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志願者:街頭戰“疫”,作馳援一線的“護航員”

志願者胡敏

我叫胡敏,是土生土長的武漢女孩,在家鄉做着不鹹不淡的小生意。

2020年春節前夕,本來已經開車出城準備迴天津過年的我,收到武漢即將封城的消息,猶豫了一下,還是調頭回了武漢。

那個時候,我滿腦子想的都是"自己的城自己守",卻不知道該做些什麼。

這時,朋友圈一則招募志願者的信息,讓我找到了方向。一羣素不相識的夥伴就這樣走到了一起:從最初的六個人到現在的500餘人。

里程數記錄了我們所有的故事。我們,就是在武漢街頭戰"疫",馳援一線的"護航員",我們負責整個武漢的物資運送。

踏上征途,讓路癡的我知道了武漢所有行政區;我們每天奔波於武漢各個醫院,街道社區、警務、消防、部隊、醫護指定酒店、醫護人員的家之間。

有的司機怕感染家人不敢回家,車就成了暫時的家;對於我們這羣逆行者而言,武漢不按下播放鍵,我們車隊就不踩剎車。

武漢志願者:街頭戰“疫”,作馳援一線的“護航員”

"馳援,不退"是我們的口號!

從散兵遊勇"打亂仗"到今天大團隊的羣策羣力;從一個個熟悉的醫院到對於新建醫院、外地醫療隊入駐酒店的路線搜尋;從"裸奔"上陣到自制"武裝";從部分志願者不得已的退出,到更多志願者踊躍加入;從家人朋友的不支持不理解,到每一名陌生人的援手相助;從默默無聞埋頭做事,到被明星孫紅雷微博點贊、感謝;越來越多人和我們站在了一起。

難忘第一天徹夜無眠搬運卸貨,難忘醫療物資被大雨淋溼,雨夜中聲嘶力竭地哭喊;難忘一位位陌生醫護人員的"你好"問候,一聲聲"保重""再見"的道別;難忘被各大知名企業認可,指定運送;難忘小到口罩大到儀器的拖拉背拽,還有那一封封沉甸甸的受捐函;每位司機家門口到各家醫院之間是無法觸及的距離。

一噸噸的數字,一聲聲的衷心感謝;

一次次的召喚,一次次的使命達成;

壓彎了腰背,壓不垮武漢的脊樑……

我們就這樣承擔起了湖北省大部分的物資運送、醫護接送及救急應援的工作。

我沒有統計過我們送達物資的數量,因爲實在難以統計。

儀表盤和大貨車的承載,記錄着我們奮鬥的數據。那些冷冰冰數字的背後,是一個個溫暖的故事。

我們看到的是那120多扇一線單位大門及一線醫護人員親人殷切的期盼;是每一個熱心人士、良心企業、跟我們一樣公益團隊在身後的助力。

沒有這樣的凝聚力,我們走不到今天。

每天穿行於武漢的大街小巷,看着曾經生活的城市,從熙熙攘攘,車水馬龍的繁華都市變成了一個個空曠的路口,一塊塊孤獨的路牌。

握着方向盤,我不知道方向,我和我的夥伴們能做的就是一直開車,一路向前,因爲我知道,只有向前,纔是我們回家的路。那個熟悉的家,就在不遠的前方。

武漢,我們想家了;你,收到了嗎?

2020,收到請回答!(文/胡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