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胡剛說,佛山以工業製造業爲主,廣州的服務業很強,在廣州南站打造商務區,可以把這些要素融合進來,並在這個區域產生化學作用,周邊將很可能發展成爲商業中心、產業中心、居住中心。胡剛分析,廣佛融合發展的“1+4”,廣州南站-佛山三龍灣是最重要的點。

(原標題:廣佛同城連續出大動作,197公里邊界要共建發展融合實驗區)

從2009年到今天,廣佛同城化發展,已經走過了10個年頭。在新的十年,廣佛同城圍繞邊界線又有大動作,將進一步無縫融合。

近日,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委託相關單位對 “1+4”廣佛高質量融合發展試驗區發展策略規劃進行公開招標採購。招標公告顯示,本次規劃修編的範圍爲“1+4”融合試驗區範圍,總面積629平方公里,涉及廣佛邊界10個區鎮。其中廣州佔275平方公里,佛山354平方公里。

這也是廣佛同城發展的深化。在今年5月13日召開的廣佛同城化黨政聯席會議上,兩市政府簽署了《共建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試驗區備忘錄》,明確了將圍繞197公里邊界線,共建廣佛高質量融合發展試驗區,構建“1+4”融合發展格局,進一步落實“綱要”,發揮廣佛極點帶動作用。

廣佛兩城地理空間距離很近,過去10年來,廣佛在交通、環保、民生、政務等領域都實現了許多突破性的同城對接,雙城通勤的“廣佛候鳥”羣體更是達到了百萬之多。

在交通等領域無縫對接的基礎上,廣佛兩市的產業銜接也在深入。2018年廣州GDP達22859.35億元,佛山爲9935.88億元,兩市GDP之和爲32795億元,比肩上海、北京這兩大強一線城市。

更爲重要的是,從兩市的產業結構來看,堪稱一對“絕配”CP。佛山是我國的工業大市,作爲一個普通地級市,佛山的工業產值高居各大城市前七位。去年三次產業結構爲1.5:56.5:42.0,工業製造業佔據絕對的主導地位。包括裝備製造、家用電器、陶瓷建材、金屬製品等工業經濟實力突出。

但作爲製造業大市,佛山近年來正處於轉型升級階段,經濟增速也明顯放緩,去年更是被鄭州反超,GDP退至第17位。當前,佛山產業轉型升級需要科教和創新資源的支持。 相比之下,臨近佛山的廣州,第三產業佔比高達71.7%,位居全國第二,目前,廣州總部經濟、金融保險、商貿會展、港口航運、現代物流、中介服務、科技文化等現代服務業經濟優勢明顯。而發達的第三產業也需要有服務的對象。

廣東體改研究會副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廣佛兩市之間有很強的互補性,廣州的科教力量較強,但沒有充分發揮出來,佛山的製造業很強,兩地聯手可以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由於廣佛之間非常近,廣州與佛山未來可以發展成爲一個超級城市,在整個大灣區中起到核心作用。

本次招標公告中,“1+4”的 “1”是指廣州南站—佛山三龍灣片區,範圍面積約259平方公里,其中廣州約129平方公里,佛山約130平方公里。“4”是指五眼橋—滘口、大崗—五沙、白雲—南海、花都—三水片區。研究範圍爲廣佛邊界10個區鎮行政單元範圍。

這其中,廣州南站—佛山三龍灣片區將是廣佛融合發展的重頭戲。華南城市研究會會長、暨南大學教授胡剛對第一財經分析,高鐵站不僅僅是高鐵的站點,而且連接了地鐵、城際軌道、汽車客運等各種交通工具,是地區交通樞紐,可以集聚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科技流等,成爲城市與區域發展的引擎。

胡剛說,佛山以工業製造業爲主,廣州的服務業很強,在廣州南站打造商務區,可以把這些要素融合進來,並在這個區域產生化學作用,周邊將很可能發展成爲商業中心、產業中心、居住中心。因此依託廣州南站,打造高端商務區,可以吸引高端要素,也可以進一步服務佛山的轉型升級。

胡剛分析,廣佛融合發展的“1+4”,廣州南站-佛山三龍灣是最重要的點。“這個點可以把廣州的優勢與佛山的優勢很好的整合在一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