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警惕籌回馬槍言猶在耳。

  10月29日,茅臺跌停。

  截止當天13:30,白酒板塊前五大市值,茅臺、五糧液、洋河、古井貢,除瀘州老窖外全數跌停,前十大市值九家跌停!

  白酒板塊遭受了2012年塑化劑後的最慘烈的一天。

  一切源自茅臺的一份三季報:

  相比前兩季度增長32%,46%,三季度營收僅增長3.8%。

  相比前兩季度增長39%,42%,三季度淨利僅增長2.7%。

  從三季報可以看出,茅臺營收驟降——從雙位數高增長明星,向低個位數泯然衆人。

  低個位數增長,25倍市盈率,市場顯然不會認。

  去年的這個時候,茅臺35倍市盈率,估值創下本輪反彈新高。這一年來業績漲了40%,估值掉了40%,股價原地踏步。今天跌停後,茅臺的市盈率破22倍——這個新股IPO鯉魚躍龍門的標尺。

  因此,茅臺跌落神壇。

  六年前,熊市當中的白酒盛世被塑化劑和八項規定合力絞殺。

  今天,白酒股的業績怎麼會在毫無外力的衝擊下驟然轉向?

  這要從白酒這不一般的消費品屬性說起。

  股票市場裏,消費股相對穩定,受經濟週期影響小。

  美股寶潔已經保持了連續62年的分紅提升。股價除去美股自身市場調整,常年穩如狗。

  洗髮水、牙膏、護膚品,老百姓隨買隨用。除了雙十一,一般不會屯,屯也屯不多。化學的東西往臉上塗,保質期內兜售的是夢想,保質期一過就成了噩夢。

  這類快進快出的消費品,我們統稱快消品。快消品的零售渠道大多比較扁平,精打細算的主婦們會選擇最便宜的購買渠道,曾經是大超市大賣場,如今是天天特價的天貓淘寶京東,這些銷售點中間環節少,庫存積壓也小,企業的實際出貨量與終端的實際購買使用量基本一致。

  白酒儘管是日常消耗的飲料,卻沒有保質期,還公認是越陳越香。白酒的窖池有建於明朝萬曆年間的國窖1573,還有不到20年前才考古發現,建於元朝年間,有600多年曆史的水井坊。窖齡越長,出來的酒身價越高。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今人躺在前人的酒窖上發財。

  民間衆多愛酒人士攤不着如此風水寶地,卻可把自家牀底改成私人酒窖,捂出一瓶瓶三年陳、五年香、十年典藏,不僅招待親朋好友時臉上增光,觥籌交錯間酒不醉人人自醉,甦醒過來還能回味無窮。

  然而,自打有情懷的愛好者發掘出白酒的收藏價值後,浩浩蕩蕩湧入的一定是最沒情懷的投機商人。

  文交所的設立讓郵票字畫的收藏變味,陶冶情操讓位於利慾薰心。錯版郵票全國山河一片紅,齊白石張大千傳世名作太貴,可以上市拆着賣。見不見到作品無所謂,會漲就行。能擁有萬分之一的蒙娜麗莎微笑,一百年後還怕不發達?

  比特幣就曾是一個“烏托邦”的夢想。而當不明就裏的炒幣大軍湧入,高槓杆投機爆倉後,卻要借一哭二鬧三上訪,妄圖從世俗中討回公道。

  2014年,飛天茅臺赫然以800元的屈尊低價出現在京東,跟可樂一樣,放開了賣,要多少有多少。

  對於高端白酒這種銷售渠道環環相扣的收藏品來說,能在直營渠道看到它,只能說明一件事,經銷商不再拿貨了。

  在奇貨可居的消費品上,經銷商的角色等同於黃牛。

  他們不會滿足於廠商的配額供應,而會盡自己一切能耐,把公開市場上發售的平價商品,一掃而空。

  尤其是對那些想要完全直營、“讓利”給消費者的廠家來說,黃牛搬磚不需要組織,完全是直髮的,有利可圖的地方就有投機商人,就有經銷商。在今天幾乎每個人都要用的智能手機市場上,這樣的場景曾一再在蘋果和小米新品發售的時候上演,如今則是華爲。

