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叫孝祀,在特殊的日子,召集全家在祖宗牌位前,上香供奉,讲祖先的荣耀,告诫子孙不能埋没祖先,这是一个人一辈子的责任。۞ 曾仕强:孝从祭祀中来。

孝从祭祀中来

۞何为清明?

每年阳历4月4-6日,就是清明。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重要的是认识先辈,感悟人生的价值,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弘扬正能量。世世代代,清清楚楚的修正日,就在清明。

曾仕强:为什么叫清明?因为人只有死了之后,才有可能清明。只要你活着,就是不清不明的。

2018年4月5日

农历二月二十

清明

۞ 清明的起源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是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

曾仕强:祭祀来自殡葬,由恻隐之心自然孕育而成。因为不忍心让亲人抛尸于野,到逐渐演化成一套殡葬仪式。殡葬是为了心安,对于别人的事,你要问应不应该,对于自己家的事情,要问心安不安。

۞ 祭祀的意义

南方诸多墓园在山上,清明祭祀又叫清明拜山,北方则通称为扫墓或上坟。含义都是一样的,即祭祀逝者的一种活动。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在中国,祭祖是和孝道绑定在一起的。若是不参加祭祖,就是一个不孝顺的人,一个忘记祖先的人。

曾仕强:祭祀重在虔诚,重在恭敬,而不在丰盛,这不是讲排场的时候。所以叫孝祀,在特殊的日子,召集全家在祖宗牌位前,上香供奉,讲祖先的荣耀,告诫子孙不能埋没祖先,这是一个人一辈子的责任。所以,祭祀是家风的一部分。你进了家门,就要按照这个家的家规做事,不能乱来。

۞ 曾仕强:孝从祭祀中来

中国人从来不拜偶像,我们只拜三个:天地,祖宗,圣贤。我们跟祖先互动,完全是精神方面的感应,而不是物质方面的交往。不管你的祖先,还是你的子孙,都具于你之一身。对于祖先来说,你是他们的延续,对于子孙来说,你是他们之所由来。由此,良好的家风一代代传承。

中国人想得永生三种方法:立功、立德、立言。最实际的途径,生养抚育子孙,让他们记住我,教好他。人要永生,只有活在子孙心中,别无他途。只有祖先活在你心中,你才可能活在子孙心中。

中国·惠州·罗浮山

地址:中国·广东·惠州·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

学校已开学,部分年级还有少量名额,接受插班生报名。

择生报名

专线0752-6380290; 18402029367赖老师

©应聘简历请投:[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