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即使龔慶知道幫助田老解脫對於他和全性來說都沒有一絲一毫的好處,甚至會惹來殺身之禍,第一個原因是自己與田老相處三年已經有了感情,龔慶對田老終其一生保守祕密的行動十分尊敬,第二個原因是殺死田老其實是幫助田老將祕密泄漏之事告訴天師,第三個原因是祕密泄露必然會引發天師府與全性之間的戰爭。龔慶的第二個大膽之舉就是在羅天大醮結束之後讓全性在龍虎山鬧事給自己製造對田老下手的機會,雖然龔慶已經是全性代掌門,但全性中人並不服從於他,所以龔慶爲了驗證這個猜測以自己的性命作爲賭注來獲得一次號令全性行動的機會。

我明白,我明白,您教訓得是,您,好吧。

您的命,我背了!

二太師爺,晚安 --全性代掌門龔慶

在《一人之下》的衆多門派之中,全性是異人界最大的邪教門派,全性中人亦正亦邪,在其他門派看來全性中人大多是爲了滿足一己私慾而加入的瘋子。在老天師張之維看來:現在的全性門人雖爲全性中人,但卻沒有全性最初的風骨,因爲執着於不拔一毛的理念,從而成爲了一味滿足私慾而到處惹是生非的全性妖人。

何爲全性風骨?全性理念是:保全生命誕生之初的那一點本來天性,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爲也,取一毫而損天下,亦不爲也。不拔一毛爲全性之陰,不取一毫爲全性之陽。不因世界誘惑而改變自己的本性,不因自己本性而去損害世界。而從一人之下目前的所有劇情來看,在全性之中能夠稱得上有全性風骨的只有兩人:全性掌門無根生與全性代掌門龔慶。

全性之陰不拔一毛:龔慶爲自己一個猜測潛伏龍虎山三年,以命做賭注發動全性攻擊龍虎山

如果將全性的不拔一毛看做是跟隨自己的本性去肆意妄爲,那龔慶可謂做到了極致,誰都不會想到全性進攻龍虎山這一瘋狂的行動是建立在龔慶個人的猜想之上,因爲對甲申之亂的真相感興趣,龔慶從全性與張懷義的恩怨入手調查,在結合多方情報後龔慶得出一個猜測:龍虎山的田老在下山時見過張懷義。爲了這個猜想龔慶更名改姓前往龍虎山潛伏三年之久,全性代掌門因爲一時興起就前往天下正一統領的龍虎山當小童,着實是驚世駭俗。而龔慶在照顧田老日常生活的過程更加確信了自己的猜測。恰逢老天師爲張楚嵐入世之事舉辦了羅天大醮,龔慶第二個大膽之舉也開始悄悄進行。

龔慶的第二個大膽之舉就是在羅天大醮結束之後讓全性在龍虎山鬧事給自己製造對田老下手的機會,雖然龔慶已經是全性代掌門,但全性中人並不服從於他,所以龔慶爲了驗證這個猜測以自己的性命作爲賭注來獲得一次號令全性行動的機會。龔慶選擇在羅天大醮之後下手的原因有三個:其一是全性可以借羅天大醮觀衆的名義進入龍虎山,在域畫毒的僞裝幫助下留在龍虎山。其二就是龍虎山門人在經過羅天大醮的接待會相對勞累,對於全性來說就是最好的下手機會。其三是全性目的的迷惑性,在行動中龔慶定下了三個目標來分散龍虎山與公司的注意力,八奇技通天籙與寶兒姐都只是次要目標,直到龔慶得手之後所有人才發現了田老纔是全性的真正目標。也是從全性攻山篇開始,一人之下的智鬥開始愈發精彩。每一次主角團與“反派”之間的智鬥都是精彩且燒腦的精彩看點。

全性之陽:不取一毫,龔慶替田老揹負祕密,引發了天師下山蕩全性,龔慶與田老一樣爲了保密坦然赴死

對於龔慶這個人物爭論最大的就是他殺死了田老,有很多粉絲在看到這個劇情時所評價的也只是龔慶的這個行爲,並不是結合整個事情的前因後果去評價龔慶這個人物。田老在當年甲申之亂時見到了張懷義並且得知了甲申之亂的祕密,田老爲了保守這個祕密四肢被廢一身修爲盡失,爲了保守祕密田老開始了一生“神滿不思睡”的修行。在龔慶得手之後田老因爲祕密泄露一心求死,龔慶在明白了田老的意圖之後也下定決心幫助田老解脫。龔慶在得知甲申之亂的祕密對世界影響巨大後,他與田老做出一樣的選擇,以死守護這個祕密。

田老在祕密泄漏之後一心求死的原因是自己沒能完成對張懷義的承諾,既然祕密泄露自己只有以死謝罪。在明白了田老的意圖之後龔慶本來可以離開,但他卻下定了很大的決心去完成田老的心願。即使龔慶知道幫助田老解脫對於他和全性來說都沒有一絲一毫的好處,甚至會惹來殺身之禍,第一個原因是自己與田老相處三年已經有了感情,龔慶對田老終其一生保守祕密的行動十分尊敬,第二個原因是殺死田老其實是幫助田老將祕密泄漏之事告訴天師,第三個原因是祕密泄露必然會引發天師府與全性之間的戰爭。即便如此龔慶仍然選擇幫助田老解脫。龔慶的選擇是全性的另一個理念:不取一毫,因爲自己的行爲本身損害了他人,那麼就得去揹負起相對應責任。

從這個事件來看,田老確實是因爲龔慶的行動而選擇死亡,龔慶在這一點上是不折不扣的壞人,不顧他人勸告,爲了自己想要知道真相的私慾,讓不少人因此被他的行動波及。但龔慶也不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壞人,龔慶選擇幫助一心求死的田老解脫,將田老的祕密揹負在身,將自己贏來的第二個號令全性的機會用來讓全性全員戴孝祭奠田老,龔慶的行爲一直都是跟着自己的本心而走。在全性不拔一毛的隨性之下又有着不取一毫的灑脫。

在引發了天師下山蕩全性的大事件後,全性差一點就被老天師給挑了,在全性十四位高手都敗在了老天師手中時,龔慶作爲這個世界的始作俑者終於出場了,天師下山因龔慶而起也因龔慶而終。龔慶之所以在天師下山初期選擇隱藏,是因爲田老的記憶並未破解完成,龔慶還沒有看到甲申之亂的真相,在記憶破解完成後,龔慶看到了夢寐以求的祕密,龔慶自知無法揹負這個對世界影響巨大的祕密,他也知道天師下山的目的就是爲了找到自己,讓祕密不能泄露出去,所以龔慶做出了跟田老一樣坦然赴死的決定,龔慶的遭遇可以概括爲:朝聞道,夕死可矣。

在《一人之下》的角色塑造中,二叔不斷通過劇情向我們強調的就是“人並不是非黑即白,角色亦然”,人是一種複雜的生物,好人會做壞事,壞人也會做好事。龔慶並不是常規意義上的“反派”,他的行事作風既有保存本性、隨心所欲的瘋狂,也有勇於承擔、爲人着想的理性,在全性已經被不拔一毛的思想影響,滿足私慾的“全性妖人”佔據大多數時,龔慶依舊擁有着全性的風骨: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爲也,取一毫而損天下,亦不爲也。喜歡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你的關注轉發評論收藏都是我最大的支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