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时候我独自走在路上,别人会问我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勇气,一个人出国,我想,是爸爸给我的勇气。爸爸是爱管闲事的人,因为这个,总是被妈妈批评。

你咋那么爱管闲事

倪子给我发来信息的时候,我正在看刚上映的电影《调音师》,据说是一部将人性阴暗展现的淋漓尽致的电影。

“现在是这么一个情况,有121个孩子,有的无父无母,有的贫穷无比,有的无家可归,他们在一个寺庙小学读书,洗澡都只能在河水里拿洗衣粉洗,还得等天气暖和了。因为没有电,所以想帮着这些孩子买一个太阳能热水器。我们这里捐了2000了,还不够,大概需要5000多,你能帮忙么?”

嗯……这个爱管闲事的女人啊!

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倪子拉入了一个爱心协会,每天看着大家在群里帮助各种小动物,我呢做的少,无非是偶尔捐个10元8元。因为实在忙不过来,很多群都渐渐退了,而这个爱心群却一直没有退。

虽然一直挺吵的,却充满柔软与感动。大家会为一直狗狗失踪而焦心,会为一只生病的小猫揪心,会为从未见过面的穿不起衣服的小朋友落泪……这个群,让我看到了人性最美的一面。

《调音师》看了之后,我也明白人可以有多坏,但倪子这个爱管闲事的女人,以及她那个闹哄哄的群,总是在告诉我,人可以有多好。

爱和善,都守恒

爸爸是爱管闲事的人,因为这个,总是被妈妈批评。小时候我们家穷,但总有比我们更穷的讨吃的上门,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讨吃的”,身上背着好几个口袋,白面莜面豆面的分开,到处乞食。只要来我家,爸爸都会给人家袋子装得满满的,碰上个下雨天或者晚上,还要留人家住下来。妈妈爱干净,不免有怨言,但大部分乞丐都是周边村子的,也认识,不能赶出去的。

爸爸说,我们家人口多,60年代闹饥荒,爷爷没本事,奶奶曾经带着几个孩子讨吃,兄妹8个也靠着百家饭长大了。所以有讨吃的上门,一定不能怠慢。反正我记事起,家里的炕头上总是不间断的出现陌生人,即便我们穷,但能吃起一顿莜面顿顿,上门的总也给添一副碗筷。

后来我自己出门旅游,总是遇到好心人帮忙。第一次在厦门迷路,身上连零钱都没有,我站在公交车站牌那边,想要问路人要一块钱,昏暗的路灯下急的满头大汗,不敢开口。眼看天黑了,我终于鼓起勇气,被别人冷冰冰的眼神堵回来。后来,一个比我还小的大学生给了我1块钱,我才回到住处。至今还记得那份鼓励与信任,所以后来只要在公交车站牌有人问我要一块钱,我从未拒绝。我想起厦门黑夜的那份暖,就觉得值。

在土耳其问路,语言不通,问了十几个人,终于有一个好心的姐姐七拐八拐把我带到站牌,她却拍拍我的肩膀走了——她并不顺路,但看到了我的焦急与窘迫,伸手帮了我一把。有时候我独自走在路上,别人会问我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勇气,一个人出国,我想,是爸爸给我的勇气。他在很久很久之前,用他的善良为我铺好了路,善是守恒的,一定会通过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最终,传到我身上,我不会遇到危险的。

在路上,我曾坐过无数陌生人的车,所以我也经常多管闲事让陌生人上我的车。妈妈总是说不安全,万一遇到歹徒怎么办。我不怕。

爸爸在用一生的善,守护着我。

请捍卫内心的柔软

不知道你们平时喜欢通过什么平台看新闻,对我来说,我喜欢人民日报,我喜欢新闻联播,我喜欢一切喜大普奔歌舞升平的内容。

今天看到一则新闻《11年前他资助了一个贫困女孩,11年后却被她救了命》。故事发生在2008年汶川地震那年。谭正华帮助并资助了地震中遭灾的的覃玲填,为她筹集学费和生活费,同时还资助她的两个妹妹。11年后,覃玲已是华西医院一名优秀的医生。今年3月19日,正在开会的谭正华突然晕倒,经检查被诊断为脑部动脉瘤,“医生说已经出血了,情况非常危急,如果不控制好,会有生命危险,建议我马上转院。”

随后,谭正华与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工作的覃玲取得联系,并告知病情。覃玲是该院眼科的一名医生,得知“恩人”谭正华转院过来,她立刻协调医院。

谭正华说,发病时妻子远在甘孜工作,父亲又不识字,整个救治过程中覃玲和丈夫胡平就像亲人一样,帮助办理入院手续、签署“病危通知”、陪同检查、不断安慰和鼓励他,并守在病床边照顾,一直到第二天凌晨4点多。经过2个小时的紧急救治,在覃玲夫妇、急诊科、神经外科的共同努力下,谭正华脱离了生命危险。谭正华说,“11年前我只是帮助了覃玲读书。11年后,她却救了我的命!我想把这个故事讲出来,激励更多的人做善事。”

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我总是会热泪盈眶。

前几天妈妈给我打电话,说村子里谁谁谁得了癌症,好可怜,她给人家捐了20元钱。我妈是买菜5毛钱都要和老板讨价还价半个小时的人啊,我突然很感动,我有一个小气计较但始终善良的妈妈,我也给捐了100,略尽绵薄之力吧。

刚毕业的时候,我看电视上有一个给山区小学捐助书包文具的活动,我就填了资料捐款了,当收到那份感谢信的时候,内心悄悄欢喜。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做,我当时穷得很,生活并不如意,大概我认为,偶尔的静悄悄的善良,是一种可以给我支撑的东西,是唯一让我自己能看得起自己的东西了——当我一无所有的时候,依然能关照别人,大约我就不是很差劲的人吧。

有一段时间,网上非常流行一个问题:这个世界还会好吗?

答案永远是:会的。

如果世界暗了,需要光,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点点光,聚在一起,就真的可以驱逐黑暗。这几天负面新闻很多,出轨的许志安,借着江歌之死做着网红的刘鑫,欺骗消费者血汗钱的奔驰4S店……

但不管负面新闻有多少,让我们心中一暖的新闻也不少:西昌73岁退休教师李俊儒42年资助几十名贫困生,他说自己是一缕“微光”,竭尽所能只为照亮孩子的求知路;突发疾病的公交车司机刘师傅拼尽全身力气,用仅能活动的小手指拉起手刹守护50多名乘客安全;身患绝症的花甲老人,一组婚纱照感动全国……

这些事让我们知道,即便这个世界在飞速发展,即便各种坏事在发生,但总有人在默默地做好事,守护内心的柔软与光明。

前年我曾收留过一只流浪猫,那段时间我刚刚创业,实在是忙得昏天暗地,还得照顾它。但正是在最忙的那段时间,那只小猫让我感觉我是一个有血有肉、有心有肺的、活生生的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忙碌的机器。

就像现在,我知道有这么100多个孩子,每天只能在冰凉的河水里洗澡,实在心疼,就想伸手帮他们一把。也许不是为了他们,而是一想到,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这么久,我自己心里依然有着柔软的地方,这是好事,我想好好守护自己的那份身而为人的一点善意,不要让心变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