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18年,内地电视剧度过了一个平淡的小年:电视剧备案、开机、获准发行的数量明显下降,爆款剧集稀缺,全年未有一部卫视剧集平均收视破2。“影视寒冬”四字就像一场预谋已久的风暴,融资困难、项目积压、库存加剧、拖欠酬劳、影视股票集体惨跌……等等问题,接踵而至。

在2018年的末月,腾讯视频一部30集青春纯爱剧《大约是爱》上线后,凭借快节奏、神展开、甜宠风,上线一个月播放量超过12亿,收获了观众好评。该剧改编自网络小说领军人物李李翔的同名作品,讲述了患有亲密恐惧症的总裁卫卿(彦希 饰),与呆萌大力美少女周是(许晓诺 饰),从相遇到相爱的甜蜜故事。


专访《大约是爱》出品人罗法平:资本寒冬,IP剧如何以小搏大



作为一部小制作、无流量明星的IP剧,《大约是爱》的热播称得上一次成功的“以小搏大”。如今《大约是爱》已圆满收官,我们采访了该剧出品人罗法平,从《大约是爱》出发,详细探讨IP剧在影视寒冬的突围。

1

“《大约是爱》的热播,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


在IP热潮还未席卷影视圈时,罗法平就已经把目光投向“IP改编”,早年间就打造了《面包树上的女人》、《飞刀又见飞刀》等作品,深受各种年龄层观众的喜爱。对行业的前瞻性,让罗法平始终对于影视作品的打造保持着理性态度,不仅要追求好内容好故事、也要追求项目品质。


专访《大约是爱》出品人罗法平:资本寒冬,IP剧如何以小搏大


在《大约是爱》的打造前期,罗法平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考量:“从项目本身来说,《大约是爱》的原著小说具备改编影视剧的特质,故事性、情节性以及各具特色的人物,都利于改编;第二,在市场调研中,我们发现自从《最好的我们》、《小美好》火了之后,市场上大多都是主打怀旧、校园类型的青春偶像剧,我们想从大家都做的项目里,找一些更特别、针对年龄段更广的作品,《大约是爱》刚好能满足;最后是制作班底,《大约是爱》的导演许珮珊、美术武国伟、制片人许文俊等主创人员,都是非常有经验的,大家对项目的改编思路都非常一致,要打造出一部集青春、甜宠、时尚于一身的作品。”


专访《大约是爱》出品人罗法平:资本寒冬,IP剧如何以小搏大



理智不跟风、对作品精准定位,加上用心的组盘与改编,为《大约是爱》的热播奠定了坚实基础。罗法平表示,在上线前就对《大约是爱》充满了信心,对于汇聚了主创主演努力的作品,结果应该不会太差。不过,《大约是爱》上线后的喜人表现,一定程度上还是超出了罗法平的预期。因为该剧主演全部启用了新人演员,自然缺失了流量明星自带的粉丝效应。但是“好制作、好内容,即使没有流量明星,依然能得到观众认可,可见,这种模式是完全符合市场行情的。”

2

“正视IP改编,接纳但不盲从原著粉丝的建议”


《大约是爱》的上线并非一帆风顺,这是由于剧本改编幅度较大,引发了原著小说粉丝的不满。

罗法平透露,小说粉丝的不满其实在意料当中,但是小说要向影视剧转化,改编是必经之路。《大约是爱》的主创团队,都很赞同制片人的观点,那就是原著粉丝和剧集观众,不会是完全重合的受众群体。


专访《大约是爱》出品人罗法平:资本寒冬,IP剧如何以小搏大


所以,《大约是爱》根据年轻化的观众群体定位,在保证小说内容的基础上,对于小说人物、内容和情节进行了改编、丰富和刻画。经过丰满后,剧中的总裁、元气少女、艺术家、学霸等等各具记忆点的主要角色,都被赋予了更真实、更人性的性格特点,让观众能在生活中、身边的人身上看到他们的影子;而更加接地气的台词,也给了观众更多亲切感。

