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座由馬耳他建築師喬治奧·德·瓦瑟設計的大教堂,風格效仿羅馬的萬神廟,其拱頂直徑達122英尺6英寸,僅次於羅馬的聖彼得教堂和伊斯坦布爾的聖索非亞教堂,是歐洲第三大穹頂教堂。莫斯塔圓頂教堂位於馬耳他島中央的莫斯塔鎮(Mosta),始建於1833年,直到1860年才完工。

有一個地方,在世界地圖上連個句號都算不上,國土面積僅有316平方公里,大概有北京市的一個豐臺區那麼大,小到乘坐公交就能逛完全國。但就是這個地中海的袖珍小國竟然隱藏了359座教堂,被人們稱爲教堂之國——它就是馬耳他!

馬耳他位於南歐,毗鄰意大利,距意大利西西里島南方90公里、突尼斯以東284公里,國家通用語言爲馬耳他語和英語。馬耳他也是聞名世界的旅遊勝地,被譽爲“歐洲後花園”。

馬耳他98%的國民信封天主教,在這裏共有馬耳他(Malta)和戈佐(Gozo)兩個獨立的總教區,全國合計共包含359座教堂,其中馬耳他島313座,戈佐有46座。這其中包括78個地區教區(馬耳他63個,戈佐15個)和6個國家教區。這就意味着,在馬耳他,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一座教堂,而按每天參觀一座教堂計算,需要近一年才能參觀完。

而馬耳他人都是虔誠的天主教徒,許多人把一生的積蓄,在臨死時留下遺囑贈送給教會,所以這裏的教會資產多,每個教堂都很豪華富麗。今天小編爲大家介紹一下馬耳他幾個頗爲出名的大教堂。聖約翰大教堂

在馬耳他的衆多的教堂中,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有聖約翰大教堂(St.John Co-Cathedral),它是首都瓦萊塔的地標建築,就算是相較於名聲顯赫的巴黎聖母院也毫不遜色。

這座始建於1573年的聖約翰聯合大教堂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教堂之一,是騎士團首領拉·卡西爾本人出資興建,由著名建築師卡薩爾所設計,耗時五年,直到1578年教堂才基本建成,是首領和騎士舉行重大宗教儀式和祭祀的場所。教堂呈早期巴洛克建築風格,部分模仿哥特式。雖然外觀潔白樸素,但內部華麗的裝飾卻令人歎爲觀止。

聖保羅大教堂

聖保羅大教堂位於馬耳他島的古都姆迪納(Mdina)鎮內的主廣場上,全名叫作“姆迪納的聖保羅主教堂”(St. Paul's Cathedral, Mdina)。

據說是建在使徒聖保羅在船難後和當時的行政官Publius見面的地方。該教堂自建立以後幾經翻修,更經歷過17世紀的大地震。目前的教堂內裝飾修建於1697年至1702年間,取代了諾曼式風格而採用巴洛克式,並有壁畫描繪聖保羅船難的場景。

莫斯塔圓頂大教堂

莫斯塔圓頂教堂位於馬耳他島中央的莫斯塔鎮(Mosta),始建於1833年,直到1860年才完工。這座由馬耳他建築師喬治奧·德·瓦瑟設計的大教堂,風格效仿羅馬的萬神廟,其拱頂直徑達122英尺6英寸,僅次於羅馬的聖彼得教堂和伊斯坦布爾的聖索非亞教堂,是歐洲第三大穹頂教堂。

教堂正面有一廣闊的平臺,當時供人們聚會和舉行儀式。上部有兩座鐘樓,兩個鍾分別顯示標準時間和日期。入口處有六根巨型石柱,酷似古羅馬的萬神廟。

戈佐的聖喬治大教堂

戈佐島的暱稱爲“卡呂普索島”。卡呂普索是希臘神話中海之女神,她將奧德修斯困在她的俄吉吉亞島上七年,因此也被稱作是現代的俄吉吉亞島。戈佐島是馬耳他共和國的第二大島嶼,位於馬耳他島西北;該島總面積67 平方公里。

戈佐大教堂位於戈佐島著名城市—維多利亞市維多利亞城堡內,始建於1697年至1711年間,由羅倫佐·嘉法設計,整座教堂採用巴洛克(Baroque)建築風格,全部運用當地的石灰岩石建造而成。大教堂沒有采用穹頂,而是普通的平頂,但平頂上有一副意大利畫家安東尼奧·馬紐的繪畫,他利用人類視線的錯覺,在教堂內部平坦的天頂作畫,讓人看了產生錯覺,以爲天頂是圓拱狀。

馬耳他教堂已經是這個小島國的重要風景線,這是一個宗教情結異常濃厚的國度。選擇來這裏旅遊或定居的人可以穿梭於馬耳他的城鎮間,探訪一個個古樸的教堂,領略這些建築物帶給這個國家的美麗、真誠與和諧。

馬耳他移民優勢

1、投資少:全家獲取歐洲身份

2、無風險:有明確的法律保護,投資國家債券,由國家直接管理,穩定無風險

3、零要求:無經商背景、語言、學歷及資產要求

4、申請快:遞交後三個月即獲歐洲居留身份

5、四代移民:一人申請,全家四代人同時移民

6、無移民監:只需要申請時登陸

7、暢遊歐洲:暢遊26個申根國

8、教育:國家通用語言爲英語和馬耳他語,享受英聯邦教育

9、經商:優越經商環境

10、稅收:公司利得稅歐洲最低,馬耳他非全球徵稅國家

如果您對馬耳他移民信息感興趣,請繼續關注星辰出國,我們將持續爲您提供最新的相關信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