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填四川,麻城占一半”,这是发生在中国历史上清朝年间大规模的移民行动!也就是湖南、湖北人迁徙到四川去生活。为什么说“麻城占一半”呢?这个我们就要从数据来进行了解的。

这里讲的麻城就是湖北省黄冈麻城市,具体点就是麻城市的孝感乡。麻城是明清时代移民史上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八大移民发源地”之一,更是“湖广填四川”的起始地和集散地。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麻城移民后裔已遍及川渝大地,每年前往麻城寻根问祖的四川和重庆的人士络绎不绝。作为“江西填湖广”和“湖广填四川”两大移民运动的聚散地和中转站。

那么为什么麻城能成为“江西填湖广”和“湖广填四川”的中转站呢?

“湖广填四川”是发生在清朝年间的一次大规模的移民行动。明末清初,四川经过常年的战乱,导致人口急剧减少。因此当权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其中以湖广行省人口最多。清末《成都通览》记载了“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在“湖广填四川”的历史中,湖北、湖南合计约占移民人数的60%,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中麻城移民入川占有重要地位,据《光绪广安州新志》提供的数据,湖北黄、麻籍(黄即黄安,今红安;麻即麻城)占入广安州人数的26.64%。

这其中有一段历史与明末起义领袖张献忠有关,张献忠曾经在湖北屯兵时间较长,又转战湖广、江西之间,特别是湖北的麻城地区,有很多的麻城青壮年就加入了张献忠的起义军。张献忠被清军击败后,有一部分人隐姓埋名留在四川,特别是麻城孝感乡人居多。

然而因为历史的发展“孝感乡”一直被掩藏在历史迷雾的深处,“湖广填四川、麻城占一半”的传说被淹没在历史中达500多年,其真实情况一直没有被社会和学界所知。

不过,无论历史如何发展,麻城依然是众多川渝民众心目中的寻根的圣地。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寻祖、寻根是每个人的愿望,所以每年也都有无数的川渝人士来麻城寻根。

本文原创,其中部分数据源于网络,请勿擅自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