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這項技術本身看,“可以喝的氧”其實就是利用光化學作用,在水溶液中注入氧氣,使水溶液中含氧量增高,達0.9%便成爲高氧水溶液或高氧注射液。考慮到2019年7月一篇題爲《特殊環境缺氧防治新技術及應用》的論文闡述的高壓氧治療疾病專利發生了專利權轉移,從一家企業轉移到了另一家企業,此次“炒冷飯”也難免被質疑是營銷噱頭。

(原標題: “可以喝的氧”,不過是舊聞翻炒和營銷噱頭?)


來論

“單次可輔助供氧40分鐘”“高原反應迎來‘天敵’”……據《科技日報》報道,這兩天,一瓶高氧水,打着“可以喝的氧”的名義,在時隔8年後又成爲新聞。

缺氧不用戴氧氣罩,直接“喝”就行,乍聽起來,“可以喝的氧”確實夠神奇。可事實上,早在2011年,就有名爲“氧典TM氧之泉高氧水”的“氧飲料”,打着“可以喝的氧”名頭出街了。

現在看,這只是一次舊聞翻炒。考慮到2019年7月一篇題爲《特殊環境缺氧防治新技術及應用》的論文闡述的高壓氧治療疾病專利發生了專利權轉移,從一家企業轉移到了另一家企業,此次“炒冷飯”也難免被質疑是營銷噱頭。有媒體就質疑:這是老技術重振旗鼓,還是新東家藉機炒作?

就這項技術本身看,“可以喝的氧”其實就是利用光化學作用,在水溶液中注入氧氣,使水溶液中含氧量增高,達0.9%便成爲高氧水溶液或高氧注射液。將其製備成飲料或純淨水,那就是“含氧飲料”或“含氧純淨水”,也就“可以喝”了。

這些原理並不算太複雜,其產品對正常人來說,通常也用不上。

正常人在呼吸之外,通過喝有氧飲料來供氧,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因爲過度氧化會產生大量的自由基,損傷人體細胞,損害免疫系統,引發炎症,並誘發各種疾病。

當然,高氧液體對疾病確實有療效或輔助療效。

根據國內27家醫療單位採用高氧液對數萬例腦缺血缺氧和腦損傷病人的治療觀察,高氧液能減輕腦水腫和腦損害,縮短患者昏迷時間,提高治癒率和生存質量,有效率達91%。

但是,高氧液體只適用於病人,而且是特定病人,不是爲正常人所準備的。以爲自己缺氧就能“喝”一打,顯然是認知誤區。

需要警惕的是,已經有這樣的飲料打着高氧保健的旗號進行營銷。這有誤導之嫌。“可以喝的氧”飲料對正常人不僅無助,反而有害。

說到底,對這類高氧液體的“神化”宣傳,社會要多留點心,監管方面也要將其納入視線。

張田勘(專欄作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