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城市都会有那么一个地方,即使它因陈旧逐渐退出潮流的舞台,但仍深深地烙在我们的记忆里,温柔无比。

我从小在乌尤坝长大,98年大洪水淹了我家,一晃20年就过去了,子弟校门口的杂草、小路两旁的平房…很怀恋以前在乌尤坝生活的日子。

-@阿姝

自从搬到了城里面,儿时的玩伴已经各奔东西,父母从曾经的青壮年变成了现今的垂垂老矣,我们的青春和爱情,我们的梦想和激情,都曾经在这里萌芽,乌尤坝,勾起多少人对逝去光阴的记忆…

-@林海南南南南

这里的破败与萧条,一时繁华过后留下的岁月划痕与落寞,让我心疼、感伤,只因它跟世界文化遗产、5A级景区身份的光鲜亮丽太格格不入了!

-@悟道明慧

还有人记得水运局技校吗?那是我心心念念的母校啊!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说起乌尤寺,绝大多数乐山人都不会陌生。但说到乌尤坝,又有多少人记得呢?

乌尤坝并不是一处知名旅游景点,也不是一座拦水大坝,而是一处位于乐山大佛附近的民居老宅区。

乌尤坝位于乐山乌尤山中,通往乌尤坝,首先要经过一座桥——乌尤坝大桥。

走过大桥,仿佛来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茂盛的树荫,残破的房子,偶尔经过的行人和车辆…很难想象,这里曾经也是辉煌一时。

但一圈逛下来你会发现,这处静谧之地,既满足了人们追寻记忆的情怀,又充斥着新旧撞击的新鲜感,让人有恍若隔世的空间跳跃感。

//

乌尤坝的繁华昌盛

//

时间播回到上世纪70,80年代。

在那个百废待兴的时期,乌尤坝是极其繁荣的。这里曾因大渡河水运局、东风航运公司而成为乐山最繁华的地带之一。那时候的乌尤坝水运繁忙,风景秀美,人烟兴盛,好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大人们在厂里干活,孩子们在学校认真学习,生活可以说是安定祥和的。

听老一辈的讲,在那个年代,乌尤坝上的孩子到子弟校上学,只需要象征性地交一点学费,繁盛时期来这里上学的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概有一两千人。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随着大渡河水运局的没落,其承办的子弟校也跟着大门紧闭了。乌尤坝上的很多工厂,诸如造纸厂、冰糕厂相继倒闭,很多居民也跟着搬走了。

//

乌尤坝的落魄衰败

//

2000年前后,因为企业改制,曾经在乌尤坝坝尾繁华一时的嘉乐造纸厂也倒闭了。和大渡河造林局的一起搬迁走的,还有大批员工,剩下的大片简陋的建筑群展现出了乌尤坝的落寞。

小时候,总觉得乌尤坝很“大”!大到什么东西都可以在这里买到,衣食住行应有尽有。担着篮子卖菜的大姐,笑呵呵卖米花糖的老伯,还有那让人难以忘怀的眼镜面店,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长大后,只感觉乌尤坝很“老”!斑驳的小路、陈旧的商铺、一个个充满年代感的招牌、瓦片上的青草…仿佛都在诉说着,一个迟暮老人的曾经繁华的过往。

经历40年的时光荏苒,如今乌尤坝随处可见危房,一个个鲜艳亮丽的“拆”字,令人感慨万千。

还记得年少时在单位房楼下嬉戏的时光吗?

还记得走在小路上,总听到“磨剪刀菜刀”的吆喝声吗?

还记得那些年在小操场开运动会的激情吗?

还记得晚饭后和长辈一起去堤坝散步的悠闲吗?

还记得这个颇有特色的锅炉房和水塔吗?

还记得80、90年代人来人往的酒店吗?

还记得放学后去大渡河水运局办公室找爸妈的场景吗?

还记得这家从小吃到大的饭馆吗?

还记得经常和街坊领居话家常的温馨吗?

那些一度想要留住的,却留不住;想要拆掉的,却也拆不掉。但不论乌尤坝现在是什么样子,这个地方都曾让我们有着忘不掉的回忆,生活可能只是一小段,走出来却需要一辈子。

但是城市发展要滚滚向前,就算再难割舍,该告别的终将告别,留不住的必定留不住!只希望这里能变得更好!

时代在变,我们的生活也在变

不变的是我们对乌尤坝的情愫

再见!乌尤坝!

再见!这座城市的记忆!

你和昔日的乌尤坝

有过哪些故事?

欢迎与小编一同分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