另外,与音乐平台、词曲创作歌手更紧密的合作,使得《大约是爱》的片头曲《2018爱你多一些》、片尾曲《我渴望的我们》及主题曲《流星不下雨》的MV在音乐平台也得到强力曝光。


专访《大约是爱》出品人罗法平:资本寒冬,IP剧如何以小搏大



去悬浮化的人物与情感,加上贯彻始终的“苏”、“甜”元素,以及打动人心的OST——借鉴韩剧受观众欢迎,以比韩剧更接地气的方式提供新媒体市场选择。《大约是爱》要戳中观众少女心、让观众欲罢不能,自然不是难事。

小说粉丝对于改编的不满,罗法平表示十分理解。幸运的是,在改编过程中,剧版《大约是爱》得到了原著小说作者李李翔的支持和认可。上线后,剧版《大约是爱》的故事也成功扭转了很多小说粉丝的态度。诚然还有很多粉丝心中有意思的情节、桥段没有在剧中得到呈现,这些小说粉丝的想法、建议,罗法平都一一接纳,并表示或许有机会在《大约是爱》的第二部中采用。


专访《大约是爱》出品人罗法平:资本寒冬,IP剧如何以小搏大


专访《大约是爱》出品人罗法平:资本寒冬,IP剧如何以小搏大



自从《大约是爱》热播,观众时常到制片人、导演的微博留言,对第二部的呼声极高。据罗法平透露,由原班主创团队、主演人员共同打造的《大约是爱》第二部目前已经在积极的筹划,并将朝多元化延伸;另外,一部超级网络大电影及番外篇也在筹备中,由于《大约是爱》第一部的成功,已得到了许多资金方的支持。

3

“只要用心做剧,何种体量都能做好”


近年来,影视行业的变化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也不为过。

一方面,观剧平台正在从传统卫视向互联网转化,观众也在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移。随着平台的发展,观剧自主性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年轻观众开始追剧。另一方面,为了兼顾年轻观众的喜好,平台的购剧模式,也从单纯的购买到平台与出品方联合制作,再到平台自制剧,慢慢改变着。


专访《大约是爱》出品人罗法平:资本寒冬,IP剧如何以小搏大


当炙手可热的影视行业得到了资本的瞩目,在某一时期,业内的大风吹向了大制作、大投资的大体量剧。对于大体量剧,罗法平坦言,影视公司、互联网平台,每年其实不会有多少资金来运作大体量项目,因为体量过大的项目一旦有一个环节的失误,就会满盘皆输。相较而言,小体量的剧优势明显:相对投资小、重制作,运转周期较短,演员、主创的配合度也都较高。制作小体量剧,剧方有更多的精力在品质把控上,对于影视制作公司、对于观众都是吃香的选择。

在罗法平看来,“《大约是爱》30集,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算是正常体量,虽然这部剧确实没有大卡司,但演员都是好演员。大体量的剧在投资上会更多;小体量要把剧做到‘小而美’,就还是有以小博大的希望,关键还是在于质量的把控。是不是大体量和内容品质是不是好,没有直接联系,只要用心做剧,何种体量都能做好。”


专访《大约是爱》出品人罗法平:资本寒冬,IP剧如何以小搏大



最后,谈到“如何看待业内评价如今是影视寒冬”的话题,罗法平表示:“影视寒冬这个概念其实不甚准确,‘寒冬’主要指的,还是资本的寒冬。资本的寒冬是对行业的一种沉淀,褪去浮夸的、虚假数据,留下的是真正好的、受观众欢迎的作品,对于做内容的公司而言,也许不是寒冬而是春天。我们今后也依然会把资金投入到好的内容上,‘内容为王’虽然说了几年,这个概念是一直没错的。把项目做好了,这应该是影视行业的春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