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園博園。 記者趙傑攝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宋柏松、孫也達)一年精益求精的深入謀劃,十月攻堅克難的籌備建設,95天流光溢彩的完美呈現,“精細、精緻、精美、精彩”的河北省第二屆園林博覽會於10月18日圓滿閉幕。展會落幕,精彩繼續,此後秦皇島園博園將繼續開放,打造秦皇島全季旅遊的新熱點。

本屆園博會以“山海港城·綠色夢想”爲主題,依託秦皇島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澱和棲雲山優美的自然環境資源,擷取中外園林藝術精華和河北獨有的地域特色,融匯古今園林文化智慧,實現中外園林、山水風情與園林意境的完美結合,全方位打造創新園博、低碳園博、海綿園博、智慧園博和百姓園博。

秦皇島園博園位於棲雲山東側,這裏原本是山體破損、溝壑叢生的荒蕪之地,通過運用“城市雙修”新辦法,秦皇島市在這裏塑造了城市景觀新亮點,建設了城市生態的新“綠核”,帶動了城市空間結構的優化和拓展。

秦皇島園博園規劃佈局創新爲組團式佈局,規劃形成了“三谷一脈、三核雙組團”的空間結構,三條山谷凸顯特色,一條水脈貫穿南北,主場館、綠色館和設計中的棲雲山山頂標誌性建築形成核心控制點,40座省內各城市展園和專類花園分列南、北兩大區域,汲取天地精華,薈萃園林精髓,散落在棲雲山下,閃亮奪目。省內其他城市鼎力支持城市展園建設,統一行動、精心策劃、主動作爲,爲本屆園博盛會呈現出一部部富有地域特色和時代精神的園林精品。

河北省第二屆園林博覽會上的秧歌表演。 記者趙傑攝

60000餘株喬木、73668平方米灌木、2.01萬米園路、5.39萬米各類給排水管線、12.9萬平方米湖區防水、1.2萬米水系駁岸、141座水壩、15座園林建築、42座人行橋、14座服務建築、21座車行橋、各主題園及園區噴泉……

“這麼大的園子,這麼複雜的工程,按常規沒有三五年的時間很難建成。”秦皇島市園林局局長趙國祥感慨地說。

然而,從去年9月底開工建設到今年7月開園,建設者如何完成了這“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是‘苦幹’加‘巧幹’,37支施工隊伍、7000多名建設者300多個晝夜連續奮戰,才保質保量地按期完成了園博園建設任務。”負責園博園建設的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城市發展局局長王滿成說。

園博園建設不僅是一場拼毅力的戰鬥,更是拼智慧的戰鬥。

加大樹根土球尺寸,鋪好底肥,確保冬天栽樹能夠成活;提高混凝土標號,加早強劑和速凝劑,避免混凝土的養護工期耽誤進度;搭架子、蓋棉被、生火爐,保證場館冬天施工溫度符合要求……建設者們就這樣利用超常規的方法和先進的手段拼進度、保工期。

園博園的建設給當地的生態環境帶來了極大的改善,原本雜草叢生的礦坑,如今已是綠意盎然,成爲人們休閒、度假的好去處,大大提升了秦皇島市民的幸福感。在園博會閉幕後,秦皇島園博園還將繼續開放。秦皇島市將建立健全會後管理機構,進一步完善設備設施、優化服務功能,不斷提升遊客的遊覽體驗,並以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爲目標,豐富園區業態,開發優質項目和主題活動,打造秦皇島全季旅遊的新熱點。

“園博會的圓滿閉幕,是城市建設新篇的開啓。我們將以打造永不落幕的園博會爲指針,全力做好園博會後半篇文章,加強園博園後期運營,加快棲雲山生態修復,加緊規劃成果轉化,全力打造一流國際旅遊城市,爲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秦皇島市長張瑞書說。

秦皇島園博園一角。 記者宋柏松攝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