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展的59坦克

在即將開幕的珠海航展上,年逾古稀59式坦克再度變了新花樣,那就是中國的BMPT版火力支援車。這一次華麗翻身,讓我們看到了“五對負重輪”的魅力,不過這次能換回多少心訂單呢?

BMPT

我們得先從裝甲火力支援車的鼻祖說起。1994年,經歷了“地獄般”的格羅茲尼巷戰之後,俄國人開始尋求一種能夠“對建築物中的敵軍持續掃射”的重裝甲人員殺傷載具。在這一需求下,俄羅斯於1998年開發出了一款名爲BMPT的改裝戰車。BMPT從T-72坦克底盤改裝而來,加裝了2門30毫米自動炮和4具9M120反坦克導彈發射器。這也是這次曝光的“最新59改”最可能的參考對象。

挑戰者神槍手

從俄羅斯人的實戰經驗來看,自行防空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人員殺傷載具的角色。不過俄羅斯人認爲自行防空炮的裝甲防護太差,且“體重”太輕,難以承擔像主戰坦克那樣的清障任務。但俄羅斯人畢竟是以自身的視角來看這一問題的。從世界範圍來看,許多國家都曾經制造過以主戰坦克底盤爲基礎改裝的自行防空炮,比如:英國的挑戰者神槍手、德國的豹2神槍手等。和BMPT這種專用的步兵壓制載具相比,這些坦克改造防空炮的最主要問題其實是“太貴了”——昂貴的火控雷達和光電瞄準系統在反步兵作戰中是完全不需要的。

火力!火力!火力!

在未來,我軍也有可能面臨與車臣戰爭時期的俄軍和中東武裝衝突中的以軍那樣的巷戰、反游擊戰需求,比如:東南某島是一個高度城鎮化的島嶼,未來戰役不可避免的要陷入巷戰。在都市巷戰中,我軍也不可避免的需要對藏匿在城市建築物中的敵軍進行壓制性攻擊。此外,在有可能的東南亞方向丘陵、雨林作戰中,我們也急需一款能夠對便攜式反坦克導彈、火箭筒等攻堅武器有良好防禦能力的重型步兵戰車。

20毫米遙控炮塔

但如果僅僅是爲了滿足壓制步兵的需求,專門爲這種需求開發一款新型載具的必要性還有待研究。包括美、德、法在內的一些國家也曾經嘗試過爲坦克安裝20毫米遙控炮塔,來壓制工事和建築物內的步兵並提供一定的防空和反輕裝甲的能力。以此爲借鑑,中國也完全可以嘗試爲主戰坦克安裝20毫米遙控自動炮或35毫米遙控榴彈發射器等武器來滿足這一需求。從成本的角度考慮,這絕對比以59式坦克爲基礎研發一款新的戰鬥載具要廉價得多——畢竟遙控武器站可以直接使用坦克本身的火控系統來操作。

59火力支援車武器裝備

在重型步戰車方面,一款現代化的步兵戰車至少需要一門威力、精度和射速都足夠的自動火炮,和一部足以應對任何戰場條件的現代化火控系統。此外,由於車輛的防護水平與其重量息息相關,步兵戰車的防護水平上升的同時也必然會伴隨着重量的飆升。這時,爲了跟得上主戰坦克的推進,一個更大馬力的發動機又必不可少。算下來,使用老式坦克底盤改造步戰車僅僅能夠省下一個“車殼子錢”。但爲此又要付出在設計方面向老式坦克的架構妥協的代價。

參展方案

在這款59式坦克改裝的重型步戰車上,我們仍然能看出一些端倪。首先,和很多利用T55坦克家族改裝的步兵戰車不同,爲了方便設計,這款重型步戰車將坦克車體的方向倒轉,這意味着要重新構築裝甲佈局和車體結構管線構造。這樣做的另一個弊端在於:59式坦克原本的設計更加偏重正面防禦,而後面的防禦並沒有經過專門的優化。這使得其喪失了坦克底盤的最大優勢——防禦力。畢竟在垂直的“屁股”上加強防禦的代價要比在避彈外形優異的“臉上”大得多。

不過,畢竟還是“五對負重輪”,看起來有點掉價,如果未來能夠出高配的VT-4底盤的型號,或許會有更不一樣的銷路。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