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紛涉足美食節目,明星跨界做廚師背後打得什麼算盤?

從沈星在鳳凰衛視主持的《美女私房菜》,到黃磊在騰訊視頻周更的《黃小廚的春夏秋冬》,在收視上難有出色表現的美食節目,卻一直都很受明星歡迎,不斷有明星加入到美食節目中來,或做主廚、或做嘉賓,玩得不亦樂乎。究竟是什麼在吸引着這麼多明星參與到美食節目中來?

明星的“美食”秀

爲自己的人設增添一部分“人間煙火氣”,可能是明星加盟到美食節目中來的第一個原因

在突然扎堆出現的美食節目中,有明星展示廚藝,如林依輪的《創食計》、黃磊的《黃小廚的春夏秋冬》;有明星廚藝競技,如《星廚駕到》;也有明星美食脫口秀,如《拜託了冰箱》、《你看起來很好喫》、《姐姐好餓》等;還有明星美食主題秀,將美食與感恩、遊玩等結合起來,如《十二道鋒味》、《熟悉的味道》等。

事實上,無論美食節目的形式如何,最後都會迴歸到一個最基礎的問題上——在這檔與美食有關的真人秀中,明星需要給觀衆展現出一個什麼樣的人設?手藝高超的大廚、口味獨特的喫貨、不知所措的美食界新人、話中蘊含哲理的雞湯大師都是在美食節目中可以塑造出來的形象。

選擇美食節目人設的關鍵就在於,不要脫離當前已有的人設,還要展示出一些不爲人知的一面。黃磊很久以前就開始在微博上曬出自己做得菜,林依輪正經在南美做過廚師,謝霆鋒也一直號稱是對美食感興趣的達人,這都決定了他們必須擔當樹立明星在美食界光輝形象的重任。作爲美女的沈星在節目中塑造的是美食與美色的和諧,格調追求更高。

何炅在談到《拜託了冰箱》時曾經說過,“明星的冰箱中,當然有他們不想示人的部分,比如過期食品、酒,甚至是私人物件。但在冰箱打開前的那一刻,觀衆絕對想不到會有什麼,這是最刺激的。”廚房與冰箱一樣,也是涉及到明星隱私的場景,是觀衆平時難以接觸到的明星生活的一部分,而這恰恰可以有預謀地爲用戶帶來更強的刺激。

站在竈臺前的明星,更容易打破身上固有的光環,在觀衆面前爲自己加上一絲人間煙火氣,與會不會做飯關係不大,實際上是對觀衆窺私慾的一種迎合。與其說是美食節目,不如說是明星的又一個圈粉的另類秀場。畢竟,和張家輝穿着破洞牛仔褲在菜市場買蔥,還爲了五毛錢與小販討價還價的謝霆鋒,遠比影視劇裏的人設要來得親切。

體量小卻收益高

美食節目往往體量很小,投資不高,收視數據並不出色,卻能在收益上見效很快,也是明星美食節目扎堆出現的原因之一

在林依輪的描述中,他90年在南美洲做廚師,06年在中央電視臺做《天天飲食》,到09年創辦《林家食鋪》美食節目,然後又做了《創食計》,這一些都是自然發展。而自然發展出來的《創食計》節目共103期,優酷平臺2015年和2016年兩季播放量1.8億,2017年土豆播放量共2517萬,平均每集播放量174

“黃小廚”們的美食生意,到底是蜜糖還是砒霜?

