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哈文在標題爲“哈文的文”中感慨:

“歷經悲觀,人到中年,才漸漸懂得:過去的自己,最愚昧的地方,就是把大好的時光,浪費在爭吵和解釋、抱怨和指責、控制和索取上。恰恰忘記了,生命中最美好最珍貴的東西,是自由而豐盈地去愛,是忘我而真誠地去給。” ​

說實在的,看完這段話之後我特別理解當事人的感受:只有一個真正經歷過失去的人,才能夠真正悟到婚姻中的真諦是什麼。

真諦一:不要追求對方絕對的理解,這是痛苦的根源;

深想一下,如果你的每一段感情你都認爲那是不快樂、不開心的,或許這並不完全是對方的問題。特別是當你真正擁有眼前這個人的時候,你總希望得到更多。

就像我之前聽過的那些不幸婚姻的共性,幾乎都存在這樣的託付心理:把自己的快樂和悲傷依附在對方是否愛你、是否理解的基礎之上。

似乎總認爲說:如果他不按照你的想法來?

或許他不能夠理解你說的?

那麼,他就是有問題的,就是需要改變的。

但是,所謂磨合不就是這回事嗎?不是爲了改變,而是難得糊塗。

這個糊塗分爲兩個部分,男人的部分和女人的部分。

男人有時候在女人有脾氣的時候,也不需要過於當真。畢竟,她是因爲在乎你纔會這樣。

而女人呢?也不需要事事都刨根問底。因爲多數時候,真相真的沒那麼重要。

所以,我見過很多看起來很門不當戶不對的案例,但是最後的結果很幸福。這是爲什麼呢?很重要的原因在於說,婚姻它是兩個一起過日子、磨合的過程。它需要的是忍耐、智慧以及寬容,而不是斤斤計較、智商或是算計。

一旦自己的性格里摻雜太多跟婚姻相左的特質之時,往往人在磨合的時候會覺得很痛苦。會認爲說:爲什麼我這麼優秀,竟然還遭遇這樣的待遇?

當你這樣去想的時候,只能說你還沒有真正擺在自己的心態和位置。

說到這裏,突然想到C羅爲何找到了現在的女朋友。我覺得特別戲劇的就是,他女友在遇見他前一個月的時候,還在英國當保姆。從資質來看,他的超模前女友們基本上可以秒殺他現任幾十條街吧。可惜,過日子看的不是光環和頭銜,完美的戀人從來不存在。真正的聰明人永遠懂得知足。

但凡拿放大鏡去看對方、看待婚姻的人,最終只會離幸福越來越遠。因爲跟這樣的人相處,再有正能量的人都會覺得很累,很疲憊。你慢慢會發現,無論你怎麼做、怎麼努力,對方看到的,仍舊是你的不好以及不完美。

真諦二:快樂是前提,給與比索取更容易幸福;

特別是在兩性關係中,很多人會很吝嗇付出。但是從實際結果來看,主動去給予的那個人往往更有力量,並且更擁有愛的能力。

但凡成熟的愛人,都是從學會給予開始的。

只不過在悟到這些的過程中,我們註定要付出很多、失去很多。

有人失去的是一段婚姻,而有人失去的是一個對的人。而有些人,在無數次失去之後,仍然覺得:那不是我的錯。最終,只會無限重複循環。

就像哈文朋友圈感慨到的:

如果當初拿更多的時間去享受這個快樂的時光,而不是去爭吵、指責以及索取和解釋,或許...然而,人生哪有什麼如果。

突然想到前幾天一個朋友告訴我的,他說:

“如果兩個人在一起,我當然願意爲她去退讓、去改變。畢竟,有的時候你無法改變對方,你得先學會去改變自己。”

聽完後我補充到:“也有時候,你需要改變的。找個跟你一樣有愛的能力和同理心的人就夠了。”

如果說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的話,那麼幸福的婚姻一定是有共性的。

1、都懂得付出的重要性;

2、明白爲對方適度改變自己;

3、不拿放大鏡去看對方的缺點;

4、珍惜相處的幸福;

5、學會把爭吵和指責留在昨天;

6、共同成長和進步;

7、重視非暴力的溝通方式。

詠哥的離開,的確讓很多人感慨生命的短暫。是啊,趁我們還有機會去愛、去改變,一切都來得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