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日本金融廳第7次數字貨幣交易行業研討會在東京召開。會上梳理了各國對於數字貨幣衍生品的開發、槓桿設置標準等問題,日本數字貨幣交易業協會(JAVEA)勢力進一步擴張。

太長不看版:

本次議題較爲集中,主要是:單純數字貨幣交易行爲是否具有金融特性;二是金融法規什麼時候出。議題影響方面:信託機制引入數字貨幣交易;等同交易所權限或將進一步受限制;槓桿設置根據日本市場情況以及每個交易所情況靈活設置。

會後日本數字貨幣交易業協會(JAVEA)勢力進一步擴張,會員招募開始,會員價格起步220萬日元;

日本金融業、科技業給金融廳施壓;

金融廳最後一季度瘋狂動作。

目前,金融廳已經召開了6次「數字貨幣交易業者研討會」,鏈得得也對每次研討會的內容進行過深度解讀:

4月10日第1次,關於虛擬貨幣交易相關現行制度,數字貨幣(加密資產)交易與ICO(InitialCoinOffering)相關情況,傳送門【鏈得得獨家】日本金融廳虛擬貨幣交易報告最全解讀;

4月27日第2次,關於虛擬貨幣交易業者監督措施,國際性數字貨幣(加密資產)議題及各國政策,傳送門:【獨家】日本數幣交易准入淘汰加速,中國公司或現入局機會;

5月22日第3次,關於數字貨幣(加密資產)交易全球業者情況,各國技術性應對措施,傳送門【鏈得得深度】日本在祕密進行大量區塊鏈項目;

6月15日第4回次,關於數字貨幣(加密資產)交易全球大公司發展報告聽取,包括IBM和瑞波公司,傳送門:【獨家】深度解讀日本金融廳中期報告,監管爲何空前強化?

9月12日第5次,關於數字貨幣(加密資產)中期報告,虛擬貨幣自治組織的自治條約概要聽取,傳送門:【鏈得得獨家】日本金融廳論證ICO合法化進程,“十一點疑問”成破題關鍵。

10月3日第6次,關於ICO合法化,金融廳首度認定虛擬貨幣的融資功能以及虛擬貨幣進入金融體系,傳送門:【鏈得得深度】全面解讀日本ICO合法化最新方案,交易所獲重大利好。

首先,數字貨幣能否當做原資產進行衍生品交易及信用交易?

保證金交易佔比較大

日本目前16家持牌交易所中,有7家已經提供保證金交易業務,日本數字貨幣交易業協會第一次研討會議中就指出,2017年日本保證金交易猛增,目前日本5種主流數字貨幣中,佔全日本數字貨幣的80%,約56.5兆日元,而現金交易只佔20%,約12.6兆日元。

近年來,金融廳受到該類投訴確年年激增。但是法律上來看,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中,原資產的衍生品交易中,並沒有涵蓋數字貨幣,並且,金融法規也沒有對數字貨幣的衍生品交易有任何界定。

根據美國和歐洲一些國家的經驗,目前並不考慮原資產的屬性和界定,直接將衍生品交易賦予數字貨幣,因此,日本市場也可以採取此辦法。但是具體實施上,需要根據日本市場來規定。比如對與公司的最低資本金和純資產進行規定、顧客與公司財產分離管理以及通過槓桿設定來控制。

槓桿設置標準問題

據鏈得得駐日研究員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的,日本數字貨幣交易業協會(JAVEA)會長奧山泰全在金融廳數字貨幣管理研討會上,就與主持會議的學習院大學的神田秀樹引發了爭論,神田秀樹認爲歐美現行均爲2倍槓桿,日本虛擬貨幣交易中也應該參照該標準,而且整個行業應該整齊劃一。但是奧山太全態度強硬,表示日本現行爲4-25倍,這是根據日本市場規律而定,以後協會內部會員會根據要求逐步調整,但是每個持牌交易所也應該根據自身不同情況設置自己的槓桿標準。

最終,本次會議還是堅持日本數字貨幣交易業協會(JAVEA)會長奧山泰全的提案,根據市場情況靈活設置槓桿標準。

數字貨幣的信用交易,主要限制等同交易所權力

現在日本各大交易所很多都提供數字貨幣的信用交易業務,雖然《新資金決算法案》中對此有明確規定,但是金融法規對於數字貨幣的信用交易尚未有明確規定。這其中,拿到交易牌照的交易所當然可以進行,其中灰色地帶是等同交易所。

