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 研究員 廖定峯 林琦)訊,"不但要看他怎麼說,還要看他怎麼做"。這條定律同樣適用於投資領域。能否"知行合一"一直在考驗每一個投資人。巴菲特作爲投資界最爲成功的人士,又做得怎麼樣呢?巴菲特在每年的致股東信和股東大會上,都會闡述其投資理念和投資實踐。但對投資人來說,倉位變化體現行動,倉位也最能體現一位投資家的思想。本文梳理了過去10年(2010-2019年),巴菲特旗下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的是十大重倉股變化,希望可以得出一些可供投資者參考的東西。:

1、比較2019年和2010年,均在十大重倉股中的有可口可樂、富國銀行、美國運通和美國合衆銀行。這表明巴菲特的持倉穩定性非常強,其中可口可樂和美國運通一直沒有買賣過,可以說是非賣品。10年內,這兩家公司也表現非常穩定,美國運通僅有兩年是下跌的,累計漲幅256%;可口可樂則無一年下跌,累計漲幅164%。買入並長期持有,巴菲特是真的說到做到。

2、但買入並長期持有,並不意味着死守不放,當公司價值或者前途發生負面變化時,巴菲特也會毫不猶豫的拋售。2010年的十大重倉股,到2019年有六隻發生替換,就說明了巴菲特的靈活性。這種靈活性也表明了其對價值投資的堅守。巴菲特近幾年對富國銀行的減倉,對IBM從青睞到拋棄,都體現這一點。

3、比較發生變化的六隻股票,我們會發現,巴菲特對醫藥股、消費股的偏好在下降,對銀行股的偏好在上升。2010年的重倉股寶潔、卡夫食品和沃爾瑪均在2019年消失了,消失的慕尼黑再保險、康菲和強生分別是保險、能源和醫藥股,這三類行業的股票在2019年都沒有了。2019年的重倉股中,金融股高達六隻,增加了美國銀行、摩根大通和紐約美隆銀行。在低利率背景下,巴菲特執着於金融股,令人意外。但巴菲特持倉的金融股,在過去10年均表現良好,除美國銀行外,均已早早突破金融危機時候的高點,美國銀行是近兩年才進入十大重倉股,去年漲幅達46%,體現巴菲特的眼光老到。

4、巴菲特一直拒絕投資科技股,這一點保守詬病。但巴菲特堅守其"看不懂不投"的原則。對IBM和蘋果的投資,也是這兩家公司非常成熟之後纔開始的。對蘋果的投資,表明巴菲特並不拒絕時代的變化,當他看懂之後,會謹慎選擇具有護城河的科技公司投資。

以下逐年梳理倉位變化,以及背後可能的原因,供投資者參考。

image 2019年巴菲特重倉股

2019年十大重倉股沒有變化,但名次出現變化,而且對其中七隻股票進行了倉位調整。首先減持蘋果,可能令人有些意外,蘋果在2019年業務多元化上取得重大進展,利潤增長也超乎預期,但從巴菲特最新股東信中談及的風險中,第二大風險是持倉過於集中於股票可以判斷,巴菲特可能擔心蘋果在股票持倉中的權重過大,從2019年年底數據來看,在減倉後,蘋果持倉市值仍高達736.67億美元,佔股票總持倉2480億美元的29.70%。近三成的持倉權重,令巴菲特的倉位風險過於集中於蘋果,這並不符合巴菲特謹慎的人生態度。減持富國銀行,也可以從巴菲特今年致股東信中可以得到解釋。信中列出了新購公司的三條標準:首先,它們的淨有形資本必須取得良好回報。其次,它們必須由能幹而誠實的管理者管理。最後,它們必須以合理的價格買到。很明顯,如果已經投資的公司出現不符合上述三條的標準,則巴菲特會堅決賣出。近幾年富國銀行醜聞不斷,就在最近的21日,富國銀行同意就虛假賬戶醜聞支付30億美元和解費用。富國銀行近幾年的管理者不再誠實,這令巴菲特開始拋售富國銀行。在減持富國銀行和紐約梅隆銀行的同時,巴菲特又增持了摩根大通、合衆銀行、美國銀行這三家金融機構的倉位,體現了巴菲特仍對美國金融股的偏愛。在2018年,這三家銀行的業務都表現非常好,淨利潤增幅分別14.12%、32.87%、54.38%,是過去幾年的利潤增長新高,但2019年這三家公司業績增速出現下滑,不知道在2020年巴菲特會對這幾家公司做何操作,或許一季報我們能一窺究竟。

image 2018年巴菲特重倉股

2018年十大重倉股出現較爲明顯的變化,2017年的十大重倉股中的菲利普斯66、西南航空和高盛被摩根大通、紐約梅隆銀行和達美航空替代,一年替換三隻重倉股,這對巴菲特來說並不常見,但有意思的是,除了菲利普斯66是能源股外,高盛和達美航空都是被同行業的公司所替代,表明了巴菲特的行業偏好似乎並沒有大的變化。另外,其他七隻股票持倉均出現增持,顯示巴菲特對股市前景的看好。在當年的致股東信中,巴菲特談到了一個賭約帶來的啓示:堅持重倉於績優股,輕鬆決策,避免頻繁的交易。從持倉來看,巴菲特踐行了其理念:蘋果倉位提升了50%,美國銀行倉位提升了30%。另外,投資蘋果,被多數人認爲是巴菲特開始重視科技股的投資,但其實在巴菲特眼裏,蘋果已經是一個大衆化消費公司。這也可以理解,爲什麼巴菲特一直遠離好基友蓋茨的公司微軟。2018年,也是巴菲特十大重倉股中,金融股是最多的,達到六個,當年美聯儲處於加息週期中,而加息對銀行的利潤增長有利,可見,巴菲特可能對美聯儲未來加息的預期較高。

