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孩子改變了朱莉生活的方式。不同孩子用不同顏色做記號,如果完成 ,朱莉會給他們獎勵。

來源:網絡

2020年,有兩位女性準備參選美國總統。

她們分別是美國馬薩諸塞州現任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和著名好萊塢女神安茱莉娜.朱莉。

兩位女性,一個情理之中,一個出人意料。

那就是安茱莉娜.朱莉。

安吉麗娜·朱莉一直都是一位很有爭議的好萊塢明星。

《破產姐妹》裏有句很精闢的臺詞:

“在美國,你可以吐槽任何明星,唯獨一個人做什麼都是對的,那就是安吉麗娜·朱莉。”

毋庸置疑,她是美國人最喜愛的女星。

一因演技,二是酷。

她的酷裏,滲着血。

她曾公開說過,自己最愛的就是刀子。

不是玩具刀,是那把能戳破皮膚,會刺痛神經的金屬刀。

輕輕往皮膚上一劃,血跡湧現。

朱莉還真這麼幹過。

上學期間,她曾用一把刀子,狠狠劃過自己的手臂,看着血從皮膚裏一點點,慢慢地滲出。

手臂傳來陣陣刺痛感,朱莉的心,卻愈加沸騰。

她享受這種極致的快感。

痛但爽。

彷彿神經末梢被人狠狠撕扯,痛得錐心而麻木。

但她不畏懼,也不驚慌。

只是肆虐地笑。慘絕而悽美。

後來,還是小男友把她送到醫院就診,拯救了朱莉一命。

面對醫生的追問,朱莉閉口不言,只說是擦傷。

她沒有告訴那滿臉疑慮的老醫生,她要自殺,她想自殺。

只是悻悻地接過病歷,莞爾一笑。

這樣的情景,在朱莉的人生,並不止一次出現。

她曾說:“當其他小女孩夢想着成爲芭蕾舞者時,我有點兒想成爲吸血鬼。”

長大後的朱莉,也沒能從這份“痛楚”裏解脫。

她的前助理向《In Touch》雜誌爆料,朱莉嗜血如命,她把小孩貼過、沾血的OK繃,全部收集在果醬瓶裏。

她對血的熱愛,愈加凸顯出她對死亡的執念。

她想死,曾想請殺手一把了結了自己,只是殺手沒同意。

她就把“死”字刻在背上。

繼續悲愴地活着。

在這困頓的人世,朱莉就像個莽撞嗜血的孩子,

一邊刺痛自己,一邊渴求新生。

心理學家說:“孩子是治癒家長的靈藥,可以修復童年。”

我們都知道朱莉很愛孩子,不可否認,她的童年,很心酸。

她的傳記裏,也強調過這一點。

“不論我在哪裏,我總是看着窗外,希望自己身處別處。”

其實,她的生活並不赤貧,相反,還是演員世家。

父親是奧斯卡影帝,出演過《午夜牛郎》。

母親是模特,也是演員。

家境優渥殷實。

她不是獨女,還有個哥哥。

父母對她很疼愛,簡直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原本,她也這樣認爲。

直到那天放學回家,父親陰沉地對母親說:“離婚吧,我愛上了和我一起搭戲的女演員。”

母親哭泣,不安,祈求。

父親不顧母親的眼淚,推門而去,只留下冰冷的離婚書。

從此,母親變了,她看朱莉的眼神,從溫和變得寒冷。

朱莉長得太像她的父親了。

母親不願看到她,她覺得“和朱莉在一起太痛苦了。”

爲了逃避痛苦,她時常把小朱莉獨自丟在家。

沒有母親的愛,她就把希望寄託在父親身上。

父親偶爾會來,帶她去踢球。

只是後來,漸漸不來了。

他有了新家,有了別的愛人。

唯一的期望也沒有了,小朱莉變得叛逆、輕狂。

她把一頭金髮染成黑色,脫下裙子,換上黑褲子,黑外套,黑鞋子,整日與社會青年混在一起。

吸毒、打架、逃課。

“我曾是一個沒人敢惹的小混混,一個局外人,我無所畏懼。”

她不滿母親的冷漠,跑去勾引她的男友。

母親帶男友回家,她趁母親外出,色誘她的老男友。

面對主動送上門的年輕女孩,誰會拒絕呢?

