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這天,被這對恩愛夫妻刷屏了。他們用自身愛情詮釋了木心的那句詩"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今天故事的主角是著名物理學家和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退休教授馮端老先生和他的夫人陳廉方。

馮端院士與夫人陳廉方是中央大學的校友,畢業後馮端留校任教,陳廉方則在南京三女中任教。1952年因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陳廉方被高中同學、物理學家王業寧帶着,多次參加南京大學物理系和金陵大學物理系的聯誼活動,因此結識了馮端。

愛情最美好的樣子:97歲院士爲92歲妻子寫詩65年

已記不清馮端爲自己寫過多少首詩,但陳廉方都用一隻大紅色的小皮箱,完好地保存了先生的所有作品。一生與詩相伴,讓這段婚姻超越了煙火世俗,充滿浪漫。

在陳廉方心裏,有兩句詩記得特別牢,那就是 " 休雲後湖三尺雪,深情能融百丈冰。" 這首詩寫於 1954 年冬天,下過一場大雪,兩人相約去玄武湖看雪景。看到遠處一片白茫茫,玄武湖的湖面上結了厚厚的冰凍,馮端即興吟下一首詩。

1955年結婚後,每逢重要的節日,馮端都要寫詩慶賀。一年的夏天,陳廉方帶兩個女兒到北京小住。馮端和二女兒留在南京。白天二女兒到工廠上班,只有馮端一人在家,不免感到寂寞,因而用文言文翻譯了許多西詩,涉及英文、法文、德文的詩歌。因爲工作的需要,馮端出國訪問,爲了表達自己對妻子的相思之情而寫出的詩句就更多了。

愛情最美好的樣子:97歲院士爲92歲妻子寫詩65年

一次在美國訪問期間,思鄉情濃,便寫下了"異域風雨夜,客枕相思湧。遂令閨中婦,潛入遊子夢。"1978年,陳廉方被查出罹患癌症,因爲發現得早,手術做得很成功,故化險爲夷。爲此,馮端大喜過望,詩興大發,竟吟詩十首以賀。

1985年,馮端與陳廉方結婚三十週年,馮端寫下:"憶昔初會日,娟娟悅心意。始恨相見遲,姻緣從而締。伉儷三十載,濡沫共相依。秋實繼春華,晚霞猶靚麗。白首同偕老,恩愛豈容疑。"

1990年的結婚紀念日,馮端在北京寫了很多首詩,其中一首,"人海茫茫覓知音,欲尋佳麗結同心。甚喜卿卿具慧眼,能識璞玉藏純晶。"

2005年春,馮端夫婦遊天目湖,馮端即興作《慶金婚》:"長憶人間四月天,櫻花垂柳記良緣。五十年後牽手遊,皓首深情似當年……"

2015年4月1日,逢馮端與陳廉方"鑽石婚",夫婦合作一首《鑽石頌》,其中幾句:"六十春秋恩愛篤,雙雙執手難關渡。而今白髮同偕老,朝朝暮暮永相濡。"

愛情最美好的樣子:97歲院士爲92歲妻子寫詩65年

"相看兩不厭",這樣的詩句,也曾經出現在馮端寫給陳廉方的詩中。"有什麼好看的呢?"在陳廉方看來,自己身高1米47,馮端也不到1米7。但相處久了,就會發現,馮先生雖然貌不驚人、不善辭令,但外拙內慧,不露鋒芒,就像一塊"璞",外表粗糙,內心卻是晶瑩剔透的美玉。"我覺得用這個字來形容馮先生是最恰當的。"

陳廉方一直記得,剛認識時,有一次在馮端的宿舍見面,"(他)用熱水瓶中溫吞的開水爲我沏了一杯茶,到我臨走時茶葉始終未泡開。"半個多世紀過去,這個可愛的小細節仍然鮮活。在生活中不拘小節的馮端,爲妻子寫詩時卻格外講究,"如果覺得寫得不好,馮先生會一遍遍重寫,挑最好的一首寄出。"陳廉方說。

一路風雨相伴60多年,以詩寄情獻給一生至愛,這是再浪漫不過的愛情了。

愛情最美好的樣子:97歲院士爲92歲妻子寫詩65年

婚姻生活中,兩個人都要爲彼此改變才能讓相處起來變得更和諧,陳廉方說馮先生曾做過一件令她特別感動的事:他大學的時候就開始抽菸,到我們結婚之前,他已經抽了很長時間的煙了。朋友告訴他說我不喜歡抽菸的人,他很有決心,說戒就戒。有的人戒菸有個過渡時期,他沒有,很快就戒了。還有人問我,馮先生怎麼不抽菸了,但是我們都沒對別人講過其中的原因。

只要是你不喜歡的,我拼盡全力也要把它戒掉。放到如今這社會,試問又有幾個人能做到呢?陪伴纔是最長情的告白,愛情最美好的樣子就是牽起你的手過一輩子。誓言樹情感衷心祝願每個人都能和今生最愛相守到老,一起書寫屬於自己的最美愛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