image 2017年巴菲特重倉股

2017年再度大幅加倉蘋果是十大重倉股中變化最明顯的,多數股票倉位保持不變。在當年致股東信中,巴菲特表示,那些避開高的成本和不必要成本、持有許多大型、適當籌資的企業股票並坐等較長一段時間的投資者們將必定能夠獲得不錯的收益。巴菲特踐行了自己的投資原則。

image 2016年巴菲特重倉股

2016年巴菲特十大重倉股有六隻的持倉保持不變,有兩隻新進的,分別是蘋果公司和達美航空。做爲明星公司,蘋果被巴菲特大舉買入,令市場意外,也表明巴菲特並非頑固不化。自從發佈收款iPhone智能手機以來,蘋果公司已經成爲智能手機的風向標,也佔據了這個市場的絕大多數利潤,巴菲特不可能看不到,蘋果已經在這個市場建立了強大的護城河。沃爾瑪從十大重倉股中消失,似乎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變化:電商正在吞噬線下零售。雖然巴菲特表示看不懂亞馬遜的業務,而拒絕投資亞馬遜,但他顯然也意識到了這個時代變化的不可逆轉。另外寶潔公司也從十大重倉股中消失,消費股越來越不受巴菲特待見,除了可口可樂是非賣品外,消費股持倉越來越少。

image 2015年巴菲特重倉股

2015年十大重倉股中,出現了新的面孔菲利普斯66,這是一家能源集團,替換的是慕尼黑再保險集團,此後,菲利普斯是巴菲特重倉股中唯一的能源股。另外公司對沃爾瑪進行了減持,而此前三年巴菲特連續加倉沃爾瑪,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信號,巴菲特正在考慮電子商務發展對線下零售的衝擊。

image 2014年巴菲特重倉股

2014年巴菲特撤出在埃克森美孚和特易購上的投資,2014年因原油生產供過於求,油價大跌使能源公司的獲利能力下降,股價下跌,這令巴菲特沒有預料之到的,年內他撤出了在能源股上的投資。而特易購因假帳事件引發股價大跌,亦成爲減倉對象。穆迪和高盛雖然當年持股數量沒有增加,但因市值的上升及伯克希爾對上述兩家公司的減持,從而頂替上崗,躋身前十大重倉股。另外,巴菲特繼續增持IBM、沃爾瑪和美國合衆銀行等他頗爲看好的股票。

image 2013年巴菲特重倉股

2013年,富國銀行、合衆銀行和沃爾瑪這些重倉股,繼續獲得巴菲特的增持。最大的亮點則是,當年11月,伯克希爾公司宣佈斥資37億美元購入大型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的逾4000萬股股票,這是其兩年前入手IBM股票以後的最大一筆投資,也是事隔兩年其重新買入埃克森美孚的股票。收購資金部分來源於伯克希爾減持康菲公司股票所得。雖然這兩家均爲大型石油公司,但巴菲特仍毅然換股,購入估值更爲便宜的埃克森美孚,在獲利豐厚的石油行業的投資佈署依然不變。

image 2012年巴菲特重倉股

2012年,巴菲特繼續增持富國銀行,持股市值超過可口可樂,成爲伯克希爾第一大重倉股。而原本的第一大重倉股可口可樂公司因實施1:2的拆股計劃,伯克希爾的持股數量達到4億股,巴菲特對零售股的興趣濃厚,當年除了增持全球最大零售商沃爾瑪外,還大舉增持全球第三大零售商特易購(TESCO),持股比例超過5%,成爲該公司第二大股東。但該筆投資事後被證明是巴菲特的另一大敗筆,特易購2014年做假帳事發,股價大跌,令巴菲特蒙受數億美元的損失。

image 2011年巴菲特重倉股

2011年,其最大的亮點之一就是斥資逾100億美元購入近6400萬股藍色巨人IBM股票,外界普遍把此舉視爲投資風格相當傳統的巴菲特在科技股上的試水,IBM也一舉躍居其第二大重倉股,將多年來霸居持倉第二位的富國銀行推後一位。不過現在回溯來看,巴菲特在IBM的投資卻是其投資生涯中爲數不多的大敗筆,在其連續七年的持股期中,IBM傳統的PC業務受到戴爾等新興廠商的衝擊,營收下降,最終其向中國聯想出售其PC業務,轉型軟件與諮詢業務。而富國銀行仍是巴菲特喜愛的投資目標,當年增持逾4100萬股。卡夫食品和強生等繼續名列減持名單中。

image 2010年巴菲特重倉股

金融行業是巴菲特傳統關注的重點,除了直接持有或控股壽險和人身險公司,他還投資了多家銀行和券商。2010年他接連數次增持慕尼黑再保險公司,持股比例由上年底不足3%,增至逾10%,成爲該公司最大單一股東,不過該筆投資並非歸入核心主業,巴菲特將其視爲交易性投資。另外,伯克希爾當年繼續增持富國銀行股份。康菲石油、寶潔公司、卡夫食品均在在減持名單中。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