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听说了吗?

只要集齐7位散落在神州大地、风格迥异的大咖导演,就可以在国庆档期内召唤出一部口碑炸裂的影片。

好吧,指裴君承认以上这个传说是胡诌的。

但在9月30日,集齐陈凯歌、管虎、张一白、徐峥、薛晓璐、宁浩、文牧野7位中国电影圈内顶流的导演于一体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即将上映,那可是千真万确的!

七位大导演,七个小故事,只能吹爆

相信许多小伙伴已经把《我和我的祖国》中七个短片的预告刷了又刷。有人是意犹未尽,有人已经先哭为敬。

也不怪大家泪点低,主要是因为天后王菲杀伤力太强!她唱起《我和我的祖国》,谁的鸡皮疙瘩不会掉一地?

一部电影,七个故事,为了讲求多样与平衡,导演和演员的配置可谓是面面俱到。

热血片,看管虎和黄渤;

喜剧片,有宁浩和葛优;

要浪漫,陈凯歌和刘昊然就一定满足你,

总之不管你多挑剔,总有一款适合你!

为什么指裴君敢这么吹,因为每一个故事它都很“小”。

因为“小”人物可以让我们感同身受;

因为“小”故事更能映射出大事件!

第一个故事《前夜》就是如此。

七位大导演,七个小故事,只能吹爆

在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前夕,大人物们都精神紧绷,为的就是确保大典万无一失。

可在这时候,偏偏有个小人物——负责电动升旗的工程师林治远,大胆地说:“电动升旗 ,不敢确保万无一失”。

七位大导演,七个小故事,只能吹爆

七位大导演,七个小故事,只能吹爆

林治远心里是真的没底。中国此前从来没有电动升旗装置,没有经过反复的科学实验,严谨的他只能实话实话。

但小人物有小人物的办法。林志远决定在城外的四合院里按照三分之一的比例复刻一个“电动旗杆替代品”进行试验。

七位大导演,七个小故事,只能吹爆

然而做个替代品哪有这么简单,1949年可不比现在,缺啥都能靠万能的某宝。物质匮乏的年代,想要啥都得发动群众的力量。为了筹措物资,林治远的徒弟(欧豪饰)就没少上屋顶,向全社区广播。

七位大导演,七个小故事,只能吹爆

经过众人的一番努力,试验总算是进行到了最后一步。但万万没想到,旗杆的阻断器出现了问题。由于年久生锈,这颗旗杆顶端的钢珠被升起的国旗顶飞。国旗没有在国歌结束时停在旗杆顶端,而是被卷进了旗杆里。

七位大导演,七个小故事,只能吹爆

这就意味着,天安门广场上的旗杆所用的阻断器同样也有被顶飞的危险!

唯一能解决的办法就是用稀有金属熔铸一个新的阻断器,可是当时已经是10月1日的凌晨,时间、材料都不充分。

拿什么拯救阻断器呢?林治远慌了。

但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开国大典上,五星红旗徐徐升起,又稳稳停住。

七位大导演,七个小故事,只能吹爆

那在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短短5个小时里,林治远一行到底经历了什么呢?指裴君不剧透,只给一个提示——越是大危机,小人物的应对越是精彩!

相比《前夜》中的林治远,《夺冠》中的主角冬冬就更是一个小人物了,毕竟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女排夺冠时,他还只是一个小男孩。

七位大导演,七个小故事,只能吹爆

故事发生在一个上海的小弄堂。一切都是熟悉的配方,家家户户都有的长条凳,还有热心又有些话痨的街坊们。

七位大导演,七个小故事,只能吹爆

冬冬是这条街里八级电工的儿子,上得了屋顶,修得了天线。他的能力之强,看得指裴君只能流下两行文科生的眼泪。

不过街坊邻居需要的,不是冬冬,而是用冬冬家的电视机看奥运会女排决赛的转播!

七位大导演,七个小故事,只能吹爆

冬冬一开始对女排比赛并没有多大兴趣。作为一个情窦初开的小男孩,还有一件小事更让他心急。

自己暗恋多时的女同学小美,在今天就要坐飞机去国外,很有可能再也不回来了。冬冬特意画了一幅小美的画(冬冬原来是个隐藏的大触!),放在磁带盒里,就想趁着大家都来看比赛的时候,把自己的心意送出去。

然而,这完美的计划,却被电视机的天线搅和了。

七位大导演,七个小故事,只能吹爆

电视机信号不好,总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但又只有小孩子才能灵活地爬上屋顶去调整天线的位置。为了保持接受信号的最佳角度,冬冬只能一直待在阳台上。

眼看着小美就要被妈妈带去机场,

七位大导演,七个小故事,只能吹爆

为了女排的比赛的实况转播,难道就要牺牲自己的愿望?在天台的冬冬陷入了出生以来最难的选择。

而关于这道选择题的答案,指裴君只能说,你能猜得到开头,但猜不到结尾。

这两个故事,仅仅是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的开篇。除此之外《相遇》、《回归》《北京你好》、《白昼流星》、《护航》每一个故事里,导演和演员们都把“以小见大”四个字诠释得淋漓尽致!一口气看完这七部,小伙伴们一定会意犹未尽!

话不多说了,9月30日,我们影院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