正當他們抱在一起時,母親突然推門而入,恰好看到這一場景。

震驚,極度憤怒。

她把男人趕出了家門,和朱莉大吵。

把這些年的怨恨,統統發泄在朱莉身上。

朱莉悲憤至極,逃出了家。

“16歲時,我從學校畢業,離開了家。”

少不更事的孩子,離開家,又怎麼生存呢?

她想到一個辦法,拍片。

小朱莉一家家敲影視公司的門,主動推銷自己,只要給錢,不管什麼片子,都演。

她太天真了,誰會要一個毫無經驗的丫頭。

倒是有家公司讓她試鏡,可一看到朱莉身上的疤痕,就搖搖頭,讓她離開。

那是她曾經自殺的印記。

哥哥不忍心妹妹顛沛流離,主動牽線,讓她和媽媽和好。

畢竟是自己的親生女兒,母親的氣也漸漸消了。

她利用人脈,主動給朱莉介紹試鏡機會。

得到母親的幫助後,朱莉慢慢有了拍片機會。

她開始拍些不痛不癢的影片。

從《電子人2》、《盜網麗人》、到《駭客》。

雖不怎麼起眼,但也能夠磨鍊演技。

她就這樣,恨着母親,又不得不得到她的幫助。

非常糾結。

她還沒從這段情緒裏恢復過來,父親又給她來了致命一擊。

他對媒體說:“朱莉有精神病。”

這是一記猛料,第二天,各大報紙頭條,寫的全是“朱莉是精神病”。

她的名譽,受到破壞性影響。

公衆形象一度下跌。

她一氣之下,向法院提交申請,與他斷絕父女關係,抹掉他姓氏。

自此,青山綠水,再無瓜葛。

可當父親主動找上門,邀請她參演《古墓麗影》,朱莉還是忍不住答應了。

他老了,無戲可拍。

只能蹭女兒的熱度。

影片有個情節,朱莉對父親說:“我覺得很孤獨。”

父親說:“你不孤獨,我陪着你,永遠陪着你。”

像是傾訴,也似是和解。

出乎意料的是,拍完這部電影,他們的關係,真的緩和了許多。

影片得了獎,朱莉特意讓父親陪自己參加。

一如當年父親獲得奧斯卡,他也牽着朱莉的手,帶她參加奧斯卡典禮。

時光荏苒,當初叛逆的少女已長大,奧斯卡影帝漸漸有了皺紋。

由此種種,她也慢慢發生了改變。

“我很叛逆,但我不會毫無道理地亂來。”

《古墓麗影》需要到越南取景,在那裏,朱莉震驚了。

因爲工作需要,她遇到了很多事。

看到了以往從未經歷的,

如:戰亂,饑荒,還有被強姦而倖存下來的人。

她百思不得其解,又恐懼痛惜無奈。

她說:“從越南迴來,我突然我覺得自己的生活很美好。我的生活是那麼安逸。”

“你開車去那裏轉轉,你可以看到很多人非常富有,擁有很多東西,卻不是經常展現出快樂。你到柬埔寨去,你經常看到有家庭帶着毯子和野餐盒去看日落。”

人總是要看過不一樣的風景,纔會發覺自己的不足。

瘋癲的童年,失而復得的家人關係,她終是慢慢放下了童年那把自殺的刀,學會去愛,去接納。

回國後,她領養了很多孩子,其中有個就是越南小孩。

朱莉有過三段失敗的婚姻,所以在她看來,孩子是比婚姻更鄭重的承諾。

朱莉曾描述了在柬埔寨領養第一個兒子馬多克斯的情形:

