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是吸收水谷精微的主要部位

□ 張效霞 山東中醫藥大學

西醫學認爲營養物質的吸收主要是在小腸內進行的,而中醫學則認爲這一過程是在胃部進行的。簡言之,胃是吸收水谷精微的主要部位。

《內經》雖未明言胃能吸收水谷精微,但有諸多經文已蘊有此義。如:《靈樞·五味》雲:“谷入於胃,其精微者。先出於胃,之兩焦,以溉五臟,別出兩行,營衛之道。”楊上善注云:“精微,津液也。津液資五臟已,衛氣出胃上口,營氣出於中焦之後,故曰兩行道也。”張介賓注曰:“谷之精氣,先出於胃,即中焦也。而後至上下兩焦,已溉五臟。之,至也。溉,灌注也。兩行,言清者入營,濁者入衛,衛行脈外,故營主血而濡於內,衛主氣而佈於外,以分營衛之道。”衛氣究竟出於上焦,還是下焦,學術界至今仍聚訟不休,我們暫且擱置不論。但從“谷入於胃,其精微者,先出於胃”及上述三家所作之註釋來看,該段經文之經義是:食物入胃之後,其精微物質先由胃吸收,然後輸送到“兩焦”,形成營衛二氣,繼之灌溉五臟,營養全身。《素問·經脈別論》亦曰:“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馬蒔注云:“所食之谷有精氣,則所飲之水亦有精氣,方其飲入於胃,其精微之氣遊溢升騰,上輸於脾,蓋脾附於胃之右,比胃爲上,故脾氣散精,上歸於肺”張介賓注曰:“遊,浮游也。溢,湧溢也。水飲入胃,則其氣化精微,必先輸運於脾,是謂中焦如漚也。脾乃散氣,上如雲霧,而歸於肺,是謂上焦如霧也”可見,該段經文是說:飲入胃之後,其精微之氣從胃“浮游”“湧溢”而出,然後上輸於脾,繼之上歸於肺。“遊溢精氣”即“精氣遊溢”也,對此,廖育羣曾精闢地說道:“應該注意到,被‘飲’之物並非只是水,還有酒、藥、液體食物等各種,其中如含有醇、揮發油、芳香烴等物質,可由胃壁直接吸收,迅速發生反應,這纔是‘遊溢精氣’的本意。”《靈樞·邪客》又云:“五穀入於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爲三隧”,馬蒔注云:“五穀入胃,下焦爲糟粕之隧,中焦爲津液之隧,上焦爲宗氣之隧”。由五穀入胃即可分爲糟粕、津液、宗氣三種不同性質的成分,亦能推論出胃具有吸收水谷精微的功能。如若不然,形成宗氣、津液的基礎物質——水谷精微,又是如何到達上焦、中焦的呢?

小腸居胃之下,其接受盛納之物當來自胃。因此,只要對小腸“受盛”之物的性質加以分析,則胃是否具有吸收水谷精微的功能,不彰自明。關於小腸受盛之物的性質,楊上善在《太素》中曾多次言及:“胃化糟粕,小腸受而盛也”“胃者,腐熟水谷,傳與小腸,小腸受盛,然後傳於大腸,大腸傳過,是爲小腸受穢濁最多”“脾胃糟粕,入於小腸,小腸盛受”。王冰次注曰:“(小腸)承奉胃司,受盛糟粕”;吳昆亦曰:“小腸受盛糟粕,乃傳入大腸而出”。可見,小腸“受盛”的乃是由胃傳入之糟粕。對此,從小腸“泌別清濁”之功能亦能得以證實。元代滑壽《十四經發揮》說:“胃之下口,小腸上口也,……臍上一寸,爲水分穴,則小腸下口也,至是而泌別清濁,水液入膀胱,滓穢入大腸”。由“泌清”只是將水液滲入膀胱,“別濁”則是將滓穢傳於大腸來看,小腸也只受盛水液、滓穢等糟粕也。不言而喻,水谷精微早已在胃部即被吸收了。

在《內經》中,還有大量的經文明確指出水谷入胃之後,“精氣”或“清氣”即直接從胃上升於肺。《靈樞·小針解》曰:“水谷皆入於胃,其精氣上注於肺,濁留於腸胃”;《靈樞·營氣》曰:“谷入於胃,乃傳於肺,流溢於中,佈散於外,精專者行於經隧”;《靈樞·營衛生會》雲:“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按《甲乙》卷一第十一作“氣”。)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靈樞·口問》曰:“谷入於胃,胃氣上注肺”;《靈樞·動輸》雲:“胃爲五臟六腑之海,其清氣上注於肺,肺氣從太陰而行之”;明代虞摶則說得更爲精詳:“水谷入胃,其濁者爲渣滓,下出幽門,達小腸而爲糞,以出於穀道。其清者,倏焉而化爲氣,依脾氣而上行於肺,其至清而至精者,由肺而灌溉乎四體,而爲汗液津唾,助血脈,益氣力,而爲生生不息之運也。其清中之濁者,下入膀胱而爲溺,以出乎小便耳。”。所有這些,從另一個層面也證明胃確具吸收水谷精微之功能。正因如此,纔有“胃者,水穀之海,六腑之大源也”(《素問·五臟別論》);“胃者,五臟之本”(《素問·玉機真髒論》);“胃者,五臟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於胃,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靈樞·五味》);“胃者,水谷氣血之海”(《靈樞·玉版》)等將胃視爲“臟腑之主”之論。或許也因爲如此,《靈樞·經脈》纔將胃的主病定爲“是主血所生病者”。

《靈樞·平人絕谷》在描述了胃的大小、長短、容量之後,緊接着又說:“上焦泄氣,出其精微,剽悍滑疾,下焦下溉諸腸。”在專論人體解剖的篇章中出現這麼一段文字,是頗耐人尋味的。若聯繫《靈樞·營衛生會》“上焦出於胃上口……中焦亦並胃中……下焦別迴腸……”,是否可以認爲:水谷精微從胃上口而出,在“兩焦”分別形成衛氣、營氣,然後通過經絡運行周身而各自發揮其“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化而爲血。以奉生身”的作用。

《內經》時代人們的確認爲水谷精微的吸收是在胃部進行的,並且這種認識直到晚清時代的王清任亦仍舊如是:“幽門之左寸許,另有一門,名曰津門。津門上有一管,名曰津管,是由胃出精汁水液之道路”,“飲食入胃,食留於胃,精汁水液,先由津門流出,入津管”。(張效霞)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