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10月7日消息 据人民日报消息,9月26日,在日本大阪举行的国际惯性聚变科学与应用(IFSA)会议上,我国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贺贤土荣获世界核聚变能源领域最高奖爱德华泰勒奖。同时获奖的还有法国科学家Patrick Mora教授等人。站在领奖台上,贺贤土谦逊地表示,这个奖属于集体,“我只是代表我们国家来领奖”。

百科资料显示,贺贤土长期从事国家重大任务以及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理论物理专业研究。贺贤土在中国激光驱动惯性约束聚变计划(ICF)中,曾多年领导研究团队突破大量科学和技术难关,建成了中国独立自主的ICF研究体系,并领导团队获得了中国首次间接驱动和直接驱动出热核中子的重要进展;同时,他提出了不同于国际上现有ICF点火途径的新型混合驱动点火模型。

爱德华·泰勒奖是美国核物理学会设立、以“氢弹之父”爱德华·泰勒命名的聚变能源领域最高奖项,每两年在国际惯性聚变科学与应用大会上颁发,每次授予两名杰出科学家,奖励他们在运用激光和离子粒子束产生高温高强物质来进行科学研究及可控热能核聚变上的前沿研究和领导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