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7日晚間,上海電影公告稱,截至10月6日24時,公司參與發行的電影《攀登者》在中國大陸地區上映7日的累計票房收入約爲7.61億元。“爲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今年國慶檔電影行業推出了一批主旋律獻禮片,與以往嚴肅的主旋律作品不同,近年來的獻禮作品逐漸融合了商業片的元素,實現了口碑與票房雙豐收。

(原標題:國慶檔票房收入同比增長130% 主旋律電影迎票房口碑雙豐收)

國慶假期已經結束,對於電影行業來說,過去的七天假期精彩紛呈。燈塔專業版APP數據顯示,截至10月7日18時,今年國慶檔票房收入50.02億元,同比增長130%。其中,票房收入最高的影片《我和我的祖國》於9月30日上映,總票房已經近22億元。

“爲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今年國慶檔電影行業推出了一批主旋律獻禮片,與以往嚴肅的主旋律作品不同,近年來的獻禮作品逐漸融合了商業片的元素,實現了口碑與票房雙豐收。”一位傳媒行業券商分析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獻禮作品各大電影公司都有參與,其中博納主推的“中國驕傲三部曲”最爲出色。

國慶檔票房收入同比增130%

“雖然今年國慶檔的影片題材不算豐富,但各大主旋律電影的表現都可圈可點。”一位北方地區的院線經理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國慶前夕大家預估主旋律電影會成爲主流,沒有想到還成就了多部爆款,“可以說是集體發力”。

今年國慶檔有9部影片上映,截至10月7日20時實現檔期總票房收入50.02億元,與2018年國慶檔票房總收入21.75億元相比,增長了130%;檔期總出票1.32億張,總場次295.97萬場,平均票價37.4元/張。

按照票房收入來看,檔期排名前三的作品分別是《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這三部電影的票房收入分別爲21.98億元、19.55億元和8.15億元。

其中,《我和我的祖國》首日票房2.87億元,在淘票票平臺中的“想看”人數達近135萬,燈塔平臺的爆米花指數達到97,豆瓣、淘票票、貓眼三大平臺評分分別爲8分、9.5分、9.4分。

“開始給幾部主旋律電影排片都在30%左右,《我和我的祖國》上座率遠超預期,整個檔期我們都在不斷調整,從國慶假期前六日的表現來看,該片票房收入佔比接近45%,很多是闔家老小一起來看的,不僅僅是年輕人,年紀大的觀衆也有不少。”上述院線經理告訴記者。

他認爲,今年國慶檔票房爆發原因有兩點:一方面,舉國上下歡慶祖國生日,國慶檔上映的這幾部主旋律電影都很切合節日氣氛;另一方面,電影作品本身精彩,深刻且富有故事性。

多家上市公司獲益

事實上,今年主流影視公司都推出了獻禮作品,《我和我的祖國》的出品方是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博納影業和阿里影業,聯合出品包括光線傳媒、復星影視等;《中國機長》的出品方包括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博納影業和阿里影業等;而《攀登者》的出品方是上海電影,聯合出品包括北京文化和華誼兄弟等公司。

10月7日晚間,上海電影公告稱,截至10月6日24時,公司參與發行的電影《攀登者》在中國大陸地區上映7日的累計票房收入約爲7.61億元。截至10月6日,公司預計來源於該影片的綜合收益暫爲700萬元至1700萬元。鑑於影片還在上映中,相關收益將隨着票房增加而相應增長。

同日晚間,文投控股公告稱,截至10月6日24時,公司參與投資和聯合出品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累計票房收入約爲20.49億元。公司初步估算,截至10月6日24時,公司投資於該影片所產生的票房分賬收益暫爲185萬元至205萬元之間。目前,該影片還在上映之中,公司來源於該影片的票房分賬收益將伴隨影片票房的增長而增加。

此外,還值得一提的是博納影業發佈的“中國驕傲三部曲”——《決勝時刻》《中國機長》《烈火英雄》。作爲獻禮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影片,這3部作品均取材於真實歷史,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在建設新中國過程中的艱辛努力和偉大壯舉。

觀衆董先生告訴記者,今年國慶節他看了三部電影,分別是《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和《決勝時刻》,“一部比一部令人感動,尤其是《我和我的祖國》,講述的7個故事看完熱淚盈眶,感慨祖國強大,中國人民如今的生活幸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