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初,各国都发现一个问题。虽然重机枪射速快威力大,但是其较大的自重限制了机动性。防守工事还行,到了运动进攻就不行了。当时有一个普遍现象,就是进攻方的火力要比防守方低许多。为了解决这种情况,多国积极着手新型武器手提机枪的研制。相比之下,由于苏联总军械部对重机枪威力十分迷恋,对轻机枪兴致缺缺。

托卡列夫机枪

为了满足一些战场需要,苏军到了1925年5月才装备自己的国产轻机枪。这种机枪就是托卡列夫机枪,该枪是苏联军械专家以马克沁重机枪改造而来。因为托卡列夫机枪仅生产了2450挺,所以有些人对其会比较陌生,但是将它替换下来的轻机枪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DP轻机枪又名捷格加廖夫轻机枪,二战期间被苏军广泛使用,因奇特的外形结构和战场上的优良表现而广为人知。

DP轻机枪取代托卡列夫机枪成为苏军制式武器的时间是1927年,这和托卡列夫机枪服役的时间只相隔了2年。前面说过了苏联的总军械部对轻机枪并不看好,那为何轻机枪的替换间隔会这么短?DP轻机枪为何可以在军队中快速列装?

其实设计者捷格加廖夫也想到DP轻机枪在苏联推广难度,不过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捷格加廖夫想到了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就是试图说服一个大人物支持他的设计。最后他选择了向当时苏联最高国防委员副主席米哈伊尔·瓦西利维奇·伏芝龙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并讲解了对轻武器对以后战场的作用。

米哈伊尔·瓦西利维奇·伏芝龙

经过努力伏芝龙元帅被成功说服,捷格加廖夫得到了苏联总军械部全力帮助。在这样的条件下,DP轻机枪列装的速度自然不不慢了。

大家学会了什么道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