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客行者 三劍客

《鋼鐵洪流進行曲》火了,戰友們卻爲旗幟問題爭論起來了

文/劍客行者

現場版本

10月1日的國慶大閱兵,相信每個中國人都看得熱情澎湃,激動萬分。作爲一名退役軍人,我的心情也和大家一樣。

可是誰也沒想到,就是這樣一個國家盛典,卻在劍客所在老單位的戰友羣裏,引發了一場爭論。爭論的焦點,就是戰旗方隊中,出現了一面“鐵錘子團”的戰旗。

可是,爲什麼接受檢閱的不是我們這個“鐵錘子團”?

《鋼鐵洪流進行曲》火了,戰友們卻爲旗幟問題爭論起來了

1

當戰旗方隊出現的時候,劍客第一反應是激動,第二反應就是老單位“鐵錘子團”的旗幟會不會在其中。這倒不是劍客在那自作多情,如果大家有心的話,在15年的勝利日大閱兵中,老單位“鐵錘子團”的旗幟就飄揚在受閱方隊中,接受了檢閱。所以,劍客還是很有信心,也特別期待100面戰旗中,有老單位的身影,這對於劍客和戰友們來說,也是一種莫大的榮譽。

功夫不負有心人。雖然鏡頭沒有對每面旗幟進行特寫,但是大家在稍縱即逝的畫面中,還是看到了“鐵錘子團”幾個大字。瞬間,戰友羣裏沸騰了,很多人在羣裏都發出了自豪、驕傲等等的感慨。可是不久之後大家就發現有點不對:按照五大戰區逐一列隊的安排來看,這面“鐵錘子團”旗幟所在的位置,不是老單位應該的位置,而是屬於另外一個戰區。換句話說,儘管有了這面旗幟,但不是劍客熟悉的那個紅軍團隊。

難道我軍的序列裏,還有重名的榮譽嗎?

趕緊上網查了查。別說,還真有!

資料顯示,我軍歷史上有兩個步兵團被授予過“鐵錘子團”榮譽稱號,一個在東北,是原第23集團軍68師202團。另一個在西北,是原第21集團軍61師182團。

更巧合的是,這兩個部隊都是紅軍團,前身都來自新四軍二師:四旅十一團和六旅十六團。十一團前身是1935年第二次組建的鄂東北獨立團(劍客所在的單位)。而十六團是1934年11月鄂東北邊區第一個鄂東北獨立團,35年2月重組紅28軍時改爲了紅82師特務營。在1941年11月反擊桂頑的大橋--新張家戰鬥中,十一團擔負的是攻佔大橋鎮任務,十六團擔任的大橋鎮南面的阻擊援軍的任務。當時的師長羅炳輝明確提出,哪個團攻下大橋,就授予“鐵錘子”光榮稱號!結果兩個單位因完成任務同樣出色,同時被新四軍二師授予了“鐵錘子團”稱號。

兩個單位都出身於“鄂東北獨立團”,又同時在新四軍二師戰鬥序列,又參加了同一場戰鬥,被授予了同樣的榮譽稱號,又先後參加了兩次閱兵。一位戰友說,真的是“不是一家人,哪有這樣的緣分”!

事實清楚了,可是爭論又來了:爲什麼都是“鐵錘子團”,都是新四軍授予的榮譽稱號,爲什麼他們能代表“鐵錘子”參加閱兵,我們就不能出現在閱兵場接受檢閱呢?

爲此,有人說遺憾,有人說失望,有人說傷心。而到底誰更能代表“鐵錘子”的爭論也一直持續到深夜。

這個事情怎麼看?從內心來講,我心裏很爲難。

《鋼鐵洪流進行曲》火了,戰友們卻爲旗幟問題爭論起來了

2

資料顯示,戰旗方隊展示了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以及新中國成立以來榮譽功勳部隊的100面戰旗。仔細想想,名單的確定,既要考慮榮譽大小輕重,還要考慮功勳部隊的歷史沿革和發展進程,還要考慮各個戰區的具體情況等。

一個戰區20面旗幟,也挺難分的,手心手背都是肉。而且無論名額有多少,也無法涵蓋所有的榮譽和單位,總有人當選有人落選,更何況還是要分數五個戰區。相信,最終的考慮,必有其理由,作爲軍人來說,理解和支持。

