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拉薩11月28日電 (張偉 汪巍 楊繼明)記者11月28日從駐藏武警某部交通部隊獲悉,經該部官兵連續晝夜奮戰,11月27日下午1時許,被金沙江白格堰塞湖泄洪沖毀的國道318線竹巴籠金沙江大橋西岸(西藏一側)搶建現場成功吊裝起第二跨鋼架橋。至此,金沙江西藏一側鋼架橋吊裝總長已達60米。

圖爲11月27日,駐藏武警某部官兵們正在金沙江西藏岸一側築島圍堰。 汪巍 攝

據悉,川藏交界的竹巴籠金沙江大橋是從四川出發,經由國道318線前往拉薩的重要通道。爲保證西藏各族羣衆生活物資的運輸,救援各方須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高效的方式搶通該道路。爲此,竹巴籠大橋的搶建工作由駐藏武警某部交通部隊和四川路橋集團分別在西岸和東岸(四川一側)同步展開。

圖爲11月27日,駐藏武警某部官兵們正在加固鋼架橋橫樑。 汪巍 攝

在西岸一側,武警某部交通三支隊和交通二支隊部分官兵在25日成功吊裝第一跨後,仍夜以繼日地採取輪班作業的方式展開搶建工作。但隨着後續吊裝工作的深入,武警官兵們在技術和意志層面上都面臨着更大的考驗。

圖爲11月27日,駐藏武警某部官兵們正在湍急的金沙江水之上進行高空作業。 汪巍 攝

據武警某部交通三支隊吊裝組指揮員李成光介紹,第二跨吊裝,不能像第一跨那樣藉助原有的引橋進行推拉吊裝,需要先將兩排30米長的桁架平穩吊放至堰壩之上,再用2臺大型吊車同步起吊,對吊裝人員的技術和配合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圖爲11月27日,駐藏武警某部正在金沙江西藏岸一側組織鋼架橋吊裝。 汪巍 攝

此外,惡劣的自然環境也是一大考驗。冬日的金沙江畔晝夜溫差在30攝氏度左右,夜間還有凜冽的寒風,不少官兵的臉和手都凍出了口子。但官兵們沒有向困難低頭,大家紛紛表示,橋下水大、橋上風大、路上灰大、吊裝難度大,武警官兵的決心更大。

圖爲11月27日,駐藏武警某部官兵們正在湍急的金沙江水之上精準對接鋼架橋桁架。 汪巍 攝

從27日早上8點到下午1點,官兵們經過5個小時的艱苦奮戰,終於成功完成第二跨鋼架橋的吊裝,使鋼架橋西岸搶建總長度突破60米,也標誌着整體搶建工作進入了攻堅期。

圖爲11月27日,駐藏武警某部官兵們進行鋼架橋吊裝作業的全景。 汪巍 攝

武警某部交通三支隊工程師饒曉剛表示,從第三跨開始,就將進入斜面上的懸空吊裝作業,由於河流中間水流更加湍急,堰壩的向前填進工作非常困難。下一步,官兵們將在交通運輸部專家組的指導下,堅持每一步都做到有方案、有圖紙、有工藝、有創新,確保任務圓滿完成。(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