“當馬多克斯三個月大時,我在一個孤兒院第一次看到他,我久久地抱着他不願意放手,最後他睜開眼睛看着我,我也看着他,不知不覺中我的眼淚流了下來,然而他卻笑了。

以前我一直認爲我跟孩子們相處會有一些問題,我的性格不能讓他們高興,因爲我自己童年的遭遇,在我心中一直留有陰影,或者說我的經歷讓我不那麼自信。我認爲自己不可能成爲一個好母親,但他的笑容一瞬間化解了我所有的疑慮和擔憂。”

領養馬多克斯後,很多人都懷疑朱莉能否好好撫養這個孩子,畢竟朱莉曾經是個不良少女,不是毀滅別人,就是準備自我毀滅。

但結果證明,他們的懷疑不但是多餘的,更令人跌破眼鏡。

這個曾經的不良少女慢慢的變得溫柔,充滿母愛。

之後她又在越南和埃塞俄比亞領養了2 名子女,再加上跟皮特生的三個孩子,

她現在是6個娃的媽,組成聯合國大家庭。

在孩子們面前她就和一個普通媽媽一樣,去哪都抱着他們,陪他們學走路,陪他們玩耍,送他們上學……樂此不疲!

利用各種時間參與孩子們的生活,也讓孩子陪伴她的重要時刻。

她讓孩子們接受多元化,但一定要找尋自己的根在哪裏。

她會帶每個孩子去自己的出生地聚餐、旅遊、交朋友,

同時也希望孩子多瞭解自己的國家歷史文化。

朱莉家請了多名保姆來照顧孩子,

其中有兩個保姆分別會越南語跟柬埔寨語,

朱莉始終要自己的孩子們記住自己國家的語言,永遠不會忘記自己的根。

她也帶着孩子們去做慈善,教他們不自私、輪流穿哥哥姐姐傳下來的衣服,還要幫忙做家務,她會在記事板上寫下孩子們各自要完成的工作。

不同孩子用不同顏色做記號,如果完成 ,朱莉會給他們獎勵。

孩子改變了朱莉生活的方式。

而她也用盡全力,不惜以犧牲婚姻爲代價,去給自己的孩子換一個健康的未來。

不過要說在朱莉所做的所有“狗血之事”中,

最叫人佩服的,是她懂得“放下”的勇敢和“捨棄”的乾脆。

不管是放棄一段“有毒”的關係,還是一對“有病”的乳房。

朱莉家族有癌症史,母親、外祖母和阿姨都死於癌症。

由於家族遺傳關係,2013年初,朱莉通過基因測序得知自己是 BRCA1 突變基因攜帶者,患上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幾率分別高達80%和50%。

2013年5月,朱莉在《紐約時報》發表的專欄《我的醫療選擇》中,

自曝已經毅然完成了雙側乳腺切除術。

兩年後,她的驗血結果又顯示她罹患上初期癌症,

於是在醫生建議下,她再次動手術摘掉了卵巢及輸卵管,將乳腺癌、卵巢癌風險降至5%和接近於零。

“我的孩子們不必再擔心因爲乳腺癌而失去自己的媽媽了。”

她的一系列舉措引發全球關注女性乳房健康。

大家也真的很佩服她毅然決然的勇氣。

所以,如果她真要參加2020總統競選,大家也不奇怪了。

就像有網友評論的:

“特朗普都可以,她爲什麼不可以?”

“反正美國總統都是鬧着玩,爲什麼不選個好看的?”

總之,無論她的最終決定如何,都祝福這位勇敢的姑娘!

安吉麗娜·朱莉(Angelina Jolie),1975年6月4日出生於美國洛杉磯,美國演員、導演、編劇、製片人、聯合國難民署高級專員特使。

本文完

相關文章