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論揹負着怎樣的評價,她依然是那個能爲贊助商吸引最多眼球的莎拉波娃——球可以不打,但是錢不能不賺,這份帶着銅臭的執拗或許並不討喜,卻是莎娃貫徹始終的人生態度的最佳體現。不論如何,尤里的700美元賭資加上瑪利亞的天賦,總算給他們贏得了留在美國訓練生活的機會——然而與其他運動員提起啓蒙教練時常有的溫情不同,莎娃在描述最初接納自己的兩所網校的時候提及最多的詞彙是“商品”——俄羅斯人在懵懂的年紀已經懂得自己上場“表演”就可以給學校招來贊助商投資的因果關係。

網易體育2月26日報道:

“網球將我推向了全世界,這是我人生組成的一部分,也是我鍛鍊自己以及衡量自己成長的方式。但是,我選擇進入人生下一個篇章,去挑戰另一個山峯,我將繼續努力,勇敢攀登,我會不斷成長。網球,我要說再見了。”

2020年2月26日,莎娃正式宣佈退役,正如她在一次採訪中所說:“我唯一想表達的就是,我們該向前看了。”

但向前看,並不意味着告別。從今以後,也許我們見到的將是商業巨星——莎拉波娃。

太功利?莎娃前半生竟都與錢有關!貧窮讓她成最佳商業範本

與那些宣稱自己對市場運作一竅不通的“純粹”運動員不同,莎拉波娃從來不掩飾自己對商業營銷的興趣和熱情。她愛賺錢、會賺錢,特別喜歡親自出面在贊助商中巧妙周旋;儘管最高學歷僅僅是函授高中,福布斯雜誌卻稱莎娃配得上“體育市場學博士”的頭銜。究竟是什麼樣的因由讓莎拉波娃對金錢如此狂熱?她又爲什麼能夠成爲商業價值最高的網壇女王?我們不妨跟隨她自傳的節奏,回到一切開始的地方去一探究竟。

700美元,莎娃走上網球路

“到了早晨,還沒睜開眼睛我就知道自己到了個陌生的地方。我能聽見我父親在說話,語速快,聲音輕,語氣失落。他已經醒了幾個小時,也許他根本沒睡。”

太功利?莎娃前半生竟都與錢有關!貧窮讓她成最佳商業範本

莎拉波娃在自傳中這樣描述自己6歲跟隨父親來到美國後迎來的第一個清晨。父女倆寄宿在飛機上認識的俄國同胞在弗羅裏達的旅館房間裏,兜裏揣着僅有的700美元睡在地板上。

弗羅裏達是美國的“網球工廠”。打開谷歌地圖,在弗州境內搜索“網球學校”關鍵詞,跳出的結果超過30家。數以千計的球童在這片網球熱土上訓練、競爭,燃燒着天賦和金錢——作爲投資,實力雄厚的學校會給特別有天賦的孩子提供獎學金。

“這樣的電話我每週都要接到幾個,‘這裏有個姑娘你一定要看一下。’‘那裏有個女孩絕對是明日之星’”,尼克-波勒蒂埃裏——莎娃初到美國時第一所接納她的網球學校的校長這樣說過。“所有父母都相信自己的女兒會是網球場上下一個女王。”

莎娃自傳選讀:父親、前任、一生之敵

年幼的莎拉波娃就是在這樣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得到了波勒蒂埃裏網球學校以及康奎斯塔多網球學校免除學費的待遇——雖然僅僅相當於1000美元左右的獎學金,卻是這些網球學校肯壓在一個表現突出的6歲女孩身上的全部賭注。

不論如何,尤里的700美元賭資加上瑪利亞的天賦,總算給他們贏得了留在美國訓練生活的機會——然而與其他運動員提起啓蒙教練時常有的溫情不同,莎娃在描述最初接納自己的兩所網校的時候提及最多的詞彙是“商品”——俄羅斯人在懵懂的年紀已經懂得自己上場“表演”就可以給學校招來贊助商投資的因果關係。

可以說幼年時這段貧乏動盪經歷深刻影響了莎拉波娃的性格,潛移默化地塑造了她的價值觀。因爲沒有錢,能睡旅館的地板都要感謝老天;因爲沒有錢,父親尤里必須對無理的教練低聲下氣、做繁重的體力活弄傷了後背;因爲沒有錢,他們必須忍受房東太太陰晴不定的脾氣;因爲沒有錢,她只能穿“富家小姐們”剩下的衣服,用不稱手的陳舊裝備;因爲沒有錢,6歲的她不得不與遠在俄羅斯的母親分離三年。

也許在六七歲的年紀,莎拉波娃還不懂得什麼是真正的富人生活,但是有一點已經很明確,她需要錢。

10萬美元,成莎娃人生最大轉折

1999年,波勒蒂埃裏網球學校被全球最大的體育競技公司IMG收購,12歲的莎娃也在簽約IMG之後獲得了每年10萬美元的貸款。莎拉波夫父女兩動盪清貧的生活這才真正宣告結束——這是瑪利亞人生中最大的轉折點。

