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宁德10月31日电 (记者 叶茂)记者31日从福建宁德团市委获悉,宁德团市委联合福建省农科院共建的宁德市青年农业专家实践基地在柘荣县启动,为首批10个青年创业基地提供种植、养殖和农产品深加工方面的技术需求服务,并积极对接帮扶资金50万元人民币。

宁德团市委称,此举旨在充分整合利用地方共青团的组织网络优势和科研院所的人才智力资源,引导科研院所青年专家和地方共青团干部深入基层,为创业青年和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精准服务,实现共青团组织、科研院所和青年创业企业以及联系的贫困户三方共赢的局面。

图为青年农业专家到养殖户实地指导。宁德团市委 供图

此次共建活动主要面向宁德市6个省级扶贫开发县,由各级团组织负责摸底、筛选10个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青年创业项目,福建省农科院根据摸底情况组织青年农业专家团队与之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关系。

宁德团市委称,此后由福建省农科院专家为青年创业积极提供技术指导、咨询、培训等,帮助解决技术问题,为农村创业青年与贫困户提供精准科技服务,并为每个基地配套5万元的项目帮扶资金,力争将实践基地建成农村青年创业致富的示范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站,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近年来,随着创业热潮的掀起,不少青年返乡创业,也助推了宁德当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焕发新生机。

柘荣县的缪带弟,就是当地青年返乡创业的典型代表之一。大学毕业的她,2012年回乡协助她的姐姐创办养殖场。从12只母猪开始,养殖场短短几年间发展为“猪—沼—果—蔬”生态循环农业园,成为了销售额过千万元的龙头企业。

缪带弟说,这种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不仅可以种出有机果蔬,还能让游客体验采摘、感受乡村游的快乐。

如今,这个生态循环农业园已成规模,形成了“一栏猪、一池花、一片林、五大园”的发展格局。每当荷花盛开、水果成熟时,大量游客前来观光、采摘,园区内的水果供不应求,销路不愁,仅百香果在2017年就创收20多万元。

自己富了不算富,乡亲们富了才算富。缪带弟优先聘用12户贫困户到基地务工,采取“日工资+绩效”的激励措施,提高贫困户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使贫困户2017年人均务工收入均超过3.6万元。

多名创业青年表示,各级团组织的扶持,让他们在创业初期少走了许多弯路、克服了许多困难。

宁德团市委近年来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努力打造服务青年创新创业的培训交流、金融服务、导师服务、政策宣传、典型选树和创业指导等平台,服务青年创业。

特别是,宁德团市委提供金融服务支撑,深化“银团合作”,2011年以来有5662名青年获得创业小额贷款31757.8万元;建立青年创新创业顾问和导师团队,2011年以来创业导师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达到5600多个小时。(完)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