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年前,吳亦凡和虎撲步行街大戰三百回合的戰況還歷歷在目。不僅把吳亦凡的路人緣敗壞光了,還留下了許多經典的diss skr wu的歌曲。這一切"反轉",都源於凡凡發的一首新歌——《大碗寬面》,這一次的架勢,甚至比以往幾次粉絲刷榜刷上去的,還要聲勢浩大。

"電音電鰻"、"蘇韻錦你欠我這裏的用什麼還"、"你看這個碗它又大又圓",堪稱吳亦凡三大黑料。作品一般,但是會講話,前一年的freestyle下一年的skr,網上衝浪時髦用語刷屏刷成現象級,可遺憾的是,skr和freestyle的初衷,是饒舌界嘻哈男孩們,用來嘲諷的他的笑話。

當年他在節目上臨時表演的大碗寬面,更是成爲B站的鬼畜素材。這次,吳亦凡直面這段鬼畜素材,吐槽自己做成了專曲。虎撲直男對於吳亦凡態度的反轉,並不只是因爲《大碗寬面》這部MV,畢竟靠自黑反轉輿論的明星實在太多了,不差他一個。

洗白的另一項更重要的原因是——蔡徐坤。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自從蔡徐坤當了NBA大使後,虎撲步行街集體懷念起skr wu來,因爲畢竟吳亦凡是真的會打球。今日虎撲名言是:以前有個吳亦凡我們沒有珍惜,直到現在出來個蔡徐坤我才追悔莫及。

沒有"把華人音樂領向世界"的濃濃民族情,也沒有"夢想啓程不忘初心"的拳拳赤子心;這次的吳亦凡儒雅隨和,明說了主要目的是讓你開心。MV不帥也不酷,視聽語言都靠了插畫來實現,就很像一位知名網絡歌手的工坊良心作,從頭到尾的"網感",和"大碗寬面"的來龍去脈不能再契合。

娛樂圈紀委王思聰轉了微博、昔日偶像兄弟鹿晗黃子韜紛紛跳出來力挺,就連最會做人的芒果臺守望者何炅老師,都不忘誇一聲"吳亦凡好有趣一男的"。吳亦凡在"嘲諷流量"風氣中的絕地反擊,說意外,其實也不意外,跟同行相比,他是最先突破的那一個。

中國娛樂圈偶像生態不甚樂觀,這是聲名遠揚的全民共識,吳亦凡黃子韜鹿晗張藝興們,都是從韓國偶像工廠生產流水線上,走出來的藝人練習生。中國從韓國照搬的偶像發展模式,學會了臉蛋要精緻、學會了見粉絲要比心,學會了"偶像包袱"端着卸不下,偏偏就沒學會好好唱歌好好演戲。

吳亦凡此舉,生動地給我們演繹了"流量明星再翻紅"的另一種模式,當今中國深陷"羣嘲"風波的流量明星們,還真沒幾個做得到,作爲"弱勢傳播的典型",偶像肯從神壇上走下來,主動迎合輿情說一句"是,我真可笑",偶像變諧星,連IP都換了,吳亦凡和吳亦凡的團隊們,這是真聰明。

沒有脫離保質期的流量,也沒有一紅到底的偶像。誰也不能保證在將來,這些東西會不會是蔡徐坤的。現在的蔡徐坤可能實力與資源稍欠了一籌,但只要大家還願意一邊罵一邊捧,流量的積攢就一定會有出頭之日,當代中國的偶像流量,就是這麼值錢,但也是病態的。至少吳亦凡和蔡徐坤,還有過去的張藝興鹿晗黃子韜,都是被罵紅的。

這個時候,主動"走下神壇"、主動自嘲和主動放下偶像包袱的吳亦凡,能不拉盡好感嗎?

蔡徐坤從出道以來,就多次被和吳亦凡放在一起比較。二人皆是練習生出道,有人說前者是在走後者的路線,也有人說他們外形又有相像之處。最重要的是,他們各自包攬了國內偶像養成兩個高光時刻的頂級流量,卻也難免"高處不勝寒",在爭議與質疑裏翻滾。

時至今日,歸國四子仍未摘掉偶像的帽子,可曾經享有的紅利巔峯卻一落千丈。去年流量洗牌,冒尖的兩個新晉頂流蔡徐坤、朱一龍加速了偶像江山的改朝換代。微博熱搜作爲衡量人氣的最直觀體現,他們從曾經的常客變爲如今的稀客,入榜的方式也從單打獨鬥變爲捆綁抱團,不禁令人感嘆花無百日紅。

最根本的還是週期性,偶像產業註定了是一個短期的營生,城頭變幻大王旗,隔一段時間總需要新的偶像帶來新的流量。就像現在的《偶像練習生》《創造101》創造出來的二代流量明星一樣,他們的勢頭完全衝破了既有的偶像格局,從微博超話簽到人數來看,蔡徐坤、陳立農、朱正廷、範丞丞等人已經進入前十,成功擠掉了老一代的偶像們。

前一輩歸國偶像究竟是被取代、淪爲過氣商品?還是穩中求變、屹立不倒?而新一代歸國偶像是後發制人、佔領高地?還是宛如流星、轉瞬即逝?時間會給出答案。

最後有句話要告訴蔡徐坤:惡搞你的人一定是厭惡你的人嗎?大家更多是把你當成一個樂子來看的,沒有幾個人會真情實意地恨一個人的。就像黃子韜,當年全網被黑,但黑他的人轉頭就用起了他的表情包,用得不亦樂乎。

到現在,黃子韜已經通過各種努力,讓自己脫離了全網被黑的困境。當別人鬼畜你時,主動接納,或許是最圈粉的方式,diss回去,也算是符合江湖規矩的做法。發律師函,是情商最低的做法,可能你會贏了官司,但你會輸掉更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