太功利?莎娃前半生竟都與錢有關!貧窮讓她成最佳商業範本

“我笑得停不下來。那些房間的尺寸,車庫有那麼多門,還有那些大窗子,穿越林間的私人小徑,甚至還有獨棟客房,你聽過這種事嗎?這是我第一次進入真正有錢人的房子。”

莎娃這樣形容她初次拜訪IMG老闆麥考馬克私人豪宅時的感受,“以前我只是專注打球,我熱愛網球,但是並不知道勝利除了競技之外還有什麼意義,”莎娃這樣回憶自己作爲“職業運動員”意識覺醒的時刻是說道,“IMG的貸款改變徹底了我們一家的生活,我想我找到了令自己專注的動力。”

作爲IMG的創始人,麥考麥克眼光獨到,出手大方,“即使被是我們選中的這些年輕人,也只有十分之一能給公司帶來回報,”他在2013年的一次採訪中這樣提到,“但是這樣也就足夠了。”

看看IMG的明星客戶名單,就知道麥考麥克所言非虛——費德勒、索普、老虎伍茲、魏聖美、李娜——娜姐在IMG的經紀人恰好和莎娃是同一個——大名鼎鼎的明星經紀人麥克斯-埃森巴德。

太功利?莎娃前半生竟都與錢有關!貧窮讓她成最佳商業範本

1999年的埃森巴德剛剛開始自己的體育經紀人生涯,是他幫同樣初出茅廬的莎娃申請到了那筆救命的貸款。有了這筆錢,俄羅斯姑娘才能在場上盡情揮灑天賦,不用再爲教練、裝備、醫療、住宿之類的事情分心。

“等我成爲職業選手,IMG就會收回那筆錢。”每年10萬美元對於12歲的莎娃來說或許還是個天文數字,進入職業序列、還清貸款是她當時爲之奮鬥目標,就像網球學校裏上百名接受貸款資助的球童一樣。“麥克斯讓我不用擔心,他會打理好這方面的問題。”

莎拉波娃相信自己的經紀人,她相信他可以幫她還清貸款,但是俄羅斯少女的野心已經不止於此。她見識過了真正富有階層的生活,明白了自己正在從事的這項運動可以帶來怎樣的財富。

“從那以後我不再爲了打球而打球,而是把網球當作一項事業來經營。”

兩億八千萬美元,莎娃登網壇後位

毫無疑問,義無反顧帶她走上職業網球之路的是父親莎拉波夫,但是真正陪她走過整個職業生涯,並且幫她完成從冠軍球員到超級巨星明星蛻變,協助她經營財富帝國的卻是她的經紀人——麥克斯-埃森巴德。

“麥克斯一半是家人,一半是經紀人,”莎拉波娃這樣形容埃森巴德。“他從最開始就陪着我,相信我。我面對陌生人總會設防,但是跟麥克斯在一起,基於我們之間的過往,就有一種特殊層次的信任。”

太功利?莎娃前半生竟都與錢有關!貧窮讓她成最佳商業範本

紐約時報曾經評價莎娃與麥克斯之間的關係與其說是經紀人與僱主不如說更像是一對叔侄。埃森巴德對莎娃也確實像照顧侄女一樣,鉅細靡遺,力求周全。如果莎娃在某地決定入住一家新的酒店,埃森巴德會立刻投入戰鬥,他面見管理層,親自面試安保,仔細檢查套房,測試一切設備。他甚至會在酒店大廳叫一輛出租車,親自跑一趟網球場,就爲了記下最省時間的路線。

“簽約IMG之後其實有很多小合約找上門來,”金牌經紀人這樣回顧自己與莎拉波娃合作的起點,“但是我都一一拒絕了,她不是那種靠賺這種小錢維生的運動員。”

拒絕分散精力的走穴代言,埃森巴德從莎娃職業生涯的起點就爲其精心挑選合適的贊助商,即使它們在當時不一定會爲一個前途未卜的小女孩開出高額支票。“我說服耐克來包裝她,動用一切關係讓那個行業巨頭相信這份投資可以得到豐厚的回報,超越阿迪達斯與庫爾尼科娃的合作。”

2004年,當莎拉波娃在溫網決賽中擊敗小威廉姆斯,拿下職業生涯的第一個大滿貫之後,埃森巴德對贊助商們的承諾都順風順水地一一實現。

太功利?莎娃前半生竟都與錢有關!貧窮讓她成最佳商業範本

從2005年開始到2015年,莎拉波娃一直在福布斯女子運動員收入排行榜上穩居首位。即使她三千六百萬美元的職業生涯獎金數甚至不到小威廉姆斯八千四百萬美元的一半,俄羅斯人的總收入卻一直遙遙領先,達到接近三億美元的驚人數字。

