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蔡兵指導受閱官兵訓練(張偉 攝)。蔡兵指導受閱官兵訓練(張偉 攝)。

敢於承諾,勇於亮劍。閱兵訓練場上的他對着家人、自己和戰友三立軍令狀,告訴所有人:“蔡兵不‘菜’!”

(一)

“剛回來又要走,爸爸,我不許你去!”面對年幼女兒的滿臉淚水,某裝備方隊乘載員兼教練蔡兵一時間手足無措,全然沒有了平時雷厲風行的樣子。

閱兵訓練場上,他三次立下軍令狀

蔡兵指導受閱官兵訓練(張偉 攝)

2009年,蔡兵便參加過一次閱兵。他常說自己最大的夢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夠乘着最新式的戰車再次接受檢閱。因此當機會再次來臨,他毫不猶豫第一時間寫下申請書。但參加任務就意味着與家人的分離,一邊是對家人的虧欠,一邊是多年來的夢想,進退兩難的局面讓向來遇事果決的蔡兵也沒了辦法。

“讓爸爸去吧,國慶那天我們和其他小朋友們一起在電視機裏看爸爸通過天安門好不好,到時候好多好多人都會爲爸爸喝彩。”看着陷入僵局的父女倆,還是妻子麗紅先開了口。

閱兵訓練場上,他三次立下軍令狀

蔡兵近照(張偉 攝)

“前年比武,去年演習,今年我又要提前歸隊,太委屈你了……”面對妻子的理解,蔡兵卻滿心愧疚。

“家裏有我你就放心去吧,但是你要給我立個‘軍令狀’,不許讓女兒失望,更不能累壞身體!” 低頭看看丈夫手中的參閱申請,再抬頭看看丈夫的眼睛,麗紅動情地說。

“請放心,保證完成任務!”這一句承諾,蔡兵答得格外堅定。

(二)

“如果不能克服傷病影響,我會主動申請退出。”方隊醫療室裏,面對軍醫的規勸,蔡兵再次立下了“軍令狀”。

閱兵訓練場上,他三次立下軍令狀

蔡兵指導受閱官兵訓練(張偉 攝)

“半月板和髕骨老化帶來的劇痛是不可避免的,往後的日子都要忍受這樣的疼痛,你可以嗎?”明知蔡兵不會答應,但軍醫還是忍不住開口勸他放棄訓練。

“身痛是一時的,遺憾卻要伴隨我一生,比起放棄夢想的心痛,這點疼痛又算得了什麼呢?”蔡兵的回答不帶絲毫猶豫。

傷痛的困擾讓蔡兵在第二次考覈中失去了靠前的站位。爲了讓“兵教頭”實現軍旅生涯最後的夢想,官兵們想要主動讓出第一排面的位置,可蔡兵卻並不買賬。

閱兵訓練場上,他三次立下軍令狀

蔡兵指導受閱官兵訓練(張偉 攝)

“榮譽是靠實力‘拼’出來的,不是‘讓’出來的。靠‘讓’才能站前排,我蔡兵可真就成了‘菜兵’了!”謝絕了戰友們的好意,視榮譽如生命的蔡兵決心與自己來一次“決戰”。

一次次與身體的“短兵相接”之後,在在營階段最後一次考覈中,蔡兵以優異成績奪回了第一排面的位置。

望着訓練場上蔡兵堅毅的背影,方隊軍醫李新方知道,自己抽屜裏那封“軍令狀”怕是再也沒有用武之地了……

(三)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在蔡兵看來,一人訓練成績優異不算什麼,團隊素質的全面過硬纔是贏得榮譽的基礎,作爲乘載員教練,他深知自己責任重大。

閱兵訓練場上,他三次立下軍令狀

蔡兵指導受閱官兵訓練(張偉 攝)

然而不久前的一次呼號答詞比武卻給了這位“兵教頭”一記當頭棒喝。兄弟方隊的出色發揮使裁判組一致判定對方獲勝,方隊不僅丟了流動紅旗,還拱手讓出了訓練場地。

對參閱官兵來說,訓練場就是陣地,作爲負責呼號答詞的教練,蔡兵向全體官兵立下了“軍令狀”,即便傾其所有也必須把訓練場奪回來!

閱兵訓練場上,他三次立下軍令狀

蔡兵對受閱官兵進行指導(張偉 攝)

細緻研究訓練視頻,通過反覆對比查找問題癥結;模仿官兵錯誤發音,逐人開展針對性補差訓練;積極請教儀仗隊教練,探尋訓練新路子……爲了軍人的榮耀,“兵教頭”和官兵一道再次踏上了“衝鋒之路”。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全體官兵的共同努力下,方隊不僅重新奪回了訓練場地,還在呼號答詞考覈中被授予“呼號答詞優勝單位”稱號,連兄弟單位的教練也不得不承認:“這個‘兵教頭’真是不簡單!”

閱兵訓練場上,他三次立下軍令狀

蔡兵對受閱官兵進行指導(張偉 攝)

一紙軍令狀,一諾即軍人。也許在蔡兵看來,在穿上這身軍裝之時便立下了一生的“軍令狀”,他願用一切來踐行自己的承諾。

閱兵訓練場上,他三次立下軍令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