日本現行法規規定,等同交易所在申請交易牌照審查中直到拿到牌照的6個月內,可以開展交易所各項業務,但是這類等同交易所很多會急劇擴張,會對投資者用戶進行誤導,如日本年初出事當時最大的日本數字貨幣交易所Coincheck就是一個等同交易所,還沒有獲得金融廳正式頒佈的交易牌照,因此需要對等同交易所進行業務方面的限制。除了官網明確沒拿到交易牌照以外,還可能未來這類等同交易所所有業務都被嚴格控制。

明確引入信託機制

在金融廳召開的第6次數字貨幣交易業者研討會上,就已經對數字貨幣的融資功能進行了可定,並且準備商討交易所的破產隔離措施,手段可分爲兩類:①利用信託保護的財產;②公司用戶財產分開存放管理。但因爲《資金決算法案》及《信託法》都沒有給虛擬貨幣一個明確定位,目前還是以②爲主。

但本次研討會中,已經將信託保護措施提上日程。爲了保全顧客資產安全,建議實施的信託保護分爲虛擬貨幣和金錢信託兩部分,但因爲金融廳對於數字貨幣性質的定義上,目前尚未有破產隔離功能,實施上還尚未落實。

值得注意的還有一點,研討會中,金融廳回答了上次研討會中對於高匿名性幣種利用問題時提到,因匿名性較高的幣種追蹤困難,目前不利於反洗錢、反恐怖融資的控制,在數字貨幣代替法幣的問題上,金融廳表示,

虛擬貨幣如果代替了日銀法幣廣泛使用,需要從中央銀行通貨管理措施、反洗錢、反恐怖融資措施、個人信息保護等法律體系整體上調整。但是目前的發展狀況來說,還沒有對此進行商討的必要。

日本數字貨幣交易業協會的野心

開完本次研討會以後,日本金融廳就開放了本年度第一次數字貨幣交易牌照申請窗口,緊接着日本數字貨幣交易業協會(JAVEA)開放會員申請。

鏈得得駐日研究員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提到過,日本數字貨幣交易業協會(JAVEA)除了16家正式拿到牌照的交易所以外,在第5次研討會上,開始謀求勢力擴張,對協會組織結構進行改編,其會員也擴張至等同交易所和新規交易業者,以及未來可能會接受支持性企業加入,如業界相關的律師事務所、區塊鏈技術公司等。

據鏈得得駐日研究員本次獲得的消息,日本數字貨幣交易業協會本次開放的會員申請,有2種,第一種針對即將拿到交易牌照的3家,該類會員需要繳納入會金額100萬日元,年費360萬日元,預託金額200萬日元(退會時返還);第二類會員,針對即將申請爲等同交易所和新規交易業的公司,該類會員需要繳納入會金額100萬日元,年費120萬日元,因原則上不涉及交易業務,因此無需繳納預託金。

本次申請不開放第三種會員,即支持性相關公司。但是,筆者認爲,在該協會謀求到交易所的其他盈利模式,或者拿到金融廳明確的數字貨幣界定以後,會很快開放新的會員申請。

所以,金融廳下一步對數字貨幣、通證經濟、ICO的法律界定,就顯得尤爲重要,因爲日本金融業和科技行業都蓄勢待發。除了在數字貨幣交易領域,在區塊鏈以及金融界各大領域,都呼籲金融廳明確對區塊鏈,對通證經濟的法規界定問題。

各界施壓,金融廳近日金融科技會議不斷

日本Fintech協會理事丸山弘毅也在10月25日金融廳舉辦的「金融審查會議——金融制度學習小組」會議上呼籲,要求金融廳加快明確區塊鏈與金融法規之間的關係,他表示,

因爲目前日本對區塊鏈通證發行沒有明確法律規定,而數字貨幣法規外延不明確的地方太多,在此情況下,我們無法提供通證發行類業務。但是在區塊鏈的活用上,即使以後不用於融資,通證發行這一方式也肯定會成爲區塊鏈活用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對於是否適用於金融法規、哪部分適用、通證適用與否、有何風險等,希望(金融廳)明確化指出。

該協會分支機構中,就有資本市場部,專門針對ICO和通證發行進行研究。

除了區塊鏈行業,銀行方面也在爭取先機。9月舉行的會議上,日本銀行界代表紛紛表示入局區塊鏈。而本年度已經進入第四季度,進入10月以來,金融廳馬不停蹄,據鏈得得駐日研究員統計,10月1日至今,金融廳官方網站就已經發布了37條公告,涉及數字貨幣交易業研討會、Fintech實證實驗結果、金融制度研討會、金融審議會等。

日本,破曉在即。

(本文獨家首發鏈得得)

本文原發佈於鏈得得,授權鈦媒體App發佈,作者:玉琴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