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2015年,莎拉波娃深陷禁藥醜聞,埃森巴德不僅沒有拂袖而去,還將未能及時更新禁藥名單的責任完全攬到自己身上,甚至故意頻頻發出有爭議的言論,將負面輿論儘量從莎娃身上引到自己這邊;同時繼續爲她推進自己的糖果品牌“砂糖波娃”。

“當我獲得大滿貫的時候,所有人都聚集過來,我是世界的寵兒,”莎拉波娃在自傳中這樣描述,“而當我遭遇挫折的時候,麥克斯依然堅定地與我站在一起,從始至終。”

太功利?莎娃前半生竟都與錢有關!貧窮讓她成最佳商業範本

2016年,雖然在福布斯財富榜上被小威廉姆斯超越,但是莎拉波娃依然以兩千二百萬美元的總收入位列第二——能在零參賽、零獎金的前提下達到這樣的高度令人刮目相看。

禁賽期中的每一次出鏡,每一場走秀,莎拉波娃都無法避免關於禁藥的話題——媒體的質疑,同行的譏諷,這些都不能阻止她在秀場上露出最燦爛的笑容。不論揹負着怎樣的評價,她依然是那個能爲贊助商吸引最多眼球的莎拉波娃——球可以不打,但是錢不能不賺,這份帶着銅臭的執拗或許並不討喜,卻是莎娃貫徹始終的人生態度的最佳體現。

兩千九百萬美元,小威莎娃恩怨的最終答案?

提起莎娃的奮鬥史,就不得不想到另一個網壇巨星,雖然同樣出身微寒,賽蕾娜-威廉姆斯。關於她倆的恩怨,最讓人們津津樂道的還是那段男人之爭。

2012年,有媒體爆料小威和迪米同遊巴黎,不僅去了埃菲爾鐵塔,還一起著名的情人餐廳。但一年之後的馬德里公開賽,人們又看到迪米和莎娃親密約會。

太功利?莎娃前半生竟都與錢有關!貧窮讓她成最佳商業範本

兩人對男人的口味也許有相似之處,但對於金錢的態度小威卻似乎與莎娃完全相反——至少她在公開場合是這樣表現的。

“我真的不是爲錢而戰,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拿到獎盃,從來不去看那些支票。”她在福布斯雜誌的採訪中這樣說道。

鑑於塞蕾娜曾經有過拿着100萬美金的支票直接往自動存款機裏塞的經歷,我們也許應該相信她確實與渴望掌控一切商業活動的莎拉波娃有着截然相反的金錢觀。但是這也並不意味着網壇一姐就真的能對俄羅斯人在商場上呼風喚雨的現實泰然處之。

小威廉姆斯一貫球風凌厲,但是每每面對莎拉波娃她都能展現出比面對其他選手時更犀利的殺氣——或許是因爲她本人對那場將莎娃推向世界舞臺的失利一直難以釋懷。

“我再也不會輸給那個賤人。”

太功利?莎娃前半生竟都與錢有關!貧窮讓她成最佳商業範本

莎娃聽說塞蕾娜曾經這樣對身邊的人賭咒發誓,並且把這個戲劇性的片段寫在自己的自傳裏。而根據威廉姆斯姐妹身邊親友的描述,小威對於贊助商對莎拉波娃這種“歐洲金髮妞”的偏愛非常反感卻又無能爲力。其實顏值並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因爲即使擁有同款外表,沃茲尼亞奇以及莎拉波娃的俄國同胞德門蒂耶娃,這些同樣戰績不俗的金髮美女也都在與莎娃的贊助商競爭中甘拜下風。戰績、外貌、精明的運作,所有這一切完美配合在一起纔有了莎拉波娃的商業奇蹟。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直到2016年小威才終於在莎娃缺席的情況下打了一場有些遺憾的翻身仗——兩千八百萬美元的總收入讓她重回福布斯榜首——雖然這個數字並沒有超過2015年莎娃創下的兩千九百萬美元的紀錄。或許小威並不認同莎娃的金錢觀,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她本身也被對方那種“貪婪”的作風刺激,從而更加積極地提升自己,也因此提升了整個女子網壇的競技水平。

太功利?莎娃前半生竟都與錢有關!貧窮讓她成最佳商業範本

雖然有些人會對莎拉波娃復出後走穴圈錢的行爲嗤之以鼻,甚至有人猜測她是爲了追逐利益不擇手段才陷入禁藥泥潭,然而不可否認的是莎拉波娃的人生經歷確實是職業體育資本運作的最佳範例。如上文中提到的,2016年,莎拉波娃在完全沒有賽事獎金入賬前提下依然高居福布斯女運動員年收入排行榜次席。贊助商不是慈善家,之所以對深陷醜聞的俄羅斯人“不離不棄”也是因爲她讓他們相信,除了她自己之外,當今女子網壇沒有這樣“才色兼備”又野心勃勃的投資對象。

從白手起家到富可敵國,莎拉波娃的“成功學”或許太過功利,但是職業體育需要這樣的明星運動員,觀衆需要這樣的明星運動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