如果說林依輪《創食計》的走紅還有他多年美食節目的經驗積累,那麼作爲葉一茜主持的第一檔明星美食直播節目《茜你一頓飯》足以說明美食節目的普通影響力水平。這檔節目開播21期後,在優酷平臺上累計擁有5744.7萬播放量,平均每集播放量273萬,但是在豆瓣上的討論量卻不足十人,近半年來百度指數都不超過1000

雖然收視和市場反應一般,但民以食爲天,距離喫最近的美食節目還是能從廣告商那裏分得一大杯羹。廚房所到之處,柴米油鹽醬醋茶、餐具、廚具、食材,能做的植入很多,同時其必須出現在節目中的屬性,讓觀衆不得不去接受這些品牌的露出。更何況美食製作環節一旦勾起觀衆自己動手下廚的慾望,廣告投放的效率自然也會跟着蹭蹭上漲。

在媒體的統計中,大部分美食節目都收穫了不少贊助《星廚駕到2》有7家廣告商,《十二道鋒味2》有包括心相印、味全、六月鮮、雙立人、方太、歐麗薇蘭、養生堂、蒙牛、卡薩帝、美的等在內的13家廣告商,《你看起來很好喫》則吸引了衆多飲食類品牌。《茜你一頓飯》則與到家美食會、下廚房、愛鮮蜂、美食傑、豆果美食等多個美食平臺進行了合作

不下飯的美食生意

更爲重要的是,在衆多美食節目背後,往往還牽扯着明星們的美食生意,以美食節目爲入口,明星們不斷豐富着自己旗下關於喫的生意,把自己的品牌儘可能地變現。

開餐館一向是很多明星進行投資時願意付諸行動的選擇,美食節目上的明星們,也多少都會有所涉足。謝霆鋒在2016年一口氣註冊了6家以“朝霆”爲名的公司,其中“朝霆飲食”是謝霆鋒最感興趣的一家。同年,他和車婉婉創辦了“鋒車飲食集團”,“朝霆飲食”佔股達75%。第二年又又花費百萬,入股香港知名沙拉店Beautifood。

“黃小廚”們的美食生意,到底是蜜糖還是砒霜?

同樣被參與美食節目的明星所青睞的還有電商生意。其中,謝霆鋒以個人形象打造的品牌“鋒味曲奇”、“鋒味刀具”等產品均已陸續落戶京東全球購。而葉一茜在節目中將內容與電商相結合,通過節目推廣明星的生活方式,然後將大到廚房家電,小到柴米油鹽的產品推薦給觀衆,觀衆在觀看直播時,便能在屏幕下方直接購買。

林依輪去年上線了自己的食品快消品牌“範爺”,還在2016年6月末進行了“直播購物”的嘗試。直播期間,林依輪自有品牌飯爺辣醬2小時直播帶動淘寶店銷售額破百萬,12小時後全網銷售額爆增至300萬,數萬瓶飯爺主打產品松露油杏鮑菇辣醬被網友搶購一空。

“黃小廚”們的美食生意,到底是蜜糖還是砒霜?

所某甚大的其實是黃磊旗下最近陷入創意抄襲風波中的黃小廚。黃小廚以黃磊的美食屬性爲切入點,嘗試建立一個對生活方式有着有着更美好追求的社羣。通過《黃小廚的春夏秋冬》等節目將黃小廚的生活方式推銷出去,再通過“黃小廚選”來向接受這生活方式的人羣推薦產品,最後利用“黃小廚noob市集”連接消費者與商家,將這種社羣文化呈現出來。

“黃小廚”們的美食生意,到底是蜜糖還是砒霜?

歸根結底,美食節目的興起和明星扎堆進入美食節目的基礎是消費升級帶來的對生活方式升級的更爲強烈的需求。所以,無論是沈星節目中所提到的“飲食新美學”,還是黃小廚所說的“加減乘廚”,都是明星們迎合這種需求所做的,然後以自身的明星影響力做背書,進行變現嘗試

實際上,當有觀衆在吐槽現在扎堆出現的美食節目沒有“下飯”的樂趣,“怎麼全是明星,說好的美食呢”時,這類明星美食節目的實質也便顯現出來了,“就是明星版尋人,食物和菜餚只是一個載體,重在情感推送”。

而這樣的節目往往就是明星以美食爲噱頭對自身人設的進一步豐富,對自身粉絲進行的再次消費,指望用它來下飯就太天真了,還是乖乖看明星大廚們作秀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