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球科技巨頭微軟(NASDAQ:MSFT)表現非凡,銷售額爆炸性增長,股價一路飆升,確立了今年進一步上漲的預期。

  目前,微軟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市值爲1.4萬億美元。2019年,微軟實現了60%的股東回報率,之後在2020年前七週,微軟的股價飆升了約18%,昨日收於184.42美元,略低於2月11日創下的190.7美元的歷史高點。

  根據英爲財情Investing.com行情數據,自2016年年中以來,微軟股價持續上漲,且因其雲計算服務需求不斷增長,其股價沒有見頂跡象。

  5年多前,微軟首席執行官納德拉(Satya Nadella)啓動大規模轉型,之後在高速增長的雲計算市場中,微軟成長爲實力最強的公司之一,市場份額第二,僅次於亞馬遜(NASDAQ:AMZN)。

  此外,2014年年初成爲微軟首席執行官的納德拉,帶領微軟擺脫傳統增長引擎——Windows和Office,推動營收多樣化。微軟大量投資數據中心和其他基礎設施,幫助企業客戶在雲端運行應用程序和存儲數據。雲服務部門一直加速增長。截至12月31日止四個季度裏,微軟的利潤增長超一倍。

  不過,持續上漲的微軟股價也引發投資者懷疑現在還能建倉嗎?雖然在基本面因素的支撐下,市場仍強烈看漲,但一些投資者擔心科技股整體漲的過快,尤其是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後,這一事件引發了週四(2月20日)市場拋售科技股。

  高盛本週向客戶表示,近期市場較高點調整至少10%的可能性很大,公共衛生事件對企業盈利造成負面影響的風險正在顯現。

  此外,中國是全球製造業供應鏈的中心,許多科技公司都容易受到衝擊。iPhone、遊戲機和全球一半的液晶顯示屏,幾乎所有主要的消費電子產品都在中國生產。

  高盛分析師奧本海默(Peter OPPenheimer)表示,當前最大的風險是,市場可能低估了公共衛生事件對公司業績的影響,說明回調風險很高。

  週二,蘋果公司的股價的確下跌了。蘋果稱,受公共衛生事件影響,無法完成本季度的銷售目標。

  蘋果20%的銷售額來自中國,不過微軟不一樣,其全球收入中只有1.8%來自中國。

  不考慮短期風險,微軟高管對未來業績前景非常樂觀。包括Azure和Office 365等商業雲業務的毛利率在去年第四季度增長到了67%。儘管該業務的利潤率已連續第四個季度上升,但在上月的電話會議上,微軟高管稱,今年還會繼續漲。

  微軟的股息堅如磐石,業績出類拔萃,令微軟極具吸引力。自2004年微軟首次派息以來,其股息增長了逾四倍,其目前的年度股息收益率爲1.09%,季度股息爲每股0.51美元。

  而且,相比沒有股息的公司,股息穩定的公司更抗跌。得益於能向股東提供穩定的經常性收入,在熊市中,他們的波動更小。

  公共衛生事件爆發後,投資者對全球經濟前景感到憂慮,週四包括微軟在內的主要科技股出現調整並不意外,但這反而是買入微軟的機會。得益於他的基本面,微軟是科技股中相對安全的長線投資對象。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