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英國鄉村大叔半路出家做雕塑,太牛了!

“這些將自然與幻想融爲一體的鋼絲雕塑,你喜歡嗎?

說起不鏽鋼絲的功能,

我們最先想到的就是用來做圍欄等~

直到前幾天,

我看到了這組作品。。

這個鋼絲塑造而成的美人魚,

坐在睡蓮池邊的岩石上~

她靜靜地坐在那裏,

彷彿正在想着什麼心思,

或者是在考慮去游泳。。

每根圓滑流暢的曲線,

都被精心地按照女性身體形態進行塑造。

最後,

匯成一條長長的美人魚尾巴~

還有這個栩栩如生的貓頭~

它身上也像真貓一樣,

佈滿了美麗的花紋~,

而這些花紋與貓的五官形態一樣,

都是以鋼絲精心彎曲而成~

來看看這呼之欲出的細節~

是不是妥妥的氣韻生動?

真的很佩服這位藝術家的說。。

其實說到藝術家,我們首先都會想起畢加索、達利和安迪沃霍爾等這些婦孺皆知的大師。。

但是還有一種藝術家,既無專業背景,也無光環傍身,就是半路出身,僅憑着無比的熱愛、超強的意識和過硬的技術,創作出了諸多引發世人共鳴的作品。

我們剛看到的這些雕塑的作者——英國當代雕塑家馬丁·德本漢(Martin Debenham),就是這樣一位藝術家。

自學成才的藝術家馬丁生於1980年,他本來是居住在英國鄉村的一位普通人,並沒接受過什麼藝術訓練,但自從接觸到不鏽鋼絲雕塑之後,就變得一發不可收拾起來。

2008年,馬丁在臨時從事製作修剪架時接觸到了雕塑。一天,他受到啓發決定用家裏的一些鋼絲做雕塑,這些鋼絲在他手中好像得到了新生,一下子煥發活力。

打那以後,馬丁就一直主攻不鏽鋼絲雕塑。

在材料選擇方面,馬丁使用直徑在1.6mm至5mm之間的不鏽鋼絲。

這些鋼絲可以用手或者鉗子彎曲。

此外因爲它們夠厚,還能夠保證焊接技術的需求。

他不斷使用這種具有無限潛力的可塑性材料,並不斷從幻想和自然中獲取靈感,通過複雜的扭曲、彎曲和專業焊接製作成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雕塑。

馬丁的大部分不鏽鋼絲雕塑作品,看起來都好像是三維線圖。

當這些藝術品置身於自然環境中時,它們似乎在陽光下閃爍着自然或神話故事。比如說下面這隻眼睛炯炯有神的老鷹~

走近這隻 栩栩如生的老鷹 雕塑,會發現它有着細密的網絲,一看就知道花了不少功夫。

它有着逼真的羽毛和銀色的爪子。

“爲了控制形狀,我使用與普通黏土建模基本相同的方法;儘可能準確地對可見輪廓進行建模,然後旋轉成各種角度,重複這些動作,就能做好一件作品。”

整個雕塑重10Kg。

最好玩的是,它似乎在穿越花園的時候被凍結了:

這種“懸停”的錯覺,是因爲老鷹的身下有兩個透明的基座進行支撐~

在初步階段,馬丁會依從形體的走勢,以排線的樣式構建出面。

然後下一步進行組裝,並將各部分焊接在一起。

下一步進行拋光。

最終形成了這些通透光亮但又別具空間形體的雕塑。

除了人體、植物和動物等具象形態的雕塑外,馬丁的作品還包括“虛構的結構”和“即興創作”等作品,自發地演變成具象和抽象的形式。

最終固定在木製的底座上。

還有幾何系列~

在用鋼絲做雕塑的過程中,馬丁好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脈,一場接一場的展覽邀約也如期而至。

他參加了英格蘭西英格蘭皇家學院秋季展覽會、DSWF 年度威爾德藝術獎年度展覽、肖像雕塑家協會展覽、多塞特藝術周……漸漸地,他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

這些不拘一格、行雲流水一般的雕塑,展示了馬丁無限的想象力,看完之後真的讓人大呼過癮啊~

看完這些不鏽鋼絲的傑作,我只想感嘆,這位藝術家不光手裏的絕活讓人佩服,腦洞也是大的突破了天際啊~

看來,

半路出家也不是不行。

其實像馬丁老師這種例子還真不在少數,

這人的潛能一旦被激發起來,

真有可能是無限的啊~

分享自:視覺動物們

” “人體結構盲區”一聽就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