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實上就在8月27日,彭博社就已經報道,中國反壟斷部門,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正在調查,騰訊與環球音樂集團,索尼音樂娛樂和華納音樂集團等主要唱片公司之間的排他性授權協議,其實也就是所謂的獨家版權。但問題在於有錢並不是騰訊的錯,哄擡市場價格,哄擡版權音樂的價格,卻是騰訊始作俑者。

編者按:這段時間對於騰訊音樂來說,無論是背景事件,還是股價都算不上有利的消息。而在北京時間8月29日早間消息,美國律師事務所也代表投資者對騰訊音樂展開調查,並且懷疑騰訊音樂違反了聯邦證券法。那麼接連被調查的騰訊音樂真的很委屈嗎?

接連被調查,騰訊音樂真的委屈嗎?

反壟斷調查,反聯邦證券法調查,騰訊音樂禍不單行

事實上就在8月27日,彭博社就已經報道,中國反壟斷部門,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正在調查,騰訊與環球音樂集團,索尼音樂娛樂和華納音樂集團等主要唱片公司之間的排他性授權協議,其實也就是所謂的獨家版權。那麼在這個消息放出之後,無論是騰訊音樂還是騰訊本身股價都受到了一定的波動。

而在兩天之後,騰訊音樂又受到了了美律所的反聯邦證券法的調查,這對於騰訊音樂來說絕對是禍不單行,騰訊音樂的股價如今也是一直處於微微的跌幅狀態,甚至到8月28日的時候跌幅已經超過9.66%。

接連被調查,騰訊音樂真的委屈嗎?

相比於騰訊在2018年12月底上市的股價和市值,騰訊音樂的市值縮水並不多,但其實也是沒有一個比較大的突破,可以看出,上限似乎是被禁錮住了,而縱觀用戶羣體的聲音,其實對騰訊音樂也有非常不滿的聲音,包括音樂巨頭之間的抱團取暖,其實都似乎在抵抗來自騰訊音樂的威脅!

從某種層面上來說,騰訊音樂似乎在國內音樂市場已經成爲了衆矢之的。

接連被調查,騰訊音樂真的委屈嗎?

擁有3000萬版權,90%的市場份額,有錢也是錯?

事實上,騰訊一直在版權層面是財大氣粗,無論是視頻方面的NBA體育以及一些獨播影視劇,還是音樂層面的獨家版權,在談及相關的獨家版權合作的時候,騰訊從來不吝惜自己的資金,出價往往讓對手望而卻步,讓賣家無法拒絕,這一點頗有點類似於當年秦朝丞相呂不韋在前期的官場投資,出手便讓對方無法拒絕。

但騰訊音樂出手闊綽所嚇退的不僅僅是競爭對手,反而是助長了整個行業的歪風邪氣,擁有版權的一些音樂集團,包括環球音樂,索尼音樂以及華納音樂等等紛紛趁機漲價,甚至在短時間內溢價就已經翻了幾番。而騰訊之所以能夠接受如此高昂的價格,一方面是因爲想要獨家的版權,另一方面則是將大部分的成本轉嫁給其他競爭對手。

接連被調查,騰訊音樂真的委屈嗎?

據知情人士透露,國產其他音樂產品想要從騰訊手中獲得歌曲的授權,其實所要付出的價格,要貴出一倍以上。所以騰訊看似在利用高價格來獲得音樂版權,實際上在利用獨家版權爲自己澆築護城河。

所以此次騰訊音樂接受反壟斷調查之後,很多不明就裏的用戶爲騰訊抱打不平,表示有錢也是騰訊的錯嗎?但問題在於有錢並不是騰訊的錯,哄擡市場價格,哄擡版權音樂的價格,卻是騰訊始作俑者。而很多用戶甚至不清楚,這些成本最終還是要轉嫁到競爭對手以及大部分的用戶身上。

從這一點來看,騰訊被接二連三的調查,並不委屈,尤其是國家層面的反壟斷調查,這次的結果很有可能會改變如今音樂市場的亂象以及惡意的版權之爭!

接連被調查,騰訊音樂真的委屈嗎?

版權是保護知識產權,並不能作爲主要競爭武器

一直以來國內的版權意識都比較薄弱,所以我們一直是堅定的支持視頻、文字以及音樂等等一系列產品,能夠獲得這是產權的保護。而國內的版權保護也在近幾年來有一個快速的發展,這個發展所涵蓋的範圍其實是非常廣的,取得的成績和效果也是比較明顯的,雖然如今互聯網仍然充斥着一部分盜版的相關著作以及音頻視頻產品,但問題是付費用戶能夠享受到的方便快捷以及良好的體驗,是這些盜版完全無法相比的,所以保護版權以及推動版權付費在國內已經成爲一個民心所向的戰略方向。

不過資本同樣嗅到了裏邊的商機,也就有了前兩年相關熱門的音樂版權之爭,僅僅幾年使用時間的獨家音樂版權,就已經被哄擡價格到了幾億美元,這個已經不是版權保護的初衷,也不是推動版權付費的原始初衷,而且還讓相關的唱片公司獲利頗豐,尤其是國際唱片公司。

接連被調查,騰訊音樂真的委屈嗎?

但騰訊音樂還是依靠着闊綽的出手拿到了超過3000萬的音樂版權,市場份額已經接近90%。雖然國家相關部門介入促進音樂平臺之間的合作,並且出臺了相關版權要互相授權99%以上,但問題在於一方面,1%的頭部歌曲始終是很難被放出來,同時版權的相互授權價格也會提升不少,這讓其他沒有版權的音樂平臺確實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又很難負擔得起買米的價格。

行業的競爭,還是要回歸到產品的競爭

而對於音樂行業的競爭,我們一直強調,其實還是要通過產品以及相關的理念打動用戶,留住用戶,而不是以版權澆築護城河。而獲得獨家版權平臺又將版權的成本,轉售給競爭對手以及消費者,這本身就是不太合理的。

如今越來越多的用戶也在抱怨,音樂產品的試聽也需要VIP,這也就是哄擡版權價格後的苦果,如果消費者進一步的支持這種哄擡版權的行爲,那麼日後可能即便是付費用戶,也需要層層加錢,才能夠享受正常的音樂服務。

接連被調查,騰訊音樂真的委屈嗎?

而騰訊音樂強大沒有錯,騰訊音樂背靠着騰訊這棵大樹,有錢也並沒有錯,錯的是不能違反市場的規律,也不能破壞市場的良性運轉機制。之所以有反壟斷的調查,就是因爲一家獨大就會導致行業話語權和定價權的壟斷,而當整個市場只此一家的時候,受傷的永遠都是基礎的消費者。

所以對於音樂產品來說,保護版權其實是一定要推進的方向,但並不能成爲各家競爭的武器,尤其是哄擡價格之後的版權,這已經是違背了保護知識產權的初衷,也就是我們口中所謂的專利流氓!

凡此種種,騰訊音樂背靠着騰訊,有錢沒有錯,但接受調查也並不委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