  洗髮水、牙膏、護膚品的市場價不會超出廠家的定價,所以在直營公開的渠道里,貨永遠都不會缺。廠商只有充分讓利給經銷商,才能讓自己的貨賣到更加邊遠的地區。

  飛天茅臺800塊一瓶在公開渠道出現的時候,正是茅臺經銷商大力去庫存,一瓶也不想多拿的時候,這時的茅臺市場價就值800塊一瓶。

  每年中國人喝白酒的量,跟刷牙用牙膏的量一樣,不會有大的變化,但是白酒廠商每年的出貨量波動卻要比寶潔賣牙膏大得多,就是因爲經銷商這個變量。

  白酒價格看漲的時候,他們拼命囤貨,茅臺一年可以賣兩年的量。前一輪週期,塑化劑事件後,八項規定緊接着出臺,經銷商慌了神,開始大面積甩貨。曾經一出茅臺酒廠,就被各定點單位一掃而空的飛天茅臺,這才散落到了京東,見得到普通老百姓。

  高端白酒自2014年銷量恢復以來,先是800元一瓶的飛天茅臺從京東絕跡,再是一路價格水漲船高,從電商渠道再也看不到常規品種,直至今年7月瀘州老窖宣佈國窖1573斷供(保價)。

  2012年八項規定過去6年,經銷商的倉庫早已堆滿,再沒有更多的資金幫着各大酒廠建酒窖。

  任何一項投資品,它所沉澱的資金都會有個限度。等到全社會的投機資金難以爲繼,就是價格轉向的前奏。

  茅臺的預收賬款爲何下降?經銷商沒錢了,他們看到了價格扶搖直上的尾聲,否則再缺錢,他們也會想辦法去借。

  蘋果今年的新機爲何上市就破發?因爲經過三年來iphone的不斷漲價,已基本把原屬於黃牛的空間喫光。

  白酒不是剛需,價格漲多了一定會抑制消費。但凡是消費品,價格漲多了,銷量一定會下滑。

  白酒是投資品。公開流動性好的投資市場裏投機因素一定佔據主導,投機因素佔主導的投資市場裏,價格就不會一直漲,而會有漲有跌。投機越盛,價格暴漲暴跌也就越厲害。

  飛天茅臺2012年後從2000元以上一瓶都買不到,餐館裏一萬一瓶都不愁賣,直到2014年跌落至800一瓶賣不掉,它早已超出了一般意義上的消費品屬性。

  茅臺不是消費升級概念股,它是奢侈品、收藏品、投資品、投機品。

  既然有投機,那麼一個跌停怎麼會完呢?

  讀多了“時間的玫瑰”的價值投資者醒醒。

  比起賣洗髮水的寶潔,茅臺一點也沒資格成爲價值股。它一是分紅少得可憐,二是價格暴漲暴跌,三是估值貴得厲害。

  同樣賣奢侈品的蘋果市盈率不到20倍,市淨率9倍,但市值的四分之一都是現金,美股還是牛市。茅臺今天跌停前,市淨率8倍,市值裏頭的現金才八分之一,A股還是熊市。

  兩家手機廠商,手機都賣一萬,買前一家的都是自己用,買後一家的都是屯起來,等有機會送人,你更願意投資前者還是後者?

  後者叫Vertu,最後就剩個品牌,賤賣給了中國土豪。

  茅臺,我更願意投資的時候是它800塊一瓶,大學的老班長打電話給我說買了自己喝覺得不錯的時候,那是2014年,股價不到150。

  消費股,有了經銷商的存在,讓它蛻變成了週期股。2008年的北京奧運週期,坑慘了壓貨的所有鞋服經銷商,從運動裝、到休閒裝、再到正裝,沒有一個能夠逃脫。品牌商由於過度的渠道擴張,最終自食苦果。這個長達10年的週期讓消費升級背景下的服裝上市公司,到今天還沒緩過來。

  既然有周期,那麼就選擇買在行業不景氣的時候,而不是一片叫好,茅臺恆久遠,一手永流傳的時候。

  2012年11月19日,塑化劑後的第一個交易日茅臺下跌4.6%;12月3日,八項規定出臺,茅臺再跌7.3%。那一天是計量全市場股票等權表現的統A指數的上輪週期底部,2603點。此後到最高位漲了5倍多,到今天還有兩倍多,年化收益13.6%。

  2018年10月23日,茅臺下跌7.4%,10月29日跌停。

  茅臺熔斷,週期股跳水;茅臺死,A股興。

  -END-

  作者:騎行客 來源:騎行夜幕的統計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