有些難以言明的小心思,但這未必就代表Ta不愛你。Ta每次見你都會紅着臉高興地跑來,Ta每晚都要等到你說晚安纔會安然入睡,Ta處處爲你着想,只是不發有你的朋友圈,這樣就要否定Ta對你的愛嗎?

反過來說,Ta完全把你從自己的生活中剝離開來,把你當做一個透明人,要求你給Ta百分百的空間,你對Ta的瞭解甚至沒有普通朋友多。這樣即便Ta每天都發和你的“恩愛照”,在朋友圈炫你們的“完美戀情”,你會覺得Ta是真的愛你嗎?

很多人都希望能在另一半的朋友圈看到自己的狀態,喜歡那種被認可,被祝福的感覺。這當然沒有錯,但是千萬不要試圖用這件事情來審視你們之間的關係。

兩個人相愛,是靠千千萬萬件事情組合在一起,絕非其中一件就能夠判斷的。

Ta若真心愛你,你不會一無所知,Ta若虛情假意,自然會處處彆扭。

不要過分猜忌,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更不要自欺欺人,明知沒可能還假裝不明白。你說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