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为指导单位,家财网主办的《互联网金融系列论坛之互联网金融创新与产业融合》论坛在京召开。此次论坛邀请到互联网金融行业专家、领导莅临会场,针对金融创新与产业融合进行解读和讨论。

启利财富(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OO出席论坛并发表了主题演讲,她分享了三点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看法,首先,她认为互联网金融其实它并不是为了普惠的目的,而是由于传统金融服务的不足进来弥补这个空缺,而体现出了普惠的特征。 其次,她认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尚处在一种初级渠道营销模式,主要通过互联网手段为用户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 最后她认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目前尚处在一个初级的发展过程,市场的规模还非常地大,需要更多的参与者、需要更多的健康发展模式。其实还有很多可以展开创新的领域,相对来说行业的红海还并没有形成。

吴烨:互联网金融仍处初级阶段 行业红海尚没形成

以下为文字实录:

吴烨: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关于互联网金融这个产业发展的一些核心的看法。

首先互联网金融是由互联网和金融这两个词儿构成整个行业的两部分,这两者的关系我们并没有去很好地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究竟是平行、递进或者说是偏重关系,所以说千家的平台其实都是根据自己对这两个词儿关系的理解去践行和对该行业的理解,扛着普惠金融的大旗进入这个行业(或者准备进入这个行业)。

作为这个行业的从业者,我想给大家分享几点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我认为互联网金融其实它并不是为了普惠的目的,而是由于传统金融服务的不足进来弥补这个空缺,而体现出了普惠的特征。

其次,我认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尚处在一种初级渠道营销模式,主要通过互联网手段为用户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

其实互联网金融行业目前我认为尚处在一个初级的发展过程,市场的规模还非常地大,需要更多的参与者、需要更多的健康发展模式。其实我们还有很多可以展开创新的领域,相对来说行业的红海还并没有形成。

其实在这个阶段,我们更加需要的是看得见的手来净化整个行业环境,(看得见的手我们指的是一些严厉的监管措施、政府的监管手段),同时我也更相信看不见的手(也就是我们的市场化),因为市场它永远是智慧的,它会让一些资源合理地匹配到一个个体上。同时市场其实也会自然地实现促进一些金融机构的交易。

那么结合政策的监管,我相信这个市场会更加地有秩序。

我们纵观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其实我们不难理解,在第一轮大浪淘沙中生存下来的平台,它往往符合三个方面的特征:

方面一:投资端(资金端)相对来说我们募集资金的能力非常强。

方面二:资产端,其实我们有低成本获取优质项目的实力。

方面三:我们有非常强大的整体技术以及项目与风控的管理。

所以基本上来说,强大的平台一定是要满足这三个方面的要求。

总体来说,其实互联网金融正在从前几年的资金为王,向目前的资产为王进行过渡,一些做大做强的平台,其实未来肯定是在资金、资产与综合管理素质上达到平衡,这些平台中去产生的。从行业的现状来看,资金端和资产端的不平衡,是很多平台出现问题的一个根本关键,一个健康发展的平台,不仅资金端的募集能力强,资产端的项目集聚与风险控制能力也要非常地强。所以说从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这两端是一定要达到平衡。

未来在这一两年中,这种趋势也会非常地明显。

我们再回过头来说互联网金融这个行业,短期来看问题平台的高发其实对P2P来看是一种利空,但是相对来说我个人却认为,这是一个重大的利好,因为互联网金融它的优胜劣汰其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劣质的平台不断消亡的同时,优质的平台也会不断地诞生。互联网金融这个行业从出生以来就备受争议,甚至被一些专业的行业人所唾弃。

我们再来看前一段时间在央视、高铁、地铁铺天盖地的广告,再到近两年来,年平均整个的交易额达到了千万级这么一个状况,然后再到最近众人争向热议。然后还有最近大家相信在座的各位都非常了解的一些极端事件的发生,一些比较大的平台的哄然倒塌,所以这注定其实不是一条平稳的路。

但是我们相反从近期的这些事件当中折射了很多问题,其实值得我们去探讨。任何的行业从产生到有序发展,这个过程是必定会经历一个优胜劣汰,新事物的产生往往会面临一段时间的监管确认,这必然就会给少量别有用心的机构或者个人想走捷径这么一个想法。同时当一个事件或者一个东西直线上升的过程中,就会有人变得贪婪、懒惰。像刚刚我们有一些嘉宾提到过的利用监管的空缺去进行套利。但是我觉得以上的种种都不能够影响互联网金融(或者我们说的P2P借贷行业的前途是光明的),对于那些已经在行业里面找到了立足之地(运营规范、业务运转正常)的机构,其实我想说的是,金融从来都不是一个快鱼吃慢鱼的行业,一味地追求规模绝对不是成功的捷径,众多成熟市场上的经验告诉我们,金融细分领域最后的强者往往是在某个风险集中爆发的周期凭借自身优质的资产处置能力,获得大量倒下机构吐出的市场份额而做大的。所以我们代表这个行业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我们的员工,或者说为了我们这个行业,更多地为了我们众多的投资者,我们需要更加地耐心一点,我们需要有尺度、有底线的创新,保持合理的资产质量,压抑住我们扩大的欲望,谨慎地扩大我们的规模,总有一天我们会见证这个行业和彼此的未来。

最后其实我想强调的是,金融是一定有其技术含量的,金融加一根网线是可以加速,但是如果没有自身的能力去控制好更多的却是加速死亡。监管暂时缺位的市场上,我们更加吸收的是冷静和责任心。

最后呼吁更多的从业者我们需要尊重金融的本身,谢谢大家。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