當然作爲傳人,劍客的確希望自己團裏的旗幟可以飄揚在閱兵場,這一份榮譽需要爭取和愛護。但是無論是哪個“鐵錘子團”旗幟飄揚在閱兵場,都是代表所有的“鐵錘子團”走上了閱兵場,我們都是一樣的光榮和自豪,因爲這份榮譽是大家一起爭取奮鬥得來的,不應該分彼此你我的。

軍人愛榮譽,珍惜榮譽,但是更瞭解榮譽背後的真諦和價值所在。冷靜下來,劍客想,誰是正宗“鐵錘子團”爭論的背後,似乎是戰友對老單位的“私心偏愛”,其實是對榮譽的珍惜,更希望這份榮譽得到認可和尊重。不能出現在閱兵場是一種遺憾,畢竟這樣的機會不是次次都有。但是作爲榮譽傳人,銘記榮譽、弘揚榮譽、傳承榮譽、創造榮譽,或許纔是一代代軍人更應該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爲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

爲什麼戰旗依然美如畫?因爲新時代的軍人珍惜這份榮譽,正在傳承中讓戰旗更紅、爲它增光添彩。

3

戰旗方陣的出現,絕對是此次閱兵的一個亮點。很多人只看到了面面紅旗招展,卻沒看到100面戰旗同時接受檢閱背後的那些話:

這是最高的緬懷。每面戰旗的背後,都有着很多感人至深、讓人動容的故事。臨汾旅、渡海先鋒營、王克勤排……雖然每個榮譽的故事,劍客不能一一所知,但是劍客知道這每一份榮譽的背後,都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熱血和生命換來的勝利和榮光。或許是十幾個人的犧牲,或許是千人萬人的生命。雖然我們不能一一列舉他們的名字和事蹟,但是他們用生命和鮮血染紅的戰旗飄揚在閱兵場的時候,就是一份最高的緬懷和紀念:祖國不會忘記他們,人民不會忘記他們,人民軍隊更不會忘記他們。

這是最強的自信。人民軍隊從無到有,逐步壯大。閱兵式一件件自我研發的高科技武器裝備,提升的不僅僅是我軍的裝備水平,更展現的是我軍履行職責使命的信心。當戰旗在五大戰區指揮員的帶領下通過天安門廣場的時候,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人民軍隊的歷史和榮譽,更是保家衛國、履職盡責的自信心。這份自信心,來自黨的領導,來自先烈的精神,來自人民軍隊的發展,來自人民的支持。人民軍隊有信心、有能力去完成黨和國家賦予的神聖使命,爲戰旗添彩。

《鋼鐵洪流進行曲》火了,戰友們卻爲旗幟問題爭論起來了

這是最強的傳承。百面戰旗,只是衆多榮譽的代表和濃縮。新的征程中,一定會有更多的更新的榮譽旗幟誕生和飄揚。劍客認爲,如果再過10年、20年再有這樣的戰旗方陣,相信其中一定會有新的面孔、新的榮譽。傳承是最好的紀念,強軍是最高的告慰。戰旗飄揚讓我們知道了歷史曾經的輝煌,更讓我們知道未來更重的使命。這需要我們一代代軍人團結奮鬥、傳承發揚傳統,讓偉大復興的盛世如先烈所願。

寫完這些,其實劍客曾經的心結自己早已釋懷。而第二天和戰友交流之後,大家也沒有了昨日的激動和怨言。真的,無論今後哪個“鐵錘子團”走上閱兵場、領獎臺,其實都是人民軍隊的幸事,都是鄂東北獨立團、新四軍二師的傳承,都是所有鐵錘傳人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情,無論在祖國的哪個地方、哪個戰場。

鋼鐵洪流進行曲

相信,和劍客類似,這樣的同名連隊、營隊的故事還有很多。如果把這些故事都串在一起,其實就是人民軍隊的發展建設史,其實就是最美的強軍故事和軍人風采。

只是,有機會,到真想去那個兄弟般的“鐵錘子團”看看,別說一家人還真想得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