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股票市場停牌期間,證監會發布一份聲明,第一條就劍指併購重組。而全國股轉公司在上週五剛剛調整了併購重組政策。可見,在經濟轉型的當下,併購重組對於實體經濟的重要性。換句話說,在經濟觸底的當下,實體經濟格局必將發生改變,併購重組就是具體的表現形式,支持併購重組就是加速推進經濟轉型。

今日證監會的聲明原文是:“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加強上市公司治理,規範信息披露和提高透明度,創造條件鼓勵上市公司開展回購和併購重組。”雖然截止到發稿時間,證監會尚未發佈具體的政策,但是從次此聲明中已經可以看出證監會的決心。

一位券商創新融資部負責人表示,監管部門不是簡單的放鬆併購重組,而是“創造條件鼓勵”。這就是說,監管會部門未來會大力支持併購重組,在經濟業務低迷的當下,這條聲明對於券商來說是大利好。當然這個利好是相對的,必須建立在規範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公開透明的基礎上。

招商證券也表示,近期併購重組政策鬆綁且回購新政落地,已經改善了股票供求關係。小額快速審覈、允許所募配套資金補充上市公司和標的資產流動性、縮短IPO被否企業籌劃重組時間間隔、引導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購買上市公司股票等,短期有利於提振市場信心,助力A股反彈。

就在上週五,全國股轉公司發佈實施《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非上市公衆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業務指引》《掛牌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業務問答》《掛牌公司權益變動與收購業務問答》。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重大資產重組中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發行人數不再受35人限制,並允許不符合股票公開轉讓條件的資產持有人以受限投資者身份參與認購。”

新三板分析人士表示,原則上全面放開新三板公司的重大資產重組要求,突破35人限制,也不再要求必須爲500萬以上合格投資者。這就意味着,新三板公司可以通過這種發行方式公開向市場募集資金,與小IPO非常又接近了一步。全國股轉公司目前對於購買的資產沒有限制,也就是說,原則上可以發行股票購買任何資產,包括上市公司資產,這就能完成重組上市類交易(俗稱借殼上市)。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這就開闢了另一條IPO通路,可以復活IPO被否的企業。對此,本月20日證件會表示,企業自中國證監會作出不予覈准決定之日起6個月後方可籌劃重組上市。而這6個月正好可以用來發行股票購買資產。

爲什麼是原則上呢?主要還是因爲200人的限制尚未出現新變化,因此股東人數突破200人後還有諸多障礙。現在證監會要“創造條件鼓勵”,是否意味着這200人的限制政策很快會有所突破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值得主意的是,證監會新增併購重組審覈分道制豁免/快速通道,包括高檔數控機牀、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電力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環保、新能源、生物產業;中央、國務院要求的其他亟需加快整合、轉型升級的產業,均可以申請豁免/快速通道。

當下,一方面,證監會的監管方向已經轉變。另一方面,全國股轉系統的存量政策也在快速迭代。“預計A股和新三板市場將很快進入市場底部區間。”一傢俬募機構人士預測。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