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燕,魏地(今河南省北部、山西省南部一带)豪侠之士(其实是混黑道的流氓),父祖籍籍无名,他却在当地称王称霸,整日呼朋唤友斗鸡走狗,不干正事,却又自命英雄豪杰。这不,市集上有人争夺财产打了起来,他去打抱不平,失手打死了人,逃亡到乡野。大唐律法森严,官府捕拿得很紧,老家是呆不住了,冯燕就跑路到滑州(今河南滑县、延津、长垣一带),跟滑州军营里的小子们踢毬为乐,很快就结交了一大帮狐朋狗友。

当时,相国贾耽为滑州节度使,看出冯燕有点小本事,就将他留在中军做属吏,但冯燕不惯受拘束,天天跑到外面玩耍。

一日,冯燕到城中市井游荡,见一户人家门外站着一个小娘子,长得很是妖冶,不禁怦然心动,上前搭讪。小娘子也非善类,眉来眼去间,二人就勾搭上了。小娘子早已婚配,夫君就是滑州小将张婴。冯燕是个混不吝,知道小娘子早有夫君,也丝毫不以为意,恬不知耻地说道:“没事儿,我早晚带你私奔,谁让我喜欢你呢?爱比天大!”

小娘子很是感动,一门心思都放在冯燕身上。

张婴也不是傻瓜,听到风言风语之后,怒从胆边生,几次殴打老婆,老婆家人和邻居都来相劝,张婴却又不好说出口,只得负气而出,找朋友喝闷酒。

冯燕当晚又潜入张家,跟小娘子私会,极尽缠绵。不料,夜半时分,张婴居然酒醉归来了!这下可好,冯燕急得跳下床来,没地方躲藏,就躲在小娘子的长裙下面。好在张婴已经喝醉了,进屋倒头就睡。冯燕不禁长舒一口气,想赶紧离开,却发现头巾落在床上了。头巾一旁,赫然是一把佩刀。冯燕不敢吭声,手指了指头巾,让小娘子拿过来。小娘子却误会意思了,上前把佩刀拿过来,交给冯燕,示意他砍死张婴。

冯燕顿时傻眼了,心里翻江倒海,盯着小娘子看了良久,小娘子面目狰狞目露凶光,不停地比划着砍头的手势。冯燕又看了看躺在床上脑门逐渐发绿的张婴,不禁心里想:“这婆娘好狠毒啊,就算是跟我好了,也不能谋杀亲夫啊!在我大唐离婚也是很平常的啊!唉,我真是瞎了眼,看上这么一个外表美貌心如蛇蝎的妞啊!干脆,一不做二不休,除了这个祸害!”

想到这里,冯燕不再犹豫,手起刀落,将小娘子一刀砍死,而后急忙逃走。

第二天天亮,张婴起床,见老婆惨死,大为惊骇,连忙报官。官府侦办此案,老婆娘家人和邻居们都说张婴时常虐待妻子,肯定是他自己杀妻,然后假模假式地报案,来混淆视听。官府一听很有道理,当堂痛打张婴,屈打成招,被关入死囚牢。

行刑当日,法场四面围了几千人看热闹。军士数十人维持秩序,戒备森严。张婴彻底绝望了,仰天长叹,也无可奈何。

正要砍头时,冯燕出现了,大呼道:“刀下留人!他是冤枉的!我才是杀人凶手!我和他老婆有奸情!”

法场沸腾了!

执法官见案情有疑点,不敢仓促杀人,令冯燕说明情况,冯燕将当晚情况绘声绘色地讲明白,围观群众都听傻了。

哪有这样的人啊?跟人老婆有奸情,却因为那妇人要杀亲夫,一时恼怒了,居然将娘们儿给杀了?杀就杀了吧,替罪羊现成的,何必回来认罪呢?

这哥们儿到底是臭流氓还是英雄豪杰啊?

百姓们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

官府也很难下定论,只得释放张婴,将冯燕收监等候发落。节度使贾耽却认为冯燕是仗义之士,一个淫妇死不足惜,可冯燕这样的纯爷们儿可不多啊!贾耽甚至愿意交出官印、辞去滑州节度使一职,也要为冯燕赎罪。案情一直申报到唐宪宗的案头,皇帝也很踌躇,思量再三,竟下诏赦免滑州当年所有的死刑犯。冯燕自然也跟着脱罪。

冯燕的故事流传很广,唐末有诗人写长诗《冯燕传》,北宋文学家曾布写《水调大曲》,都是记述此事的,当然,对冯燕的行为,大多褒赞,也算一奇事了。

唐代侠义精神逐渐被封建伦理道德所异化,其精神高度,也就逐渐沦落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