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一段丹陽三城巷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朝石刻遭非法盜拓的視頻在網上引發關注。視頻中,一羣年輕人,在梁武帝蕭衍修陵石刻和梁簡文帝蕭綱莊陵石刻忙碌着,有的在石刻上鋪拓紙,有的忙着拓印……

1500歲國寶遭非法拓印,南朝石刻將啓動全面考古調查

△在梁簡文帝蕭綱莊陵石刻盜拓

未經審批就私自拓印,這是違法行爲。同時,南朝石刻究竟該如何保護?也引發了文物愛好者們的討論。現代快報記者瞭解到,這羣拓印者目前已經被勸離。同時,爲了保護南朝石刻,國慶節後,江蘇省考古研究所將對丹陽的南朝石刻做全面系統的考古調查。

丹陽三處“國保”石刻遭盜拓

事情發生在10月6日中午。

文物愛好者“若耶溪”和朋友一起尋訪丹陽位於三城巷的南朝石刻,他看到一羣年輕人,正在蕭順之、蕭衍、蕭綱三處陵墓石刻前忙活,詢問他們在幹什麼,也無人理。於是,“若耶溪”隨手拍下了小視頻,併發在“金陵文物古蹟羣”裏問:這羣人在幹什麼?

“若耶溪”在得知這些年輕人沒辦手續,非法拓印後,立刻向丹陽文物部門舉報。

中午12點多,丹陽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文物科科長張益接到了舉報電話,於是,他隨即通知了南朝石刻的文保員陶師傅,和陶師傅同時趕往案發地。遺憾的是,張益路上車子爆胎了,所幸陶師傅及時趕到,對拓印者進行了制止。

1500歲國寶遭非法拓印,南朝石刻將啓動全面考古調查

△當地文保員複述情況

陶師傅經過詢問了解到,這羣年輕人自稱是上海一高校的大學生,具體什麼學校的,他們不肯說。於是,陶師傅記錄了車牌照等相關信息後勸離了拓印者。

已經報警,如何處罰看情況

對於只是勸離,文物愛好者們表示,沒有辦任何審批手續就拓印全國重點文保單位,這是違法行爲,應該處罰。

現代快報記者從江蘇省文物局瞭解到,文物拓印需要專門的技術,操作不當會對石刻造成污損和損壞,因此涉及文物的拓印需經文物部門許可,並由專業人士操作。我國《文物複製拓印管理辦法》第八條規定:複製、拓印文物,應當依法履行審批手續。依據相關法律,未經許可私拓違法,可以處2萬元以下罰款,如果對文物造成損壞,可以追究刑事責任。目前,丹陽文物部門已經向警方報案,等待進一步調查處理。

這羣拓印者的行爲,有沒有對國保石刻造成損傷?江蘇省文物局有關人員表示,這需要進一步調查鑑定。

南朝石刻保護有待升級

南朝石刻鎮守在南朝帝王陵墓前已經1500餘年,它們和帝陵、神道融爲一體,不僅藝術價值高,文化價值、歷史價值都非常高。南朝石刻分散在南京、句容、丹陽三地,其中南京21處,集中在棲霞和江寧區,句容1處;丹陽11處,石刻的造型生動,氣勢雄偉,是中國古代石刻藝術的珍品。

但當下國保石刻的保護不盡如人意。

不僅是丹陽的國保石刻遭非法拓印,2014年,南京“國保”蕭景、蕭憺陵墓石刻也遭非法拓印。警方在調查後,對盜拓者作出拘留7日罰款500元的處罰。

文物志願者方青松說,非法盜拓對文物的傷害很大,由於大量墨汁流淌並滲入石刻內部,導致石刻圖案無法辨識,於是,擁有1500歲高齡的南朝石刻,被人留下了洗不掉的黑色墨跡。爲了儘量去除污跡,文物部門委託宜興金陵文物研究所對蕭景、蕭憺陵墓石刻墨跡污損進行了清洗,前後共花3.5萬元,儘管墨跡污染基本清洗乾淨,但碑文陰刻字體已經受到墨汁侵蝕……

該如何保護?江蘇省考古研究所將進行系統性調查

丹陽南朝石刻遭非法拓印後,國保石刻該如何保護?引起了文物愛好者們的討論。有文物愛好者建議,丹陽的南朝石刻應該像南京的南朝石刻一樣,加玻璃罩或者建亭子保護起來,這樣不僅可以防酸雨侵蝕,還可以防止遭非法拓印。

對此,張益解釋說,10多年前,丹陽市曾經邀請全國各地權威文保專家,就丹陽的南朝石刻保護問題,進行了討論。當時,也有專家建議給南朝石刻加玻璃罩或者建亭子,但也有專家提出反對意見,認爲加了亭子或者罩子之後,會破壞周邊環境,加速風化等。“由於專家們的意見不統一,最後,不了了之。”

張益告訴現代快報記者,爲了監護南朝石刻,他們在石刻周邊安裝了監控攝像頭,24小時實時監控,文保員通過手機APP隨時監控。

除了監控攝像頭外,有沒有更好的手段?張益介紹說,爲了對南朝石刻更好地保護,他們委託江蘇省考古研究所對南朝石刻進行全面系統地進行調查、勘探,之後,根據調查情況,形成保護方案,上報國家文物局。

對於這一說法,江蘇省考古研究所所長林留根給予證實,他說,南朝石刻的保護問題一直是兩難境地,而事實上,南朝石刻意義重大,它們的基礎考究,而且是研究漢代以後、唐代之前陵寢制度的重要依據。“需要系統地規劃,科學地保護起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