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0年推進現代種業發展工作要點》提到,2020年農業農村部將加快推進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建設,支持各地創建認定以種業爲主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化國家級種子種苗、種畜禽良繁基地建設佈局。鼓勵各地加快培育畜禽種業龍頭企業,支持育繁推一體化企業逐步成爲種質創新利用主體,發展推介一批以特色地方品種開發爲主的專精特種業企業。

原標題:春耕備耕忙 種業迎來發展黃金期

□本報記者 潘宇靜 

確保2020年糧食產量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優化種植結構、提高種植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是當前種植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分析人士認爲,種子行業有望觸底復甦,並迎來發展黃金期。

保障春耕備耕用肥用藥

“分類分區精準施策,按照農時農事活動,從南到北,農業農村部排出了春耕備耕的工作安排。同時,列入復產復工重點企業名單,支持點對點的開工,點對點的運輸,保障重點地區春耕備耕用肥用藥的需要。”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日前介紹。

爲了配合春耕備耕,黑龍江在“信息進村入戶服務平臺”手機APP上爲農民開通了春耕專區,全面採集農民購置農資需求,實現了農資在線提前預訂。河北開通“抗疫情、解農困”行動求助電話,24小時專人值班、專人盯辦,重點協調解決鮮活農產品和農資生產經營者面臨的具體問題。

2月25日下午,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視頻連線宜昌市,瞭解農資生產企業復工復產情況,研究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苗圩指出,湖北是我國重要的磷肥生產基地,應做好疫情防控,同時抓緊組織湖北省磷肥企業復工復產和達產,不誤農時,爲農業生產及時提供肥料生產保障。

聚焦特色種植業創新體系

“守底線、優結構、提質量”是農業農村部2020年種植業工作的目標任務。

“守底線”就是守住國家糧食安全底線,以確保三大谷物面積穩定在14億畝以上、口糧面積穩定在8億畝以上,確保2020年糧食產量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優結構”就是繼續優化種植結構,鞏固區域結構調整成果,調優品種結構,提高產品品質,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提質量”就是推動種植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推廣綠色生產方式,三大糧食作物化肥、農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打造區域優勢特色產業集羣,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延長產業鏈條,提高種植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在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方面,農業農村部將以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爲重點,完成8000萬畝高標準農田和2000萬畝高效節水灌溉建設任務;在棉油糖合理自給方面,農業農村部將力爭棉花面積穩定在5000萬畝、油料面積穩定在1.9億畝、糖料面積穩定在2400萬畝。加快推廣陸地中長絨棉、“雙低、雙高”(低芥酸低硫甙、高產高油)油菜和國產自育甘蔗優新品種;在“菜籃子”產品穩定供應方面,農業農村部將抓好南方冬春蔬菜生產,穩定北方冬季設施蔬菜面積,穩步形成品種互補、檔期合理、區域協調的供應格局。集成推廣壯苗培育、節水灌溉、精準施肥、輕簡化栽培等綠色高質高效生產技術模式,提高蔬菜生產科技水平。

種業市場擴容可期

農業農村部推進現代種業發展工作將聚焦“一個重點”,強化“三個統籌”,提升“四個能力”。

聚焦“一個重點”是全面構建市場導向、企業主體、產學研協同的中國特色種業創新體系。強化“三個統籌”是統籌作物和畜禽種業發展,補短板、強弱項,充分發揮種業在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特別是生豬穩產保供方面的重要作用;統籌資源保護和品種創新,推進優異種質資源創制與應用,加快現代科技在品種創新上的推廣應用;統籌利用兩個資源兩個市場,優化發展環境,加快培育龍頭企業,支持企業“走出去”。提升“四個能力”是加快提升品種創新能力、企業競爭能力、供種保障能力和依法治理能力,加快建設現代種業強國,打造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標誌性先導性工程。

《2020年推進現代種業發展工作要點》提到,2020年農業農村部將加快推進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建設,支持各地創建認定以種業爲主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化國家級種子種苗、種畜禽良繁基地建設佈局。

農業農村部將積極推動種業制種保險、信貸支持等政策落實,支持現代種業發展基金髮揮政策導向作用,引導企業做大做強、做專做精。鼓勵各地加快培育畜禽種業龍頭企業,支持育繁推一體化企業逐步成爲種質創新利用主體,發展推介一批以特色地方品種開發爲主的專精特種業企業。

“種子行業有望觸底復甦,迎來發展黃金期。”天風證券農林牧漁行業分析師吳立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