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就是苏轼将历史上的“火烧赤壁”的战场的画面刻画到黄州了。而结合了历史的考证,三国“火烧赤壁”的古战场就在咸宁原蒲圻县,咸宁的赤壁被冠以“武”,是为“武赤壁”,能有效地将两地区分开。

赤壁,这个名字在历史上就很响亮,因为围绕着赤壁,历史上出现过“火烧赤壁”的重要战事。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中国的版图几乎开始朝着“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发展。就在中原大地上,有一个重要的战事即将发生,那就是联吴抗曹的“火烧赤壁”之战,曹操在此战中打败,因关羽守的华容道而幸免于难!

就在当今的中国,有两个地方存在“赤壁”一说,那就是黄冈黄州区的赤壁和咸宁赤壁市(原称蒲圻)。那么到底赤壁是在哪里呢?其实从地图上看,两地的水路距离也就250公里。这样的争议其实和历史上的相关时间是有关系的。

现在通过历史文献的考古,一般认为三国火烧赤壁的战场是在咸宁市的赤壁市,也就是原蒲圻县西北部,的赤壁矶附近。那么怎又冒出个黄州的“文赤壁”呢?

这就得从宋朝的大文豪苏东坡先生说起了,“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这就是《赤壁赋》里的一段,苏轼和客人泛舟游于江面时的一个感慨,夏口就是现在的武昌,武昌就是现在的鄂州。《念奴娇.赤壁怀古》里面也写到了“大江东去浪淘净,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就是苏轼将历史上的“火烧赤壁”的战场的画面刻画到黄州了。

我们也就不由得去问,苏轼这么一个大文豪,居然连历史地名都搞错了,这不是很好笑吗?其实,要知道的是,中国的地名有很多重复的,也有很多是同音的,容易混淆也是在所难免,咸宁的是赤壁矶,黄冈的是赤鼻矶。再者,当年湖北境内孙刘两家,都是以长江天堑作为抗曹的屏障,从荆州到安庆一带,曹军都有重兵把守,绵延了近400公里的战线,所以从里是的角度来看,苏轼的这个错误一错就是几百公里。

当然,因为苏轼在被贬黄州以后,所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等作品,将黄州的赤壁宣传了出去,因为这样的情况,所以黄州赤壁被冠以了“文”,称为文赤壁;而结合了历史的考证,三国“火烧赤壁”的古战场就在咸宁原蒲圻县,咸宁的赤壁被冠以“武”,是为“武赤壁”,能有效地将两地区分开。

不过,无论是“文赤壁”还是“武赤壁”,都是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瑰宝,都值得我去走走看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